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超 《神州》2012,(26):169-169
何汉理教授曾指出:"‘天安门危机’把人权问题带到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成冲突问题。"1自此以后,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多次交锋。此间美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缓和。2010年10月份,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时也并未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清华大学教授孙哲认为:涉疆、藏问题—噪音不止,难成气候。2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只是,在10年7月,奥巴马便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会见达赖,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中美关系再次遭遇冲击。本文认为,中美双方人权观的差异以及中国自身人权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权问题总是中美关系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学普遍认为美国人权政策是沿西方轨道发展的。然而新的资料表明,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和前苏联人权实践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有助于了解21世纪美国人权政策的发展趋势,因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程秋原 《世界历史》2002,(1):105-106
在21世纪,人权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和西方国家鼓吹“全球人权”,利用人权问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了解美国和西方人权政策,对揭露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用人权作为政策工具,进行扩张侵略的丑恶面目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政治倾向的集团和个人,对人权持有不同的看法,人权问题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某些西方国家的反动势力目前正在“维护人权”的幌子下肆意干涉我国内政,妄图颠复我国合法政府。在这种形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弄清人权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正本清源、辨明是非,捍卫劳动人民的人权,回击西方反动势力的挑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战争是对别的国家领土主权、平民生存权、战俘生命权等的践踏,是西方大国推行双重人权标准和强权政治的突出体现;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是反对践踏人权和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正义之举。从人权角度挖掘抗美援朝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清醒认识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旗号实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及公然践踏人权的丑恶行经,驳斥其“人权高于主权”的荒谬论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美拉关系看美国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外交”是一个国家以“人权”为原则在国际关系方面进行的活动。它兴起的时间不长,本世纪70年代发轫于欧洲。1975年8月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欧洲国家安全与合作会议通过《欧洲关于指导与会国间关系原则的宣言》,首次正式将“人权’列为指导包括东、西欧国家和美国、加拿大在内的35个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而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中首先大力实行“人权外交”的当推197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本文拟就卡特提出“人权外交”的理论根据、时代背景、历史渊源和外交实践等问题,对美国的“人权外交”及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人权?简言之,它是人身自由和其他政治权利的总称。“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涵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人权”又是一个阶级范畴,不同阶级对“人权”有不同的解释。历史上和现实中,各阶级都有自己的人权观,而且,围绕人权问题进行着尖锐的斗争,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尤为激烈。  相似文献   

8.
西方史学界的人权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国际局势和史学研究趋势的双重影响。已有研究试图从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权利观念与社会及政治运动的互动中探寻人权的起源,40年代"人权革命"中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如何处理人权理念与国家利益、国际和平的关系也受到学者关注。西方学者还考察了五六十年代人权在国际、区域及国家三个层次的不同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关注70年代全球范围内人权"突破"的学者则重新审视整个人权史脉络,提出颠覆性看法,引发激烈争议。已有研究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严谨,人权与国内及国际诸多议题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考察。人权史的未来发展在丰富主题和拓宽路径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吴经熊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他学贯中西,举凡法学、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均有涉猎。1933加入国民党立法院,开始了长达15年的制宪工作,对国民党政府的宪政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权思想是其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吴经熊把人民的权利写入宪法,并对人权的保障做了规定。其人权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一种国家社会本位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10.
人权为评估一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提供道德上的判断基准。只有当公民不再需要经常用人权与本国政府抗争时,此政府才被认为是合法的。鉴于史学界对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人权运动尚缺乏系统剖析,本文以介于国共之间的中间党派为历史考察对象,通过对其主导的人权运动作认真梳理,试图阐明中间党派的宪政思想及其新自由主义人权观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11.
朱丽 《沧桑》2013,(6):218-220
西方国家很早就确立有证人免证权,它是在多种利益进行平衡之后的最终抉择。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将亲属免证权写入其中,突出了我国对人权的重视,对人最基本人性和伦理道德的遵从。本文中笔者将从亲属免证权的法理层次对其剖析,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方面的促进。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中国政府人权话语表态的背景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内,人权问题在我国争论不断。人权一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而遭到批判,即使后来承认社会主义也讲区别于西方的人权,且没有转化为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人权问题仍停留在讨论的层面,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外国对我国人权状况责难的压力下,人权禁区开始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陷入冷战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开始对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实施封锁禁运,东西方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为了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东西方经济合作,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西方国家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进步人士发起,于1952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经济会议。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极大地拓展了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  相似文献   

14.
姓名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本文主要以中、俄、英、美四国为例,对东西方姓名文化的不同点,主要从姓与名产生的时间先后,姓与名的排列顺序及姓名的文化色彩三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东西方姓名文化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回顾姓名的发展演变史,旨在了解影响东西方人命名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加深对东西方各民族的融合、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史瑞娟 《沧桑》2011,(2):34-35
西方政治文化是个内涵相当宽广而丰富的概念,其主流是基督教信仰和人权、民主思想。本文主要从人权意识的产生、同意思想、代议制民主的出现、三权分立几个方面论述了基督教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以说明基督教与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厚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历史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类型、空间布局、发展演变和留存时间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二者在自然环境、经济模式、宗教思想、社会意识和自然观方面的不同特点是造成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差异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17.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关之间的焦点问题。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实质是“霸权外交”。中美国际人权较量已不仅仅是人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美国霸权主义和中国反霸权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何颖 《攀登》1996,(Z1)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晋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国际敌对势力以关心人权为名,对我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指责,似乎中国是一个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国家,并以此来加紧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为了驳斥国内外一部分人对人权问题的歪曲和对我国人权状况别有用心的攻击,邓小平多次就人权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因此,加强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对于我们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契约论作为西方的一种国家学说,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霍布斯和卢梭这两位社会契约论的典型代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得出他们在哲学基础、对自然状态的描述等方面有较明显差异。通过探讨二者在契约理论上的差异,大致总结出两位思想家对西方政治实践以及政治理论发展的不同影响,最后探讨两者对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具体模式的构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权派”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当时在上海任大学教授的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人。他们大都留学欧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民主政治制度较为熟悉,对中国的国情则不甚明瞭。因而,他们便以其所接触到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为蓝本,以“保障人权”为旗帜,发起了一场较具规模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人权派”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施行“法治“和“专家政治”等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论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