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是中国女性最为推崇的服装,从寻常百姓到社会名媛都对旗袍喜爱有加。在她们端庄秀丽的背后,是南京的本帮和红帮裁缝师傅们的辛勤劳动,他们将海派旗袍的设计元素融进南京时装,兴起辉煌灿烂的"旗袍改良"之风,成为近代中国女装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旗袍材质各异,有珍贵的纱绸,也有大众化的“南京土布”。南京土布在清末民初时就已名扬四海.其材质一般为棉布.是一种用粗棉线织成的呈深黄褐色或紫色的平纹布,主要产在江南农村。生产最多的可能还是上海浦东一带.最先是由黄道婆从南方传过来.进而推至江南的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清代旗袍、近代旗袍、现代旗袍的沧桑变迁,旗袍最终成为中国女装的代表、国服的典范。尤其是民国新式旗袍的发展、改良旗袍的出现更是奠定了旗袍在中国服饰传统中无法撼动的地位。旗袍是独具魅力的符号,旗袍是美的,是雅的,更是品位和时尚的象征。其中最本质的就在于旗袍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旗袍雅韵、气韵、风韵,是旗袍的灵魂。透过旗袍,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奋发精神、昂扬风气,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文化包容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周婷婷 《沧桑》2010,(1):242-243
经历了清代旗袍、近代旗袍、现代旗袍的沧桑变迁,旗袍最终成为中国女装的代表、国服的典范。尤其是民国新式旗袍的发展、改良旗袍的出现更是奠定了旗袍在中国服饰传统中无法撼动的地位。旗袍是独具魅力的符号,旗袍是美的,是雅的,更是品位和时尚的象征。其中最本质的就在于旗袍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旗袍雅韵、气韵、风韵,是旗袍的灵魂。透过旗袍,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奋发精神、昂扬风气,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文化包容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她,是内敛的,也是张扬的;她,是雍容的,也是灵动的;她,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的代表,也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她穿越时空隧道从300年前走来,带着皇城里的奢华与精致,步入十里洋场的纸醉与金迷,迈过战争年代的动荡与阴霾,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风华依旧。她就是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为您守候的记忆——旗袍。让我们穿梭在中国旗袍馆场景式的展陈环境中,开始一段民国旗袍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5.
许承宁 《神州》2010,(9):29-31
在中国的文化里,识文断字被认为是文化人的一个标志,我们也曾以识字多少来判定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电脑的迅速普及,传统的汉字书写被电脑录入所取代。如今,人们经常陷于"提笔忘字"的尴尬中。绘画大师毕加索曾经说过:"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一名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汉字不仅仅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它更是一种艺术和心灵活动,没有任何其它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水云  隋静   《中华遗产》2010,(5):108-117
“旗袍”这两个字在今天看来充满了传统的味道。但是和老上海相联系。却有着另外一番意味,传统与先锋交相辉映。鸿翔时装公司的故事映射出老上海旗袍样式的演变历程,这种演变诉说的是趋新求变,但趋新求变的并不是服装本身,而是具有时尚思想的上海。  相似文献   

