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勃 《岭南文史》2012,(3):14-16
一、潮剧是南戏的活化石萧遥天在1948年撰写《潮州志戏剧音乐志》的时候,在明本潮州戏文尚未出土的条件下,通过考察正音戏、西秦戏、外江戏、秧歌、关戏童、倒掉吹手、傀儡戏、纸影戏、舞狮等戏曲元素的基础上,断定潮剧的前生为正音戏这一正确结论,而正音戏即宋元南戏之遗响,这一研究突破潮剧历史资料只可追溯到清代中叶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陈勃 《岭南文史》2014,(3):33-36
正一、潮剧的形成与发展:兼收并蓄并多次融合创新潮剧又称潮州白字戏,这是由正字戏和白字戏相对称而得名,正字即正音也即官话,白字即当地方言即潮语。出土文物显示,明宣德年间(1426-1436年),潮汕地区即出现以官话为主杂有潮州方言的南戏演出活动,1975年潮州市凤塘公社后陇山园地出土对折纸本《刘希必金钗记》,封面朱书  相似文献   

3.
潮剧和外江戏是闽粤地方影响较大的剧种。潮剧一度在闽西多地出现,外江戏也在潮汕广泛流行。潮剧和外江戏互相影响。和绝大多数中国戏剧、曲艺一样,潮剧和外江戏在当代衰落是不争事实,其原因基本清楚。戏剧不景气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上述一般因素加速潮剧在闽西、外江戏在潮汕的消退。  相似文献   

4.
“陈三五娘戏”历史最长,自有潮剧就有了它;也可以说是先有了它然后才有潮剧。 “陈三五娘戏”版本发现最早的是现藏于日本千叶书屋、刻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6)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至笔者写这篇拙作时已长达437年之久。其次为现藏于英国牛  相似文献   

5.
鸱尾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术界对鸱尾起源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西汉起源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为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和吴庆洲[1]。刘敦桢最先提出鸱尾创于西汉[2],其主要依据为《陈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基督教史观指洪秀全、洪仁Gan,李秀成等人关于上帝教与基督教史的一些观点,涉及中国人拜上帝的历史,创世纪与人类始祖,洪透全的宗教使命等。他们认为中国人拜上帝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他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传说中的“盘古”就是上帝始造之亚当,中国人来自西方,于“代羲前一二代间”“由川陕入中土”; 透全就是《圣经》中的麦基洗德,洪透全不同于耶稣的宗教使命是扫除偶像,建立地上天国,这些观点显然与正统基督教史观不相符合,究其原因,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无知和猜测,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误解,或出于对基督教史的“修正”,从主观上说,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使上帝教与基督教史的阐述和解释适合于他们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宗教与政治运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英国对近代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礼朋 《世界历史》2007,7(2):113-124
近代英国农业史一直是英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不断地有新的论和作问世,观点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经常出现所谓修正派,然后又对修正派进行新的修正。在国内,近代英国农业史也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重大问题,人们一直希望从英国近代农业史中得到一些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启示。本拟分成几个专题,按时间的顺序对外国学的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学术史的回顾,以方便国内学术界对近代英国农业史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视野逐渐扩大,广州所辖区域许多祠堂、庙宇、民居等传统建筑中保存的壁画,即广州传统建筑壁画[1](以下简称广州壁画)逐渐引起人民的关注,近年连续有成果问世出版。[2]这些成果或出版物,虽然大多以图录为主,资料性质的"汇编"或"选录"居多,还远远谈不上深入的研究,但也渐渐显示出广州壁画所具有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日本劫购徐则恂东海楼藏书始末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华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对中国文献觊觎也日甚.继陆心源"丽宋楼"被日本静嘉堂整批收购后,杭州徐则恂东海楼藏书又惨遭日本劫购,舶载而东.有关徐则恂及其东海藏书楼,近年出版的有关藏书史、图书馆史与中日交流史的著作,如严绍瀑<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1]、<浙江省图书馆志>[2]、彭斐章<中外图书交流史>[3]、李雪梅<中国近代藏书文化>[3]等,多有提及,但由于国内留存下来的史料实在太稀少,各书的论述多仅数十字,语焉不详,且迄今未见有专论.在此,笔者主要利用在日访学期间收集到的日本外交档案资料,对日本秘密劫购东海楼藏书的过程进行考述,并就其中的地方志被劫情况作一访查,以明历史事实之真相.  相似文献   

