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2年清末“新政”之初,遵照朝廷相关谕旨,贵州巡抚邓华熙等官员决定将贵阳旧有三大书院之一——贵山书院改而创办的贵州大学堂,既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所正式以“大学堂”命名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国内创办较早的省级大学堂之一。它是贵州近代教育事业开拓发展的重要标志性里程碑,在整个贵州教育史暨贵州开发、建设、发展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一隅,在历史上由于地广人稀,被称为“化外之地”,农民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之中,农业生产技术低下。清朝晚期,在全国提倡新学和创办新式教育浪潮的推动下,贵州不断出现一些近代新式的专业学校,其中也包括专门传授农学的学堂。从此,贵州开始产生了农业教育。这些农业教育在当时对贵州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事业家。他一生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尊严,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本文拟从我国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结合陈嘉庚的思想实践,试析其兴学活动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以挽救民族危亡是陈嘉庚兴学思想的最初动因1894年创办集美“惕斋学塾”,是陈嘉庚涉足国内教育事业的开端。他在《南侨回忆录》“并言”中写道:“……生平志趣,自廿岁时,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那时他的办学动因,多半出自一种关怀桑梓、匡时济世…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战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启了泰兴“兴学课堂”的课改实践征程,全市“兴学课堂”的推开,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兴学课堂”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主体参与,引兴促学,以学启兴,兴学共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在教学成效、示范影响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贵阳文史》2013,(5):20-22
贵州是移民之地,无数优秀的外来精英,给贵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并在贵州创造出了教育事业的奇迹。贵州教育曾经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展示过辉煌。今天,这些贵州辉煌的教育史仍然是可资借鉴的宝贵经典。 “以民为本”的“知行合一”创始人王阳明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从贵州兴义先后走出了四十多名留学生,人数之多,列黔省之冠。这批人后来对贵州及全国的影响令人刮目。刘统之(1841—1910)为地方百年大计锐意兴学培育人才的功绩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7.
1998年 11月,贵州安龙县龙广, 镇一村民在进行坡改梯时发现龙化 石。  经贵州省博物馆专家蔡回阳先生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类之化石,其地质时代大约在中三叠纪,距今有二亿多年。它是继我省兴义市顶效绿荫之后发现“贵州龙”的又一新地点,两地相距不到20公里。  “贵州龙”是古代生物界的稀有品种,初发现它是在1957年,后确定为贵州龙科,属胡氏贵州龙种。是已知的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它的发现对贵州中生代鱼类和贵州龙的研究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8.
戊戌学会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戊戌学会考闵杰前言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的第一场启蒙运动,兴学会、办报刊、建学堂是启蒙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兴学会居于中心地位。以此之故,戊戌学会一直为维新运动研究者所关注。近10余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从社团史的角度对戊戌学会这批中国...  相似文献   

9.
山西大学的历史与办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民省 《文史月刊》2003,(12):48-52
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是在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变革中不断演变和逐步形成的。她既要接受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制度,又要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创办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创办最早的新式大学之一。她根植于华夏古老黄河文明的沃土中,诞生于中华民族觉醒的二十世纪初,是清未“欧风东渐,兴学育才”的产物,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给山西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渊流长的文化汲养,孕育了别具特色的优良文化传统。。一、中西合璧——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时间很晚,始于鸦片…  相似文献   

10.
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年,面对来自官绅双方的提拨庙产兴学运动之强大压力,在先后谋求藉信徒之力消极抵制和借助外来势力的庇护均告失败之后,佛界一部分寺僧开始自办学堂和组织教育团体来推进佛教教育.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来华日本佛界寺僧所带来的外交纠纷,作为官方的晚清学部于1906年颁布了教育会章程规范僧教育团体,从而建立起了僧界之间以及僧界、士绅阶层与官方之间的联络机制.虽然僧教育会当时影响不大,但它促进了近代佛教教育团体与佛教教育的发展,为民国以后的佛教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田秋是明代贵州地方热爱家乡为官清正的杰出代表。他对贵州古代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其贡献集中表现为:他是从广行教化来主张兴学重教,依托社会的主流意识,从而获得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同时,他又是从中国特别是贵州的社会实际出发,力主教育应与日渐完善的科考制度相结合,这样既能解决国家地方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众多下层士子开辟了读书——科考——入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清朝末年贵州学政严修将新学送到贵州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研究,论述了这一教育界前辈对贵州乃至全国在近代教育的发展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并探讨贵州近代教育发展的渊源。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以朝廷重臣和学界巨擘的双重身份活跃在晚清的政治舞台将近40余年。张之洞的一生,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兴学育才、中体西用和留学教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学堂早16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1896年,中国近代第二所大学—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在上海诞生。这两所大学的创始人,均是晚清著名实业家盛宣怀。盛宣怀作为中国第一代实业救国的教育家,率先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任可澄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贵州近代社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诗人,是贵州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任可澄研究作一尽可能详细的学术史回顾与考察,来总结这一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创获,条分缕析其同样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以适应“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之要求,推动任可澄研究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之有天台宗佛教自民国始。天曦和尚属天台宗灵峰法系,为近代名天台宗大师谛闲的法弟子,他在贵州盘县丹霞山、贵阳大觉精舍大开天台道场,培养了昌明、果明、超伊等大批弟子。由于教宗天台而行归净土的天台灵峰一系在贵州的传播,对净土信仰在贵州的流行亦造成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之而使近代贵州佛教发展的总体趋势与全国同步,亦造成“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局。  相似文献   

17.
李端棻,这位从贵州大山里走出去的清末重臣,是名副其实的“百日维新”领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教育之父,然而,他却被历史不公正地淡化了。本栏目的两篇文章.愿能为“重新认识李端菜”,起到一些微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状元墨宝     
我友贾文宁 ,出身于贵阳教育世家。其曾祖聘三先生 ,是清末贵阳的名人雅士。聘三先生喜爱诗文书画 ,与之交游者大都是文人画士、社会名流。聘三之子一民先生 ,曾参加过清末戊戌科举 ,是贵州的“孝廉方正”(举人)。一民先生后投身教育事业 ,与凌秋鹗、黄干夫等人创办“达德学堂” ,为贵州的新式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宁的外公蔡岳(字衡武) ,是贵州的实业家 ,对推动贵州的辛亥革命功勋卓著。辛亥革命成功后 ,衡武先生曾任“大汉贵州军政府”首任财政部长 ,对当时的军政界及商界颇具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衡武先生曾提携过黄齐生先生 ,资助…  相似文献   

19.
<正>南明河对于贵州人文蔚起可谓得天独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即“天地人”三才优势。有关历史文化的传承宏扬,全赖于兴学施教。元朝初年,就在今市府路原市政府一带,始建贵阳地区最早的学校——顺元路儒学,后学校渐毁废。至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4年),由曾任过该儒学教授的何成禄,在学校的原址上建起了贵阳地区的首座书院——文明书院,为贵阳书院教育讲学、培育人才之滥觞。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贵州的社会教育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自光绪二十一年至宣统三年(1895—1911年)为萌芽阶段。当时虽废科举、兴学校,但还未施行社会教育。民国初年,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并颁有一些法规,“社会教育”活动才逐渐开展。民国二年(1913)四月,贵州设公立贵州图书馆,我省第一次出现社会教育活动。馆址选在风景幽雅的梦草公园紫泉阁内,其图书来源大部分是官书局和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的旧藏,少数为地方人士捐赠。据民国六年统计,该馆约有旧书九百余部,新译书八百三十余部,外文书一百五十余部。民国七年,馆址被改作他用,再加缺乏经费,该馆只好停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