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先生,是我国方志专家,他十分关心全国的方志事业。1983年8月,自治区地方志总编室刚刚成立,傅老立即亲自撰写《新疆编纂新志初议》(刊于《新疆地方志通讯》1983年第一期),对新疆开展修志工作寄于殷切的期望,提出十分宝贵的建议。去年八月,他又应《哈密县志》编委会的请求,对《哈密县志》(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审阅,并对该志初稿详加评议。现将傅老致哈密县志编委办公室的来信发表(审阅意见从略)。对傅老关怀新疆修志工作的盛情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2.
忙“爬格” 傅振伦老先生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后长期从事考古学、方志学、博物学研究,作有《新河县志》、《刘知几年谱》、《中国方志学通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史学概论》等。几十年来,傅老一向笔耕不辍,孜孜钻研学问,被称为“周游列国东方子,博通古今大学人”。他于1998年去世,生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3.
三部《方志学》之比较研究山东省青州市志办公室张景孔梁启超首提“方志学”这一学科名词①,为近代方志学学科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民国期间李泰《方志学》和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又名《中国方志学》)等专著的出现,无疑也是受其影响的②。李泰和傅振伦的专著代表了...  相似文献   

4.
傅振伦是20世纪中国著名方志学者,其早年所著《中国方志学通论》是中国现代方志学名著。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首轮修志活动中,傅振伦热衷于为全国各地编修的新志撰写序跋。傅振伦一生撰写了百余篇方志序跋,他所写的方志序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各具特色。方志序跋是傅振伦阐发其方志思想的重要形式。探讨和研究这些方志序跋,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傅振伦的方志思想。  相似文献   

5.
志坛新秀张景孔在出版了《张景孔史志论文集》之后,最近,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专著《志评》。著名方志学家傅振伦先生在其序中说:“张景孔同志既预修《青州市志》,更博览国内新志,每抒胸臆,发为商榷之文,冀以精益求精,期于至善,言多中肯,见重于时。”指出“此书必能启评志之风,且得评志之道,于提高修志水平或不无裨益”。 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丰富。本书前有傅振伦序,后有著者后记。中间共收作者写的34篇文章及附录的有关修志实践活动的部分诗词。  相似文献   

6.
志书分类谈     
志书分类谈梁滨久对志书的分类,还未见有人谈过。人们所谈的仅是志书总体中的方志的分类。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一书将方志分为一统志、总志、通志、郡县志、合志、乡土志、郡邑志、杂志八种。黄苇先生主编的《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按地域区分将...  相似文献   

7.
喜读《洛阳市志·龙门石窟志》傅振伦古洛之郊有伊阙,中州石刻,荟萃于此。龙门背依洛都,凿龛造像,名列我国三大佛教石刻艺术宝库,闻名古今中外。《洛阳市志·龙门石窟志》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写成的,既是一部具有特点和优点的方志杰作,也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地论...  相似文献   

8.
《居延汉简漂流记》质疑──与小泽同志商榷文/傅振伦阅读《中州今古》1995年6期小泽同志《居延汉简漂流记》一文,有闻所未闻者,间有错误,略抒鄙见与小泽同志商榷。1931年,我接收了中国西北考查团采集的"居延汉简"两大木箱,在北京大学教授马衡、刘复两先...  相似文献   

9.
《汉唐方志辑佚》(以下简称《辑佚》)一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书前有傅振伦老先生的《序》和撰的《前言》及《编例》。《序》称撰为“中国献学家、方志学家”,“从事地方史志工作多年,或书立说,·或编纂省志,成绩卓,蜚声全国”。《前言》自云:“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 ( 1 998~ 2 0 0 0 )中国年鉴十件大事 ( 1 995~ 2 0 0 0 )  《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主编邵长兴的《方志文存》 ,是一部质朴之作。卷首有 1 985年以来董一博、邵文杰、宁超、邵华泽、王忍之、谢尊修和廖扬恺等同志的题词。傅振伦、杨静琦、苏长春、单辉等同志的序跋。全书设春夏秋冬四卷 ,特载殿后。春之卷 :纪事。极目华夏 ,撷精选萃。乘众智 ,集大成。自 1 988年始 ,逐年选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自 1 995年始 ,编发《中国年鉴十件大事》。自 1 999年始 ,编写《全年新版方志学年鉴学编著述略》。实录盛世志鉴…  相似文献   

