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婉  张继华 《南方文物》2010,(4):171-173,177
<正>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也记录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从某些角度来看,植物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正>遗鸥,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一种敏感、脆弱、美丽的小生灵,一个险些被人类遗忘的物种,也是人类发现最晚的一种水鸟。遗鸥的名字即来源于“曾被遗忘或忽略的鸥”。  相似文献   

3.
惩罚     
张庆元 《神州》2011,(5S):102-102
惩罚是尊重人类生存的法则,从人类诞生以来,惩罚随形而至,人类为了和大自然做斗争,形成了许多“游戏规则”。产生了国家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制定了法律,有了警察、监狱、军队;各行各业为了行业有序生存、发展、壮大,也要制定一些行业行规;家庭为了人丁兴旺、光宗耀祖也制定了家规。所以人们常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相似文献   

4.
横越天山     
新疆大地上耸立着三座高山,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太虚仙境,与人类隔着距离;阿尔泰山是动物享乐的天堂,也与人类隔着距离;而天山是属于人类的。天山最早接纳人类,也被人类接纳。天山东起哈密的星星峡戈壁,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西绵延2500公里,南北横跨400多公里。除非是风雨和雄鹰,有限的生命里,任何人都不可能踏遍整座天山,丈量每一道皱褶,那怕是目光。人类可以轻而易举地炸平山的一角。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各种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类的避灾、防灾、抗灾的意识、措施、技术、制度也随之诞生并不断进步和发展,对灾害的救治起到了积极的资鉴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力度越来越大,因环  相似文献   

6.
姜南 《安徽史学》2017,(1):46-54,129
在弓箭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不具备大规模改变生态环境的效能;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获取方式采集与狩猎也不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和其他生物一起,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美丽。尽管在文明程度方面原始社会无法同后来的文明时代相比,但是,同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同大自然的日益疏离相比,原始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保护价值,给文明时代人类极其重要的启迪,应该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加以珍视。  相似文献   

7.
<正>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处于经常地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不变化、不发展的地理环境,是不存在的。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也必然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最圣洁、最美丽、最珍贵的情感,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人类不知演绎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写下了多少浪漫的爱情诗篇有了爱情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有了爱情的家庭才是和谐的家庭。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爱情,是人类永远不会厌倦也无法清晰表达的话题。从爱的繁体字——"愛"里,我们可以看出,内里有个心字,那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是电闪雷鸣、心魂激荡。爱情是水,爱情是火;爱情是诗,爱情是歌;爱情是云,爱情是梦;爱情是责任,爱情是牵挂……  相似文献   

9.
<正>树木崇拜是人类宗教历史上最普遍的习俗之一,在世界各民族都能找到其痕迹。在原始人看来,树木和动物一样,也有与人类相似的生命和灵魂。它能够说话,能够促进生产和人类繁衍。而"庄严伟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是人类同源的朋友。展开生命这幅奇妙的画卷,睹而遐思,自命不凡的人类,尤其不能不关注朋友们五彩缤纷的语言,也不能不为诸多朋友超前绝后的语言交际本能所倾倒。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人类教育的基础学科,也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语,指语言和说话;文,指文采和风华。古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教育"兼有工具性、  相似文献   

12.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选择居址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灵宝铸鼎原新石器时代聚落所处地貌类型的考察,我们发现,仰韶文化初期、早期,人类主要居住于较低的河流阶地等地貌类型上;仰韶文化中期,人类居住范围扩大,除河流阶地外更高的黄土台塬、洪积扇成为人类居住的重要地貌类型;从仰韶文化晚期开始,人类居住的重心转移到了黄土台塬、洪积扇上,并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龙山时代。从早至晚,人类居址存在一个向更高地貌面转移的趋势。同时,区域水系也是影响聚落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人工材料的制品。陶器的出现,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陶器的生产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出土陶器、陶片的研究,可以追溯古代社会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在考古学上,往往把陶器的类型学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均把陶器及其纹饰作为考察判断墓葬及其他出土文物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此外,博物馆也经常通过陶器的展示来阐述说明古代社会的文明的存在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5.
诗意的生活     
俞敏洪 《神州》2010,(4):70-71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升华。  相似文献   

16.
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新世以来,气候和环境经历了多次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气候事件;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古代文明社会兴起与衰落阶段。本文主要以三个具体事例初步探讨了全新世气候事件对早期人类社会及其古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只能讲人的阶级性,不能讲人类本性;一听讲人类本性,就认为是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也就是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这是极其偏狭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着一个科学的人类本性论。不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的人类本性论,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与民族特征萨克达·东晟一语言是和人类社会同时形成的。它的产生使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恩格斯说:“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当个率性的背包客,踏上生态游的旅途,用镜头定格野生动物,成为自然的记录者。帮助野外生活遇到困难的动物,保持它们的野性美,虽有近距离接触,也不要打扰它们的生活。让野生动物成为人类的图腾,成为人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证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