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詹事设置的原则詹事官起源于秦。《汉书·百官公卿表》曰:“掌皇后、太子家”。这个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说明了此官的性质,是宫官;另一是概括了此官的职掌,即主要是掌管宫内太子、皇后及皇太后的私事务。汉承秦制,设置了詹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古注:“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即分别设置了太子詹事、皇后詹事、皇太后长信詹事.詹事设置的原则是:第一、未有太子不设詹事。太子詹事,不常置。“凡初即位,未有太子,官属皆罢”,当然詹事也省。其实,影响太子之预立,除了“凡初即  相似文献   

2.
南朝帝王陵寝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王陵寝是古代礼仪、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研究者认为①,自魏文帝自作“终制”,“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②始,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封建帝王基本废弃了陵寝制度,陵寝制度一度哀落。因此,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主要根据文献资料,并结合解放后考古调查及发掘的新资料,对南朝帝王陵寝进行比较全面地考述。以祈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探讨。一、南朝帝王陵寝概况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相继立都于建康,自永初元年(420…  相似文献   

3.
唐懿德太子墓不仅是迄今发现的唐墓中地宫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两重陵园垣墙的形制,为其他贵族唐墓所未见,而与唐帝陵的陵墙加蠕垣的格局近似,但懿德太子陵园在形制规模上表现出的其他特征则与唐帝陵乃至赠皇帝陵号的恭陵、惠陵等均有较大区别,“号墓为陵”之陵并非帝陵之制,仍为太子级别的陵。  相似文献   

4.
常强 《文史天地》2010,(4):39-42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帝王与其保姆的关系简史。帝王制本身就是扭曲人性的,帝王与保姆的关系,自然也就与常人有异。而"立子杀母"制度的惨毒,更是我们历史上一块令人恶心的疮疤!  相似文献   

5.
什邡“皇姑墓”及后唐“三太子墓”由来考述郑绪滔“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之姑母葬地──皇姑墓,座落在什部旧城南郊已一千余年了。《什邡县志》载:“皇姑墓,在城南四百步,墓高四丈,面积一亩有余。俗呼‘皇姑堆’,又讹称为‘黄骨堆’。;盖后蜀孟昶之姑母葬...  相似文献   

6.
太子滩漫谈     
<正>笔者的家乡位于临汾市曲沃县太子滩,地处古曲沃十景之一的“神陂落雁”处。曲沃历史悠久,曾是晋国的都城,早在《东周列国志》中就有曲沃之名的记载。提起太子滩,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两个词,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滩。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继任者的称谓。滩,指的是江、河、湖、海边淤积而成的平地。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引出了一个凄美的古代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太子申生泛舟救弟,秋风芦荻迎归雁,故名曰“神陂落雁”。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上镌刻大型石雕起于什么时期?有学者以为起於东汉。对秦始皇帝陵上有没有大型石雕,多数学者很少论及,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因为这是关于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涉及到秦始皇帝陵布局的重要问题,所以拟陈管见,以就教于博学诸君。  相似文献   

8.
1982年4月初,位于重庆江北上横街的重庆织布厂,在扩建厂房工程中,挖出古墓一座,经清理研究证实此墓为元末农民起义军著名领导人明玉珍之墓(即《玄宫之碑》所指的睿陵)。墓内出土了一批重要的珍贵文物,其中堪称国宝的文物,就是“玄宫之碑”。现将该碑发现经过、形制和历史意义,以及尚待研究的问题,简述于后,供有关学者研究与参考。一、碑的发现及其形制“玄宫”又名“玄堂”,原本古代帝王居住的宫室,唐宋以后,谓帝王死后的地下宫殿,至明代则专称帝王陵墓中的圹室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皇帝内禅论章尚正中国古代禅位有内禅与外禅之分别。皇位拱手让给外姓异氏的称为外禅,帝王身在而传位于皇族成员(通常为皇子)的称为内禅。内禅之始,顾炎武考曰:“《左传》:晋景公有疾,立太子州为君,会诸侯伐郑。《史记》:赵武灵王传位于子惠王,自称主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启动于圣德太子改革,初步形成(模型化)于孝德天皇与天智天皇的大化改新时期,制度化于大化改新矛盾积累导致的“壬申之乱”后的天武天皇及其继任者持统、文武、元明天皇时期,中间走过了百年左右的曲折历程。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壬申之乱”是日本古代天皇制形成的三部曲。从政治结构上看,古代天皇制具有明显的日本特色,它是中国式皇帝制与日本祭祀制的统一。古代天皇制特殊的政治结构对后来的日本政治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新发现的唐太子墓看太子陵制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献中,帝后墓与太子墓皆称陵。《唐会要》卷二十一载:“伏寻陵称谓,本属皇王及储君,自有国以来,诸王及公主无称陵者。”迄今太子陵考古资料有70年代发掘的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80年代发掘的惠昭太子墓和90年代新发现的节愍太子与惠庄太子墓。葬于河南省偃师的太子李弘,  相似文献   

