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落乌本桥     
楚鹏 《风景名胜》2013,(3):20-21
乌本桥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古老的柚木桥。对我而言,这里还有着极美的落日。黄昏时分,眼前是静谧而梦幻的画面。在暗红的色彩中,桥上来来回回的行人是画面里最极致的和音,心顿时化掉了。参数:佳能5D2,光圈F11,快门速度1/800秒,ISO100。  相似文献   

2.
渭源名胜甲陇中李得名于渭水发源地的渭源县,是一方宝地。峻峰迭起,碧流宛转,山川交错,触目皆景。钟灵敏秀的渭源山水,颇具诱人的魁力!然而,我却是怀着溯古探幽的心愿,来此谒游仰慕已久的人文景点的。渭水长虹灞陵桥灞陵桥坐落在渭源县城南门外,横跨于渭水源流清...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桥     
在滇西高原那苍茫雄浑的十万大山深处,在一条名叫板桥河的河流上,有一座古朴而简陋的小木桥。那座小木桥的名字叫水生桥。水生是我的乳名,小木桥是我的“生命之桥”。 在我的故乡,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桥”。在故乡人看来,生命本身就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在这条看似漫长实则十分短暂的生命之“路”上,每个人都将会遭遇重重凭借个体力量难以逾越的“沟坎”和“阻隔”。因而,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旅程多一些平坦,少一些  相似文献   

4.
一、出生在战争年代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宁晋县张家庄。离张家庄25里有一古代建筑"赵州桥"。儿时听母亲给我念民谣:赵州桥鲁班修,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碾了一道沟。宁晋县还出了一个名人叫张之洞。张之洞曾做过慈禧太后的军机大臣和两广总督等高官。父亲给我讲过,张之洞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十岁时去考秀才,识破了考官的戏弄,以他  相似文献   

5.
樟园     
雨后的樟园,如同被洗过一般,干净,空气里湿漉漉的,仿佛能拧出水来.我来得早,整个樟园就我一个人,出奇的静,我穿行其间,迷醉于这份独有的安谧当中 倘若不是碧绿的树叶被春风吹拂发出声响,我还真以为是闯入了某段幽深的梦境. 而樟固就在公路边上. 樟园的门口有一横额:古樟植物园入园,过樟木桥,再往里走,见一牌坊,牌额上的“古樟园”三个字,通劲有力,两边联曰:长天接广泽,群岛散仙乡.牌坊背额的“拥翠撷秀”四字,系苏州大书法家瓦翁所书——就在前几天,我还刚写了一点他在仓米巷生活的文字.过牌坊,就能见到两棵听闻许久的古老樟树了.其实,樟园最早是一座城隍庙——西山本地人也称它为双观音堂樟园里有观音堂、福星堂各一.观音堂为佛殿慈航堂,供杨枝观音,木雕的观音像体态丰腴,神情自然,有大唐风韵,福星堂即愿如斋,漆雕的福星像线条明快,显然是清代的手艺.  相似文献   

6.
千泪泉下     
李成林 《丝绸之路》2009,(19):39-39
一径就荒,循着被芦苇、杂草掩藏的小径,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这条被思想穿越过无数次的羊肠小道,一步一步地向前。峡谷越走越幽深,迷失路径的芦苇早已枯黄,白茫茫的荻花让人倍感萧瑟和凄清。小径旁的小溪流水淙淙,溪水有时漫上路面,有时从路上穿越而过,使我不得不跳跃着行进。穿苇荡,过木桥,越缓坡,人深峡,  相似文献   

7.
架桥     
一条小河,从森林中间穿过,把森林分成了两半。还好,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河两岸的小动物们,可以通过独木桥到对岸去采果子、玩耍。可小熊却过不去。独木桥又窄又小,小熊身大体重,他要是从桥上走过去,桥准断掉。小熊十分苦恼。“不行,我得造一座又宽又结实的桥!”这天,小熊下决心造桥。一个人没法造桥,小熊来找小猪帮忙。可小猪不愿意,他想:“我有桥走,干嘛受累?”他装病:“真对不起,我生病了,没力气。”  相似文献   

8.
正"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三月桃花舟,杏花风雨后……"悠扬的歌声将我们带入无锡水乡古运河绝版地。我园坐落于古运河边的水弄堂里,四周错落的明清时的民居、恢复古迹旧貌的老街、承载着历史痕迹的古桥默默地散发着民俗文化的韵味。  相似文献   

