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初江南儒士的处境及社会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更替,使原先在江南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士阶层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客观环境与元政权笼络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江南儒士阶层迅速分化。有的仍以遗民自居,敌视元朝;有的拒绝仕宦,归隐民间;但大多数江南儒士开始承认元朝的统治,接受元政权任命的学官,于是江南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学官组成的社会群体.儒士阶层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自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先后建立了三个控制帝国交通、军事、政治与经济、文化的都城——上都、大都和中都。在这三个都城之中,大都即后来的北京,压在今北京城下,难以见到;上都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在明清两朝重复利用;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15公里,虽使用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蒙古国时期地方儒学机构和学官设立有关资料的勾稽 ,意图说明 :在这一时期 ,中原的传统文化在遭受蒙古军的严重摧毁之后 ,在蒙古汗廷和地方官中 ,有少数人为保存文化、维护儒学教育作了一定努力 ,并设官专司其事。同时 ,这一时期的地方儒学机构和学官名称如同其他官称一样 ,多来源于宋、金旧制 ,虽然设立混乱 ,无一定之规 ,但仍可以看作是忽必烈所建汉式官僚机构的基础。研究这一时期的学官有助于对元朝官方教育制度和官制的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4.
<正>自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先后建立了三个控制帝国交通、军事、政治与经济、文化的都城——上都、大都和中都。在这三个都城之中,大都即后来的北京,压在今北京城下,难以见到;上都位于今内蒙古正蓝旗,在明清两朝重复利用;中都位于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15公里,虽使用时间不长,但未被后  相似文献   

5.
李穑一生三次来到元朝都城大都:至正八年,他到国子学游学;至正十三年参加元朝科举考试;至正十五年,任职元朝翰林院经历,次年初弃官回到高丽。李穑在中国学习、工作期间,广交科举同年、大都官员和一般士人以及生活在大都的高丽僧人、出仕元朝的高丽官员。这种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他在大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给予了支持。另外,李穑还融入崇尚诗文的大都士大夫群体,李穑的诗作成为其社会交往的媒介以及元朝与高丽政治、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元上都遗址     
丛宪生 《世界》2006,(10):48-51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这里曾经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即位之地。此后,一百年间,元朝先后有6位皇帝在这里登基即位。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将燕京(今北京)作为皇城,称之为大都,上都城逐渐退居于陪都地位。长期以来,元朝实行两都制,上都城仍然是皇室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明末战乱中,上都城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元上都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相似文献   

7.
宋元乡饮酒礼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乡饮酒礼是我国上古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 ,随着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乡饮酒礼逐步与儒人社会联系起来 ,成为以地方儒学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活动。宋代乡饮酒礼由于四明等地儒士的大力提倡 ,流行全国。元代虽然儒士的处境已经今非昔比 ,但仍然可以发现有关乡饮酒礼的记载 ,元代的乡饮酒礼成为激励儒士自强、自立 ,维系儒学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皇权之于儒士的态度,明初有着从礼遇到打压的演变轨迹。《孟子节文》是皇权从打击儒士的具体行为到悍然入侵儒学思想领域的重要事件,显示了皇权不惜与儒学断然决裂的情绪。儒士"从道不从君"的话语定位及其实际抗争活动,对"势"的反击作用微乎其微,道统不得不屈服于政统,"道"为"势"曲。儒士与皇权政治文化方面的交织关系,透视出儒学工具化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9.
李佳 《史学集刊》2022,(6):53-61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独尊的政治文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流动模式。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一个新兴的,且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从而使14世纪以降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渤海上京城的规划设计、整体布局、建筑规模、宫殿设置等是由三种因素有机结合构成,缺一不可。一是地理环境;二是学习借鉴;三是民族传统。上京城的布局既不完全是唐代都城的翻版,也不是渤海早期都城的延续,而是集大成产生的新兴都城。  相似文献   

11.
辽上京城是辽代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平面呈“日”字形,北部为皇城,南部为汉城。其中皇城内又有宫城,两城相套形成“回”字形的平面布局。辽上京城的形制布局特点及其营建规制,对后世都城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认为,辽上京城的整体规划布局、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城门形制和规制、门道基础做法、瓦当等都受到渤海因素的影响,这些渤海因素在辽上京城形制结构的完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体现了辽上京城的都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2.
正盛京城是后金的第三座都城(前两座是兴京城和东京城),为清朝(崇德元年,即明崇祯九年;1636年,后金天聪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唯一的陪都城。它从整体布局到具体建筑结构等,都是满族在充分吸收汉、蒙、藏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形成满族自身的建都、建筑思想和特点,集中反映了满族的民族特色,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具有唯一性,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盛京城的修建和经营一改自战国以来以  相似文献   

