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景碑     
张景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现存卧龙岗汉碑亭内。东汉延熹二年(159年)所立。此碑身四周皆残,顶部碑穿隐约可见,穿内有晕弦痕迹。碑文为隶书。现存通高1.25、宽0.54、厚0.12米。残存12行,满行23字,计229字,可识者225字。无撰书人姓名。碑文的文体属于汉代公文体裁。文中“告宛”“告追皷贼曹掾”,凡三言“告”等,按“告”字在汉代公文中,多为上级官吏对所属下级官吏的指示用语。碑文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南阳郡太守丞“(告宛)”  相似文献   

2.
《张思忠神道碑》原立于河南省巩县城东南10公里的大黄冶村西岭(又称青龙山)。1979年,巩县文物管理所在文物调查中发现,后运往县文管所院内保护。此碑高4.2、宽1.1、厚0.31米;龟座高0.86、长2.6、宽1.34米。青石雕凿。圆额,额上篆书"大元敕赐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张公神道碑"。碑文28行,满行70字。两侧雕六条蟠龙。此碑是至元六年(1340年)张惟敏任吏部侍郎时,奉敕为其祖父张思忠所立。碑文记载张思忠生平事迹颇详(图一~四)。  相似文献   

3.
方城县城关镇民权街市民赵文章家院内现存放着一通《双忠祠记》石碑,碑文记载了明代中叶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转战河南的业迹(见图)。《双忠祠记》碑,额身一体,残高1.55、宽0.90、厚0.30米。额篆书双忠祠记,碑文楷书,22行,满行44字。碑刻于嘉靖十二年。碑文内容虽系封建统治者为  相似文献   

4.
从《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论木兰身世、时代与故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商丘虞城县周庄现存《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一通,为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碑文记载了木兰的姓名、籍贯、事迹,并对其身世、故里等作详细的“辨证”。此碑是目前所见最早考证木兰生平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河南濬縣大侄山元天寧寺原有碑一通。額書“大元帝師法旨之碑”,漢字正書。上截八思巴字音寫蒙語,下截漢字白話譯文。碑陰刊大任山天寧萬壽禪師宗派之圖,漢字正書。清嘉慶時,濬縣知縣熊象階纂《濬縣金石錄》,收錄漢譯法旨及碑陰漢字殘文,未收八思巴字“國書”。其時此碑尚存,但碑文已有磨泐,碑陰尤甚。法人沙畹(Ed·Chavannes)曾據熊錄將碑陽法旨漢字碑文刊入  相似文献   

6.
<正>许昌市关帝庙内,存放着一通元朝延佑五年(1318年)立的《追封陇西郡伯李彬碑》。其碑高3.10米,宽1米,厚0.30米,下部已经残缺,字迹也有脱落。碑文竖排21行,967个字,正楷,寸许。前署"中奉大夫礼部尚书清河元明善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制诰兼修国史吴兴赵孟頫书"。从不完整的碑文看,此碑是李彬之子李谦为其父母所立。李谦当时官朝列大夫、无锡知州,所以才请得动元明善、赵孟頫这些名流为之撰文、书写。  相似文献   

7.
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陈列一块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欧阳将军忠节祠记”碑.碑文记载一位不为人知的明代抗倭英雄欧阳深及其英雄事迹。该碑系石灰岩,通高2米.宽0.95米,厚0.1米。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白庙敕谕碑与武当官山徐耀进1989年5月,武当山文物保管所在进行全山古建筑保护规划时,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白庙村发现一通明代敕谕碑。其中版高1.59米.宽0.84米,厚0.11米。题额“敕谕”正书,碑文共15行,每行3O字。嘉靖二十六年(1547...  相似文献   

9.
无锡太湖之滨鼋头渚公园内,有一“憩亭”。亭内古碑一通,碑高182厘米,宽84厘米。碑文是落款为“仲山王问”的一首作于嘉靖戊申、书于隆庆丁卯的古体诗《湖山歌》,故称之为《湖山歌碑》(见附图)。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11月28日,河间市文化局在城北三十里铺征集到明代碑刻两通,其中一通为明嘉靖二十三年所立《崇德城记》。碑为青石质,碑座缺失,碑身残断为两截,残高180、宽90、厚27厘米。圭首,碑额篆书“崇德城记”,碑首及两侧线刻卷云纹。碑文为楷书,24  相似文献   