11.
傅振伦是20世纪中国方志学研究大家,一生致力于方志编纂和方志学研究,方志批评是其重点着力的研究方向,造诣颇深,成就卓著。傅振伦善于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方志批评,并有诸多关于方志批评的标准。傅振伦方志批评的特点体现为敢于批评名家名志、提倡经世致用、勇于自我批评。傅振伦作为方志批评大家,对中国现代方志批评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阳城县志》(以下简称《阳志》)从1981年着手编修,历经十四寒暑,五易其稿,砥风励雨,终以问世。面对这一难产的婴儿坠地,我们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县志发行之后,我们又如丑媳妇见公婆一样的忐忑和腼腆。截止目前,已收到贺电5个,来信30多封,评议文章10余篇,一致对《阳志》的创新以热情的鼓励。年已九旬的老方志学家傅振伦先生在来信中说《阳志》“在志坛独树一帜”。中国社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宝田同志来电中说:“《阳志》已成名志。”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杨静琦女士来信中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篇目体例有创新的志书。”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志学家林衍经先生在来信来稿中称:“《阳志,》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  相似文献   

13.
张景孔 《史志研究》2002,(3):72-72,F003
辽宁鞍山邵长兴先生的文集——《邵长兴方志文存》(以下简称《文存》),端庄地摆在笔者案头,深绿色的护封显得凝重而富于生命力,沉甸甸的部头让人感到她的丰富内涵。笔者反复阅读,觉得《文存》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带领人们登高望远;《文存》是资源丰富的矿区,给人以取之不竭的宝藏。阅读《文存》,徜徉其间,大观志苑繁荣景,都是人生绚丽花。已故方志大家傅振伦先生在该书“序言”中热情赞扬《文存》作者:“读书,寻师,访友,论志,评书,议大事,谈远景,天南地北,纵情驰骋……乐为天下先,源于以天下为己任。”(《文存》第1页)诚如斯言。笔者阅读《文存》,游目骋怀,浮想联翩,故捉笔挥洒,畅言如次。  相似文献   

14.
傅振伦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也是中国方志学研究的一代宗师。傅振伦早在青年时期就通过阅读李大钊《史学要论》一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自觉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运用到方志学的研究之中。傅振伦积极提倡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方志学的研究以及在修志工作中贯彻唯物史观。傅振伦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方志学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贵阳志》筹备组已于一九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正式成立。由赵德山同志任筹备组组长,魏翊顺同志和王萼华同志任副组长,吴志刚、朱崇演、王德一和陈汤智等同志为筹备组成员。在《贵阳志》筹备组第一次会议上,确定筹备组的任务是:提出《贵阳志》编纂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在志界同行和有关专家学者评论《广陵区志》(以下简称《广志》)时,曾指出《广志》具有学术价值。浙江魏桥同志在《广陵出新志志苑传佳话》一文中说:“区志重视学术的记述”,“有相当的学术深度”。四川张伯龄同志在评论《广志》时说:“《广志》的诞生,把当代中国地方志的学术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黑龙江梁滨久同志来信,出了个题目,要我结合《广志》的编修,谈谈志书的学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陶记》是中国第一部有关陶瓷生产技术、管理及其行销等方面的论著,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断代有益于中国陶瓷史、科技史的研究,故我国老一辈陶瓷研究学者傅振伦、陈万里、冯先铭等先生都对《陶记》给以关注,傅振伦先生在耋耄之年(1979年)还对《陶记》进行了译注。约与《陶记》同时期,伊朗人阿布尔·卡西姆于1301年著有《阿布尔·卡西姆有关陶瓷的论  相似文献   

18.
《大隋南宫令宋君为敕建僧尼二夺碑记》再校勘──敬答傅振伦先生王素芳,石永士拙作《河北金石辑录》付梓后,得到诸多先生学者的关爱,作为金石后学者,我们感激之情,非只言片字能表。近有幸拜读了傅振伦先生于1933年为此碑所作的跋和近期力作《〈南宫今宋君为敕建...  相似文献   

19.
《广东史志》2002,(1):71-71
鞍山市史志办离休干部邵长兴新著《方志文存》一书 ,于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并向贫困地区修志机构赠书。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王忍之题词 ,92岁高龄的傅振伦撰序。全书80万字 ,照片百帧 ,大32开护封精装 ,设纪事、谈书、论志、纪游四卷。该书为填补历史空白 ,著者乘众智 ,集大成 ,在各地有识之士大力支持下 ,自1988、1995年 ,分别逐年撷精选粹 ,于年终岁首编发《中国地方志十件大事》、《中国年鉴十件大事》 ,至今不辍。既概括志鉴伟业的全年大势大略 ,展示各种成果 ,也沟通全国信息 ,…  相似文献   

20.
《西樵志语》是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地方志研究所任根珠同志的方志理论新著。去岁春日,我途经太原,拜见任根珠同志。在言谈中,他说将出版个人方志专集。我听了很高兴,并且约定:出版后一定寄本赐读。今年秋季,根珠同志果然寄来了他的《西樵志语》(以下简称《志语》)。——西樵者,根珠之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