7.
我说中国     
给你一张白纸、一支笔、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你会对世界说些什么?有人问"你希望我说些什么?"有人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在阿德里安·菲斯克看来,这并不是在表达"自我"。阿德里安·菲斯克,一个英国摄影师兼制片人,对中国的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桑椹 《收藏家》2014,(7):17-26
吴昌硕(1844-1927年),原名俊,又名俊卿,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仓石、苍石、昌石,69岁后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 吴昌硕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艺坛巨匠之一,他以"诗书画印"四绝享誉海内外,对于近百年来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走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丁山 《收藏家》2012,(10):49-50
清雍正黄釉莲纹盘,直径29厘米,日本出光博物馆旧藏。底为墙足,青花双蓝圈内"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六字款。 黄为暖色,是大自然中可见光的中波长部分,光谱介于橙色与绿色之间,是感光度最高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用色中,红、黄、蓝、白、黑使用概率最高,如北洋时期的五色旗曾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乡材建设”理论基础之剖析余科杰30年代中国农村曾掀起过一场全国性的乡村建设运动。在这场农村社会改良运动中,梁漱溟所领导的"乡村建设"被认为是"最有力的一派",并以其独树一帜的乡村建设理论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梁氏之所以如此独辟蹊径,是同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11.
胡适在谈及自己生平为人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王元化先生说他最欣赏胡适这句话。一个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胡适是"五四"一代人物中,唯一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致,一以贯之,而没有太大改变的人。他晚年在纽约向唐德刚口述自传,谈到"白话文运动"时,所持观点和三十年前几乎一字不差。直到逝世前,他谈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时,仍旧是他在"五四"后不久提出的那十五个字:"拿出证据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胡适终其一生没说过太违心的话、没做过太违心的事,这在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旗袍作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饰,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流动的旋律和曲线美,去除繁琐的装饰,追求舒适、合身和典雅,体现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气质。  相似文献   

13.
严珺 《神州》2012,(10):90-93
前一阵子,在网上看到关于"国服"的大讨论,汉服、中山装、旗袍、唐装,这些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饰。网友都在争论含有中国元素的衣服那么多,从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文化底蕴来看,到底哪一种可以代表中国,评为当之无愧的"国服"?  相似文献   

14.
崔俊 《神州》2012,(29):23-23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设计多体现为一种平面布局设计。这种体系建立在方位观念之上,所以说传统建筑空间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五方”是中国最基本的方位观念,这种方位空间融合了传统的宇宙观、伦理观,并将建筑作为协调天、地、人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数码艺术进入艺术院校的殿堂。对于这一新兴教育领域,各国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国内许多艺术院校已开设相关专业,只是名称不一,如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等。数码艺术教育所涉学科的文理交叉复合性是传统艺术教育中前所未有的,是对目前教育条块分割状态的一种打破和弥合。而国画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代表着东方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同时在世界绘画长廊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而数字中国画是在e时代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传统的国画艺术与电脑绘图数码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它是集传统国画美学精神与电脑科技于一体的一朵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6.
旗袍是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它从满族的袍服,发展变迁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集中了东方的美与神韵,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本文沿着历时性脉络考察旗袍的产生及其历史变迁,从中总结旗袍本身所表现出的中华审美意识的时代变迁,同时兼顾日本传统服装中所体现的本民族审美情趣的变化,以期说明任何民族的传统服饰与各自民族或国家的审美意识的紧密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十说》是一部介绍中国建筑装饰及视觉传达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10个中国符号的详细解说本,是作者吴卫教授从12年的研究中精选出来的10幅"作品"。其内容丰富、翔实,是打开中国传统符号宝库的钥匙,是汇聚传统艺术符号的图典,是提取民族特征设计元素的典范,将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凯 《神州》2013,(21):15-15
19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在法国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形成固定的文学流派。虽然李金发《微雨》的发表,代表着象征主义的产生,但从中国传统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象征主义的元素,只是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风格。中国能够让象征主义产生发展是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的成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龙安志(Laurence Brahm)来自美国,但却是一个道地的中国通。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众多城里人纷纷在自家的房子里装修上石膏罗马柱的时候,他却在北京四合院里办起了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红资客栈。龙安志很聪明,有人说,他是拿别人的文化赚自己的钱。但是抱着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无国界的心态,龙安志为小规模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和延续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龙安志又来到了中国壮美神秘的西藏,在这里,他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启示呢?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史学家柳诒徵即指出宋代政治为土大夫政治,近年来随着宋代政治史研究的深入,认同此说的学者越来越多。尽管中国二千年封建社会的政治形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土大夫政治,即以土人为骨干的专制官僚政治,但宋朝的士大夫政治无疑最典型、最有特色,因此研究宋代的土大夫政治,有助于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认识。本文就近20年来宋代土大夫政治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