11.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又名石城会盟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云南省曲靖县曲靖中学,与另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宝子碑合贮一亭。碑文内容主要记述大理国明政三年(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滇西白族地方政权与滇东北的彝族三十七个部落,在打败了几个民族头人之后,回到石城(今云南曲靖)会盟之事。碑高1.25、广0.58、厚0.16米。碑文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沁阳发现王铎撰书郑端清世子神道碑残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河南沁阳发现王铎撰书的郑端清世子神道碑残片。残片现存列于沁阳市朱载埔纪念馆。该原碑高166.5厘米、宽133.2厘米,行书。碑文1774字,建于1624年。原碑存放于沁阳九峰山寺内“郑王生祠”,1938年日本军队侵占沁阳,九峰寺被毁,郑氏神道碑亦遭破坏。今发现的残片高50.5厘米、宽68厘米,可辨碑文19行计297字(图一)。  相似文献   

13.
大足县北山佛湾给2号龛《韦君靖碑》(图一)是记载唐末昌州剌史韦君靖“功业”的碑文。该碑建于唐高宗乾宁二年(895年),碑文为韦君靖幕僚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所撰。碑高2.73米,宽3.40米,直行阴刻,正文51行,共1352字,较为详尽地记载了韦君靖(图二)的生平事迹和唐末四川的政治、社会状况,尤其是唐末东川的形势。《韦君靖碑》(以下简称“碑”)还记录了韦君靖首先在大足县北山开凿佛像和建造佛塔的  相似文献   

14.
元代竹温台碑全名“大元敕赐枚中顺大夫诸色人匠都总管府达鲁花赤竹君之碑”。刻于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该碑于民国10年(1921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南7公里的乌兰板村,原碑已佚,碑文抄件及有关情况记录在《翁牛特旗志》中。据《翁牛特旗志》载,竹温台碑用大理石雕刻,高4.67、宽1.51,厚0.27米,碑文共27行,行70字,正书,近2000字。碑额为篆  相似文献   

15.
傅山手书碑     
傅山手书碑珍存于城关镇小横沟村中之玉帝庙内.此碑身高1.6米,宽0.66米,厚0.16米,系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所造.1987年被公布为县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刻有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博山先生为重修玉帝庙亲笔撰写的行书碑文,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碑铭》的石碑,现存四川省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九莲山麓的观音寺内。碑高2.37米,宽1.24米,厚0.23米。碑帽已失。碑文阴刻楷书,碑额横书,碑文从右至左为直行。正面碑文18行,碑文868字。文曰:“佛始於周朝诞生於西域至东汉而流入中华……新津九莲山平盖治观音寺……”。此碑背面题为《胜迹仙诗种善姓讳刻述碑记》上部为杜光庭(850--933)访吴都崔孝通不遇诗一首“势压长江控八津,吴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霜草木春。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龙芝凤草非难过,只要诚  相似文献   

17.
北宋“契丹出境”碑,座落在濮阳县城内御井街路西。碑上刻着宋真宗赵恒所作“回銮诗”,所以也称“回銮碑”。因年久风雨剥蚀,碑首已毁,仅存碑身,而且下部字迹多已脱落,上部文字还能分清。碑体高2.3米,宽0.84米,厚0.26米,碑文系阴刻行草书,字体秀丽流畅,题曰:“契丹出境”。这一碑是记载宋、辽“澶渊之盟”历史事件的唯一实物。1963年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将此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11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河南,接见豫北各县县委书记时,曾询问过宋真宗所登的  相似文献   

18.
韩蕲王神道碑位于苏州吴县灵岩山之西南麓.碑通高8.26米(其中碑座——龟趺高1.70、碑身高5.46、碑额高1.10米),宽2.12、厚0.30米.碑首“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10个大字为宋孝宗御书,字径0.30米,中刻“选德殿书”(选德殿,宫内殿名,这里借指宋孝宗——笔者按)四小字,并刻印一方.碑文由南宋参知政事、右丞相赵雄奉敕撰,共13900余字,分88行,行150  相似文献   

19.
论肥致碑的立碑者及碑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称谓避讳的角度论证了“肥致碑”并非许幼之子许建所立 ,并对立碑者的身份作了推测。通过对碑文中“便坐”一语的进一步解释 ,并结合文献及其他石刻材料 ,认为此碑可能是属于为合祭肥致及诸弟子而立的神主一类刻石  相似文献   

20.
吴郡登科题名牌系宋代苏州进士题名碑.碑长1.80米,宽0.90米,厚0.22米,青石质地.碑额字体为篆字,碑文字体为正楷.碑阳系宋人题刻,共刻有从北宋端拱元年(988)至南宋绍兴十五年(1146)244个苏州登科进士姓名(见拓片).碑阴为元人所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府书《平江路重修 苏州儒学记》.此碑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一、疑难考该碑系碑阳、碑阴双面刻.如刻于同一时代,这并不奇怪,因为“双面刻”古来就有之.但为什么碑阳为宋刻,而碑阴为元刻?这是本节试图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