13.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开始了它向整个社会传播、普及的历程,儒学逐渐走出上层社会,开始真正融入到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推进儒学思想的大众化,儒士们不断努力,终于探索出如兴科举、撰写蒙书、制定族规家礼等有效途径,并在强化主体、注重导向等方面有所建树。由此传统儒学大众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小周 《旅游》2014,(1):37+36
位于朝阳区的千年古村高碑店,是离北京城最近的新型农村,如今以它别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高碑店村从元朝初年,随着漕运对京城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高碑店村因紧邻通惠河的平津闸而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官员、大小商家都要从此处进出京城,就连皇帝也要经过高碑店村下江南巡视。如今,见证那段历史的平津古闸依然宁静地守望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传承运河文化,在漕运码头重新恢复修建了龙王庙及将军庙,更是汇聚了通惠河畔人气、财气、福气和灵气。建立了郭守敬雕像,引领大家感受先知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孛术鲁(1279-1338)是元朝中后期的著名的女真族儒士、古文家,历任武宗、仁宗、英宗、文宗、惠宗五朝,从儒学教谕历迁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礼部尚书、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然而此人的家世及生平仕履,学界关注甚少,本文利用《元史》、以及相关的碑铭资料、《元人文集》等对孛术鲁其人及其行实、交游加以考述。  相似文献   

17.
金国对宋朝的经济文化崇敬有加,竭力仿照东京建造其京城。朝廷的刻意效仿和汴京遗民的有意怀旧,很快把燕京改造成又一座汴京。完颜亮迁都燕京后,不计代价地按照汴京建制打造金碧辉煌的中都。元大都虽说是另起炉灶,但汴京的血缘仍被传承,如宫殿建筑的形制模仿宋金两朝宫阙制度,城市的总体规划继承了北宋以来的传统。北京金水河上的周桥,实为汴京州桥的讹称。明朝标榜自己继承的是宋代江山,多以宋朝为榜样。明清时期的北京民俗中,有着浓郁的汴京元素。琼华岛上的假山至少在元朝即名万岁山,又名艮岳,与宋徽宗建造的假山初名万岁山、后名艮岳完全相同,其花石主要来自于北宋开封的艮岳。金、元、明、清四代的都城——北京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北宋东京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表现,是汴京元素对中国城市史尤其是都城史的贡献。学界应重视城市尤其是都城在文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国对宋朝的经济文化崇敬有加,竭力仿照东京建造其京城。朝廷的刻意效仿和汴京遗民的有意怀旧,很快把燕京改造成又一座汴京。完颜亮迁都燕京后,不计代价地按照汴京建制打造金碧辉煌的中都。元大都虽说是另起炉灶,但汴京的血缘仍被传承,如宫殿建筑的形制模仿宋金两朝宫阙制度,城市的总体规划继承了北宋以来的传统。北京金水河上的周桥,实为汴京州桥的讹称。明朝标榜自己继承的是宋代江山,多以宋朝为榜样。明清时期的北京民俗中,有着浓郁的汴京元素。琼华岛上的假山至少在元朝即名万岁山,又名艮岳,与宋徽宗建造的假山初名万岁山、后名艮岳完全相同,其花石主要来自于北宋开封的艮岳。金、元、明、清四代的都城——北京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北宋东京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表现,是汴京元素对中国城市史尤其是都城史的贡献。学界应重视城市尤其是都城在文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代都城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商业大都市。京城所需百物大都从全国各地输送而来。尤其是最高封建统治者享用的各种原料、物品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等,都是从中华帝国辽阔的各行省和遥远的地方,用征收地方实物的办法,搜罗到皇宫、内府。明朝地方府、州、县每年或数年要向中央王朝贡献地方名特产,实质上与交纳钱粮与赋税是一样的性质,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0.
一、《佛祖历代通载》对沙罗巴的记载 13世纪藏传佛教流播中土之时。虽然传教僧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但却往往受到中土儒学文士和佛教徒公开或无形的抵制。大多数藏族僧侣似置身中原文化之外.而未能像畏兀儿人那样投身于中原士人所敬重的文化事业。这种情况与元代西夏遗民也是不同的。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灭亡后,很多西夏人汉化,在中原地区用汉文进行创作,成为名闻遐迩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