12.
淮阴高庄战国墓的青铜舆饰为迄今先秦考古中所仅见,在对古代车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批文物所反映的车舆形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交龙形较饰和《续汉书·舆服志》中“乘舆金簿缪龙,为舆倚较”相符。从而说明我国古代的帝王乘舆渊源很深,许多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这批文物所反映的车舆有可能是古代的金车,也就是《周礼》中“王之五路”中的金路。  相似文献   

13.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兼论屈原生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学者根据“漆耳杯铭文”与“鸠杖”论定墓主是“楚太子的老师” ,又有“陈良”、“屈原”等推测。据金文、简牍、帛书对“不”、“”二字有不同写法 ,漆耳杯铭文应为“东宫之杯” ,而非“东宫之师” ;据《左传》等典籍 ,楚国太子的老师应称为“傅”或“太傅”。据《周礼》、《礼记》、《吕氏春秋》 ,“八十九十 ,加赐鸠杖”之礼始于汉代 ,而楚系墓葬中出土的各种“杖”的形制特点 ,可证明此墓“鸠杖”不是手杖。屈原未担任过太子之傅 ,郭店一号楚墓墓主与屈原无关。  相似文献   

14.
艾力  李昕 《中华遗产》2010,(12):19-19
人去世以后,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一方墓碑,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显露了写碑文者对死者的敬意与隋感。然而中国古代“墓而不坟”。也就是墓葬地表不竖任何标志。那么“墓碑”又是什么时代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15.
太子寺·嵻琅山·太子寺城马福荣今甘肃省广河县城里有一座称“太子寺”的古刹,寺内把奉的是秦始皇之太子扶苏。据《续修导河县志》卷二载:“太子寺,县东南百二十里,见旧志。相传秦太子扶苏监蒙恬军驻此寺,故以太子寺名。知州潘效苏书联云:‘当上郡监军而还,已伏杀...  相似文献   

16.
洛阳古代墓葬在中国各地古代墓葬中的独特之处:一是皇家墓葬多,仅葬于此的帝王就有七个朝代40余位,在中国历史上堪称最多;同时,在皇家寝陵制度史上,洛阳帝陵每每有许多创新开风气的地方二是贵族和名人墓葬多,与皇家陵墓互相辉映,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三是平民墓葬同王公墓葬交叉杂处,具有公共墓地的特点。四是洛阳墓葬被盗严重,可谓是“十墓九空”。五是洛阳墓葬出土文物多,影响大,被称为是实物的、石刻的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7.
洞室墓,即就是“地下横穴室墓.”是从地表向地下挖出坚穴,在其底部的一侧再挖一个横穴的墓室,这种墓葬形制叫做“洞室墓”.中国古代传统的墓制是竖穴墓(统治者为竖穴木椁墓,庶民是坚穴土扩墓).新出现的横穴式洞室墓,不失为一种先进的墓制.  相似文献   

18.
梳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降,中国古代高级贵族墓地的规划,昭穆制度是最基本的墓穴排列原则,包括一祖一昭一穆三墓制、一祖二昭二穆五墓制、一祖三昭三穆七墓制诸种形式。在夫妻并列墓组中,夫墓处西右、妻墓处东左是主流的排位方式。  相似文献   

19.
西汉矫制考论孙家洲李宜春随着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所下达的文书,被冠以“制书”、“诏书”等尊美之称①,以显示其至尊地位。正如宋代学者叶适所言:“秦始皇始有制诏,而汉因之,盖示人主夸大威服之势。”②就常规常制而言,臣子对于制诏,只有履行的义务,而无稍事变...  相似文献   

20.
康熙帝晚年立储之谜姜相顺当诸皇子各立门户争夺储位的时候,唯一具有立太子权的康熙帝是什么态度呢?通过对康熙朝后期大量史实的考察,我们发现,康熙帝从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又废及诸皇子激烈争夺储位的斗争中并没有得到过什么积极的启示,在皇权与皇储权的矛盾中他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