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靠家庭来承担。老人晚年生活好坏,质量高低,不仅与老人们所处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有关,更关键的在儿女的孝顺。传统的“孝”文化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特别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实施,农村养老方式应走向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纪进凤 《黑龙江史志》2013,(11):333-33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文化中"孝"的内涵与外延,即"古孝",来引申出现代社会意义上的"今孝"的内涵与概念。从文化内涵的古今传承和变化中,寻找到现代社会保障问题的精神根源和经济基础,结合科学统计数据的论证,总结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社会需要做到即传承又摒弃和发展新的孝文化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在符合中国国情和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渐进式社会养老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3.
从事业单位改革视角看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制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石宏 《攀登》2009,28(5):74-77
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要求,必须实现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到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转型。在这一转型时期里,要求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创新。即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科学的养老金增长机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养老储蓄计划。  相似文献   

4.
浅议唐代的乡村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云 《史学月刊》2007,(8):120-123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先秦时期得到发展,其措施包括致仕、学校养老、减免赋役、减轻刑罚、赐杖等内容。(甄尽忠:《先秦养老制度论析》,载《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汉代每年仲秋依旧于辟雍行躬养“三老”、“五更”大典,奖赏孝事老人者。汉代养老的具体措施是给老人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赐王杖。  相似文献   

5.
戚忠娇  包虹 《神州》2013,(3):26-26
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孝"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发展的今天,"孝"被作为当代家庭的道德规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也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纽带。事实上,大多数子女在生活中仍然坚持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顺老人,是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现在,大力弘扬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养老"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长期作为社会问题而存在.而就目前"社会养老"的状况分析,社会养老接受程度低下,情况并不理想,原因更多的在于人们观念上的限制.其中主要分为孝文化、养儿防老以及社会认知的不全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福利的缺陷和养老行业不够规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将重点放在实...  相似文献   

7.
赵飘飘  吴春宝 《攀登》2011,30(3):43-46
本文立足"百村观察"的数据平台,通过对全国20个省68个村1942户农户的调查,探讨了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对于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认为年龄、健康状况、家庭居住地、家中子女数都影响了农民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并由此看到,传统家庭子女养老的方式正在被社会养老所改变。  相似文献   

8.
毛俊雪 《区域治理》2022,(5):213-216
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互助养老模式因其地缘优势、成本优势、资本整合优势和情感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可行之策.然而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尚未发展成熟,在现实中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宣传不到位、服务水平较低和资金不稳定等诸多困境.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必须加强法制化建设、弘扬互助文化、提升...  相似文献   

9.
项海燕 《神州》2013,(14):264-264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基础。它对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日益成为我国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孝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代际冲突日益矛盾和激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是我国社会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应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模式的比较,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来加以借鉴,提高我国养老质量,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之一是“孝”。在以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制度下得以实现和维持,并服务于封建政治统治。在现代公民社会中,传统“孝文化”应该有其新的基础,新的内涵和新的保障,“孝”应从以“家庭子女责任”为中心向“社会政府责任”为中心转变。从而更好的发挥“孝文化”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尊老养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时期由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在黄老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并随之形成了相关的制度,然而由于史书记载的不完整,使得对当时的具体内容并不十分清楚,本文拟利用近几十年来各地出土的汉简资料,来进一步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汉代的养老尊老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宫真真 《神州》2013,(11):238
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却渐趋弱化,养老服务提供面临日益严峻的困境与压力。民政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完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其中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成为缓解居家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河北大学志愿者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为例,探讨高校志愿者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牛濛 《神州》2013,(21):282-28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新时期农村和谐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症结,探索新型养老模式,为解决我国农村养老提供合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留守老人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依靠土地的家庭养老模式、分而不离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但现有的三种模式不能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全方位的照顾,理想的模式应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同时兼顾留守老人的家庭养老,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养老立法,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家庭成员为老人提供养老的全方位支持以及重视社区在农民养老中的作用,以保障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使留守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59-1989年,甘肃武威陆续出土了关于汉代养老制度的《王杖十简》《王杖诏书令》以及王杖实物,是汉代养老资料的重大发现。本文首先通过先秦养老资料分析其养老尊老经验理念对汉代的影响,后以王杖简为中心,结合史传,分析出鸠杖自汉代起开始代表尊老的意象,且汉代的高年授王杖制度是普惠的,汉代政府对受王杖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上都给予优待。汉代养老政策对后世相关制度有深远的影响,对今日老龄化社会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包金环 《沧桑》2011,(2):193-194
中国的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孝文化面临着无数的困境与挑战。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孝文化逐渐被弱化,以至于现在很少有学生知道有关"孝"知识及"二十四孝"。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孝"现状,有必要在德育工作中重新构建孝文化,大力弘扬孝文化。  相似文献   

19.
尊老养老制度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逐渐得到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尊老文化礼仪和保障尊老施行的制度措施。先秦两汉时期的尊老养老是很重要的时期,对先秦两汉政府的尊老养老措施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的政府提供一些很好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陈朝晖 《沧桑》2009,(6):201-203
新课改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农村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新课改深入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村学校文化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改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保守趋同的教师文化、孤立隔膜的学校观念文化、消极被动的学校制度文化等等。新课改要求农村学校文化转型,建设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交流创新的观念文化、积极主动的制度文化;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转型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文化转型将促进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构建、制度文化转型将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从而最终推动新课改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