10.
正《庄子》素称难读难解,篇首《逍遥游》更是如此。对于何为逍遥,自向、郭义而下,解者众多,今人梳理,近二十说。~((1))最有影响的,还是向、郭义的适性论;支遁逍遥新义的至足逍遥说;以及受阮籍《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启发,李白的《大鹏赋》也有斯义的大者逍遥说,刘辰翁《庄子南华真经点校》~((2))、林云铭《庄子因》~((3))、浦江清《逍遥游之话》~((4))均明确提出此说。但是这几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向、郭义不合《逍遥游》文脉,大者逍遥说和至足逍  相似文献   

11.
明清瓷画中常见一种儿童手持一朵莲花或者一枝莲叶正在玩耍的形象,这种画面的名称,除了"婴戏图"之外,还有"持莲童子""持荷童子""化生童子"等数种。名称应该能反映画意才好,所以这种瓷画究竟怎么定名值得推敲。"婴戏图"是笼统的称呼,不能说错,但对儿童为什么持莲的理解帮助不大。"持莲童子"和"持荷童子"是对人物形象的直观描述,可合一为"持莲童子",这个名称也没有反映画意究竟为何。“化生童子”是佛教典故.但手持莲花就一定是“化生童子”吗?此说似乎有勉强之嫌。本文收集明清数百年间瓷画上岀现的几种“持莲童子”,对其寓意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史志关系是方志学科的一个基本问题。以往史志关系研究的基本观点有四种流别:认为史志有别;认为史志无别;折中派观点;职能派观点。笔者提出应当从史志职能同一性的视角来看待史志关系,要突出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并结合中国史学史的传统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5月19~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陈云纪念馆在浙江省杭州市联合举办第八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陈云与党史、国史研究"为主题,把学习研究陈云关于党史、国史研究的思想和实践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  相似文献   

14.
张莉 《文物》2012,(4):83-89,96
新砦期概念的提出[1]源自1979年新砦遗址的首次发掘[2],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新砦期问题的讨论,各方观点长期以来莫衷一是。1999年对新砦遗址的再次发掘[3]使得这一讨论更加深入;同样被定为新砦期的花地嘴遗址的发掘[4]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的材料。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学者主张新砦期作为过渡期的观点[5],  相似文献   

15.
"诗人"走向边缘,政客成为主角(第一天)晚上,来自内地大学的G君邀我一起去市区餐馆与两位台湾文学界朋友会面。这对台湾夫妇当年也是左派知识分子,可算是民进党中的前辈,出于为台湾民主奋斗的理想,与陈水扁等一起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现在不满陈水扁而退出了民进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日:“史之本义为持书之人,引申而为大官及庶官之称,又引申而为职事之称。其后三者各需专字,于是史,吏、事三字于小篆中截然有别.持书者谓之史,治人者谓之吏,职事谓之事。此盖出于秦汉之际。而《诗》《书》之文尚不甚区别。”(《观堂集林》卷六《释史》)观殷人卜辞每以史((?))或吏((?))为事,如“(?)王事”之事,或作史,或作吏,是殷时尚无事字。又以吏  相似文献   

17.
杨天石 《近代史研究》2005,405(3):198-216
维新运动刚开始,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后的第四天,翁同龢即被罢官,开缺回籍。多年来,绝大部分学都认为,这是慈禧太后反对变法的重要安排,光绪皇帝出于被迫,但是,也有萧公权、孔祥吉等几位学认为,是光绪皇帝主动罢了翁同龢的官。本人研究相关资料、反复思考之后,觉得前说无据,后说有理。由于这一问题牵涉到对戊戌维新史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历史人物的认识,因作本,进一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陈悦新 《文物》2014,(3):72-86
<正>清末至20世纪末,成都地区[1]相继出土多批南朝佛教石刻造像,并涌现出一系列研究探讨这批造像时代与渊源的文章,如《四川茂汶南齐永明造像碑及有关问题》[2]、《成都万佛寺出土佛像与建康佛教》[3]、《试论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造像》[4]、《四川南朝佛教造像的初步研究》[5]、《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研究》[6]、《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年间造像为中心》[7]等。近年随着考古资料的刊布,揭示出的内容愈益丰富,特别是其中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我国细石器文化以及相邻地区文化的起源问题,不仅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多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世界考古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大约在半个世纪之前,在国外科学界出现了对有关世界文化的“扩散”问题或“趋同”问题的研究,有关东北亚与北美细石器文化问题,也可以包括在这一重大课题之内。持“趋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北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祖先中出现的细石器文化,是随着这些印第安人的祖先,在北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史学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每年都有一些成果问世,但从总体上看却嫌薄弱。近年,随着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相关项目的立项,以及最近几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都将“中外马克恩主义史学思想”列为议题之一,使我国的外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明显加强。本期发表的这组文章,反映了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