9.
渭水源头最为风光的景致,应该是雄踞于渭源县城南的灞陵桥了。桥名之“灞陵”,似有借取古人灞陵折柳之雅典,便增了一些诗韵,一些古意。灞陵桥确有古远的历史。此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平桥,木笼装石为墩,每遇水涨,桥墩易于冲毁,民国八年(1919)重建。新构桥大木相扣,撬握而起,除了铁匠手工打制的铁铆钉,就只有木头了。木木相撑,从两岸桥头逐次递级,飞挑凌空。顶部为飞檐式廊房,共13间64柱,桥两端建有卷棚式桥头屋,四角斗起,脊耸兽飞。一座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融民族古典美与精准力学的大桥,便昂昂然横跨于唐诗人笔下“浅浅满涧响,荡荡竟川鸣”的渭水源头之上。可以是弯弯的月亮,可以是七彩的虹,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极尽婉妙的诗行———从中可窥见农民工匠飞扬的诗心。灞陵桥,这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大观之,与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颇多相似之处。这类构架的桥,据说已是国内仅存。它被纳入省级文物保护之列,想必就是因为独特的桥艺和历久的桥史吧。灞陵桥重建后,引动了遥远的目光,许多名人要员为灞陵桥题写匾额、对联、诗词。蒋介石题写“绾毂秦陇”;孙科题“渭水长虹”;于右任题“大道之行”;林森题“舆梁利济”;爱国名将杨虎城题写...  相似文献   

10.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名震中外,早为世人所知。然而许多人还不知道,地处中国西部渭源境内的灞陵桥,却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艺术和科学价值之高,为国内罕见。灞陵桥北临古丝路重镇甘肃省渭源城,南对老君山,东眺七圣岭,西望露骨峰,巨龙般的桥身在清...  相似文献   

11.
家乡的桥     
正我的家乡丹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两千年的建城历史。陪伴着它成长的,有一座座桥……今天,就让我来介绍几座吧!通泰桥通泰桥位于丹阳老市政府东侧,横跨护城河。桥全身由花岗石筑成,桥顶石栏及其下面长条石上刻有楷书"通泰桥"三字。今在桥上建亭一座,设石椅数张,供市民休闲,一览护城河风光。  相似文献   

12.
5月1日,金老走了,走得从容坦然。《史学集刊》希望我写一点关于金老学术的字,以为纪念。我做金老助手22年,天天跟金老学习,金老的学术特点吃得比较透。我在金老95岁寿庆时写过一篇专门介绍金老学术的章,以《我的老师金景芳先生的学术精神》的题目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上。  相似文献   

13.
每当游客来到黄连民族村羊皮寨,都要到红军亭里乘凉、观光,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几分红色文化的熏陶;每当人们来到北龙潭瀑布观赏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观时,都免不了要到红军桥上去走一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的一天,我拨通力研家的电话,对接电话的女士(他妻子,我们此前没通过话)说:"我找李力研。"对方沉默了片刻轻声说:"他走了。"我完全没听懂那三个字的含义,追问去向。她轻声重复:"他走了。"我突然醒悟,震惊异常,一时语  相似文献   

15.
弘旿 《文史月刊》2010,(3):F0004-F0004
弘眸,字恕斋,又字醉迂,号一如居士、瑶华道人。弘旿为满清宗室,官封固山贝子。本画以没骨山水的形式,画青山白云红树的景致。山径从近景空亭蜿蜓上升,经过木桥、树林,到云烟笼罩的山顶,描绘出山势的动向。画树画山均以湿点为主,色彩绚丽,笔法随意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廊桥     
杨晓冰 《旅游》2000,(5):30-30
“灞陵腾越跨云天,岸柳朦胧锁雨烟。一泻随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铁璇。”这是甘肃《临洮诗词》主编汪弘祺先生对家乡名桥的由衷赞美。真的.渭源县灞陵桥早在本世纪初就已饮誉华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秀美的靓丽容姿引中外游人竞聚焦.成为大西北上镜率最高的华夏廊桥珍品。  相似文献   

17.
巴老,走好     
祁鸣 《世界》2005,(11):4-5
我做了我可以做的事,我做了我应当做的事——巴金走了整整一个世纪,终于要歇脚了。那个叫巴金的老人,走了。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取名字有很多的讲究,巴金的本名和字,应该和《诗经·召南》——《甘棠》里的诗句“蔽芾甘棠”有关,所以他的字应该念fei甘。“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陈子展先生把这两句诗直解为“小枝叶遮盖的甘棠,不要剪去,不要斫伤”。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剪,是时光。整整一个世纪的光照在叫这个名字的老人身上,他被修剪,被斫伤,却也因此而发出光亮—  相似文献   

18.
“名气如过眼云烟,花无百目红,我很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比我们早一两代的女明星有很多是自杀的,做高离在上的女明星并不快乐。我以前脾气很坏,但是我后来学会了一点,让男人走在前面,这是因为我老公我才学到的。我会让他先走,让他引领着我,  相似文献   

19.
金兴安 《江淮文史》2020,(4):121-128
正2013年8月20日,84岁的张建中先生辞世而去,走的是那么急促和突然。起初我不敢相信,而当我打电话到海南三亚证实了这一噩耗时,张老的后事处理已近尾声,无法前往三亚吊唁,我只好在心里默默地遥祝驾鹤西去的张老一路走好。张建中,原名张新露,字润华,1929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著名书画家、艺术  相似文献   

20.
龚育之 《百年潮》2003,(4):44-48
郑惠走了,我的又一位老友走了.前些年频频到八宝山送别友人,大多是比我年长的前辈.这些年送别的,就有许多是同辈中人了.真是岁月不居,廉颇老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