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樵村其人是清末报人、学者,为蜀中学界、新闻出版界人士所熟知。但作为文人下海从商,知之者不多。他有诸多建树,留下轶闻趣事不少。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学府,培养了不少著名学者,本刊将陆续向读者介绍他们的事迹。本期介绍的是徐晋如先生写的《诗人、学者和伟大的爱国者闻一多》。  相似文献   

3.
丁正 《岭南文史》2003,(3):25-28
风雅升沉日,天涯有此人。忧时感万劫,威风藏其神。落落时暗鸣,内热慨浇淳。钟会释四本,掷户谁能陈。晴窗偶作书,点画缕贞珉。著句钢锋劲,弩决力千钧。同侪才俊服,轻隼鸿鹊邻。闳深不可测,龙虎焉能驯。展卷惊且奇,嚼味同桂辛。俯瞰天下士,每叹鲜其伦。夜久万籁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路充满着偶然性。仿佛每走一步都是一个十字路口,为你导航的常常不是自己,而社会环境和时代潮流将最终左右你的人生走向。一代报人胡道静的新闻生涯,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者、诗人、教授,清风、明月、劲松”这是南京人学教授吴为山在南大校庆百年之前在美国为顾毓琇雕刻塑像之后,顾毓琇亲笔为塑像底座题写的文字。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生于江苏无锡城内虹桥下,2002年9月9日上午病逝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医疗中心,享年100岁。2002年9月15日,顾毓琇追悼会和顾毓琇  相似文献   

6.
李辉 《名人传记》2020,(8):65-69
初见冯至初次见到冯至先生时,他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儒雅、朴实、敦厚。这是一位在五四时期被称作抒情诗人的老人。冯至,原名冯承植,1905年生于河北涿州。1923年加人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相似文献   

7.
孙旭升 《古今谈》2000,(2):14-15
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相似文献   

8.
他,有容乃大、器量非凡,无论留日、留美,无论新学、旧学,但凡学有所长,皆是座上之宾;他,诚以待人,声出肺腑,无论鲜花、掌声,无论匕首、怒骂,只凭良知做事,公道自存于心;他,勇于担当、直面现实,哪怕前路荆棘,哪怕是非漩涡,永远一往直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虽生逢乱世却以一己之力、以如椽巨笔力挽狂澜。他,就是张季鸾,大变动时代的报人典范。  相似文献   

9.
报人陈独秀     
陈独秀说,在中国要进行变革,“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从《国民日日报》到他创办的最后一份周刊《热潮》,陈独秀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办报办刊上。尽管晚年创办了几种托派小报刊,然而,只要全面观察他的整个报人生涯,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他所创办的报刊,在鼓吹科学与民主、宣传革命、号召抗日救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给历史留下了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人俞颂华蜚声中国新闻界。近些年,对他的研究文字较多,但对他的生活和病因却少有人提及。笔者查阅了1947年10月至12月期间的《人物杂志》《国讯》《大公报》《申报》等报刊,从其家人、友人、同事、学生的追思文章中,看到一个为了生活颠沛流离、为了信念屡遭排挤、为了事业殚精竭虑的民国进步报人。一代报人进步人士俞颂华(1893—1947),江苏太仓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澄衷中学、复旦公学,从小立志  相似文献   

11.
1903年,程沧波出生于武进城里花椒园。其父程景祥,字葆真,举人出身,仕途不通走幕途,曾为四品候补知府衔的高级幕宾。1910年清政府总理衙门邀其入幕而婉辞。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钟山风雨》2013,(3):22-25
岁月无情,这些年时光卷走了一个又一个我所心仪与钦敬的故人与前辈。这中间就有五年前离世的谢蔚明先生。  相似文献   

13.
1970年5月14日晚,南京莫愁路的江苏省中医院急救室里,几位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一位患脑溢血的老人。他就是与张恨水、张友鸾并称"民国报坛三张"之一的张慧剑。他——终身未娶,身边没有亲属,  相似文献   

14.
~~书画家、诗人 关永宁@关永宁$南宁市青年书画协会~~  相似文献   

15.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我国第一个革命纪念馆,1948年10月10日建成开馆。该馆主要是陈列、研究和宣传东北地区建立党的组织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事迹;收藏和展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物。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与东北烈士纪念馆合署办公。现在两馆编制合计为103人,专业人员77名,其中高中级专业人员19名,设有内容研究、文物征集保管、陈列制作、群众教育、资料信息等业务部门。该馆的流动展览小分队,成绩卓著,多次获上级嘉奖。该馆在专业学科和博物馆学的研究上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和宣传性文章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种。其中《东北抗日烈士传》(50余万字)和《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传》(40余万字),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朝癸卯(1903年)以后革命之说大兴,不数年而促成辛亥武昌起义。从此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虽有袁氏窃国、张勋复辟,莫能动其始基。然无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彻底胜利及社会主义革命之康续进行,又何由见辛亥革命之具有绩效也能!(朱峙三:辛亥武昌起义前后记,载《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三辑第126页)武昌起义前的舆论准备与报人动向1900年,寿昌县(后改武昌、鄂城即今日湖北省鄂州市)有人订阅《申报》、《新闻报》,这使当时关心时事的读书人能较及时地了解到中国的部分动态。由此产生的兴趣使有人于是年8月17号(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收集到张…  相似文献   

17.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季羡林先生很欣赏的一首诗,其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季先生的为人、为学正如陶氏的诗,本色、自然却又真淳。 漫漫求学路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属临清市)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终年以高粱饼子充饥,一年能吃上一两次白面就很不错了。6岁时,他赴济南投靠叔父,叔父对他很严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的短暂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报人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又为中国共产党创办了很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和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在投身政治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从本世纪初的《爱国新报》,到他创办的最后一份周刊《热潮》,他创办的报刊多达10种以上,他生命的一半年华几乎都耗劳在报人生涯上。尽管他晚年创办了几种托派小报刊,造成了不好  相似文献   

20.
尚定 《百年潮》2006,(1):74-75
编者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20年>一书,叙述了20世纪40-50年代胡乔木同志在毛泽东身边20年的工作经历.在书中,袁鹰、王益等著名报人回忆了胡乔木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期间的工作.本刊摘录如下,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