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分四个阶段考察了 2 0世纪中期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过程 ,指出所谓“西藏问题”只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牵制中国的一个棋子。  相似文献   

3.
长乐人素有海上谋生的传统,并在近20年间塑造了移民海外的社会风尚。长乐与纽约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和美国较好的谋生与发展条件,使长乐人选择美国作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长乐人在美国成功建立的互助网络,使长乐人能承担巨额出国费用和成功地在美国求职与发展。因此,美国虽然是绝大部分中国国际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唯有长乐人(福州人)能大规模移民美国,创造了在20年间近20万人成功地从一个仅6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移民美国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郭永虎  李晔 《史学集刊》2005,9(4):75-81
1949至1969年间美国中央情报局向西藏分裂势力提供了一系列准军事援助。该援助行动的实质是为美国远东战略利益服务,其目标是利用西藏分裂势力遏制与分裂中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为西藏叛乱分子提供情报和准军事训练技术;在西藏实施公路袭扰和破坏行动;为达赖集团提供军事物资和活动经费;与印度情报机构开展针对中国的情报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5.
6.
试论美国新宗教右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恩铭 《世界历史》2007,13(6):81-90
20世纪下半叶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崛起和活跃于美国政坛的时期。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力量主要由新型保守派(Neo—cons)、新右翼(New Right)和新宗教右翼(New Religious Right)所组成。作为以福音派和基要主义派等宗教组织为主体的当代美国宗教右翼,针对美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急剧下滑的道德价值观,假借“电子牧师”和“超级教会”等方式,以犹太-基督教传统价值观为基准,动员和组织了数千万福音派和基要主义派教徒,掀起了一场规模相当可观的宗教右翼运动,为美国保守主义的复兴和重返政坛立了大功。探讨当代美国保守主义时,新宗教右翼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Evaluation of the success of a plan requires the collection of statistics and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purposes. In the health care field, outcomes are 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measure. To the extent that a successful program of prevention should result in providing less of a service, a conflict exists between planning and prevention: in the absence of outcome measures, success will b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failure, as in both cases, planned targets would not be met. To avoid this dilemma, an indicator-oriented planning system would be predicted to operationalize prevention in countable terms requiring increased inputs, or increased numbers of processes, regardless of the payoffs in health benefits. Screening, check-ups, and one-on-one contacts with health professionals would be emphasized at the expense of group-oriented activities or societal changes. Planning can thus have counter-productive policy implications. This theory is illustrated by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health care system in the U.S.S.R., including their anti-smoking and anti-alcoholism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孙群郎 《史学理论研究》2013,(1):106-118,160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乃是当代欧美主流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些理论在美国的应用导致了郊区的低密度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20世纪中期以来,欧美城市规划学界对主流规划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批判,美国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这一运动对于克服郊区的蔓延和中心城市的衰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城市主义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而同样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e influence of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on regional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Specifically, it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regions that are closely linked through migration have, all else held constant, a lower differential in fertility than regions that are relatively isolated from one another. A model linking the fertility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states to migration as well as a number of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is articulated. The model is tested by means of a randomization procedure using U.S. state-level data for 1980.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an increasing volume of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tends to lower regional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多样化的种族/民族构成一直是美国人口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外来移民始终是改变美国人口结构和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十年以来,墨西哥裔人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之一,这部分人口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出生于美国的墨西哥裔人和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作为拉美裔群体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墨西哥裔占全部拉美裔人口2/3左右;目前,墨西哥移民在美国全部外来人口中所占份额最大,达到30%;墨裔人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墨裔人口不断膨胀源于其较高的生育率和移民的持续增加。墨西哥移民增加了美国的外国出生人口的数量;改变了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族群异质性;人口多元化还影响到种族/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陈奕平 《世界历史》2005,6(4):57-66
近年来美国亚裔参政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不但亚裔适龄选民参加选举登记和投票人数增加,民选及获得任命亚裔官员数也在增加,且呈现地区和族裔多元化,另外亚裔组织、亚裔精英和当选官员的参政动员等也越来越积极。但从总体上看,亚裔的参政水平和影响力都明显逊色于黑人甚至西裔。本文探讨了亚裔参政的状况及与黑人甚至西裔参政的差距,并结合美国学者的研究范式着重分析了亚裔参政水平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