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藏茶     
正藏族制作茶饮料的茶叶一般为砖茶、沱茶和红茶三种,很少使用绿茶和花茶直接泡水饮用。藏族将自己所用的茶叶称为"大茶"或"藏茶",是内地对当地的专供茶,历史上也被称为"边茶"。藏族人民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独特的饮茶方法,例如熬清茶法、熬茶汁法以及制熟茶法。熬清茶和熬茶汁的茶叶,一般要熬煮两至三遍,这与高原气  相似文献   

2.
《贵阳文史》2013,(4):74-74
夏日宜饮什么茶?中国人饮茶讲究四季有别,俗语说"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有寒热、温凉的区别,其中绿茶具有清热、降燥、止渴、生津、消暑、提神等功效,比较适合在夏季饮用。绿茶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利于人体消化脂肪和其他多余的营养。绿茶还含有茶氨酸,有助于人体清除自由基、增强心血管活力,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保健功效。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水温80℃~90℃为宜。因为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夏天喝白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白茶具有退热、祛暑、解毒的功效,杀菌效果也要强过绿茶。夏天饮茶禁忌忌过度饮茶:茶叶里含有咖啡因,过度饮茶会引起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店代始兴的饮茶风俗到北宋有了新的发展,这一习尚影响到辽境尤其是燕云地区。据洪皓的记载,女真人在12世纪30年代就开始饮用建茶。与南来划淮而治的金国本地不产茶叶,但国内对茶叶的需求数量却颇为巨大,这两者的矛盾使金代的饮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还结合文献简要论述了金代的茶品、饮茶方式和茶具,其中金代的茶具在考古材料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4.
寺院僧侣是藏族社会最早饮茶的群体之一 早先,由于茶叶得之不易,所以,吐蕃民间普遍都把茶叶当作开胃养身之珍品来看待,只有地位较高的阶级阶层才能享用得到。吐蕃前期,藏族社会中能够饮茶的主要是宗教人士和上层贵族普通百姓到后来才逐渐能够喝到茶。“由于藏族对僧人(喇嘛)十分崇敬,他们的饮茶习惯极易被人效法。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茶趣○韩士奇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由于我国地域广袤,各族习俗大不相同,茶叶品种繁多,这便形成了各族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布依族打油茶大凡去过贵州布依族村寨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浓的打油茶。打油茶制作的方法是将黄豆、玉米花、糯粑、芝麻等放在油...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茶     
李殷旼 《神州》2013,(9):27-27
中国是茶的故乡,至今在中国云、贵、传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中国是最早采制和引用茶的国家,茶的发展和制作均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饮茶习惯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的一部分,曾今深刻影响了包括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诸国,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东亚各国的秩序和原有文化。我作为韩国的留学生,我从不喜欢茶到喜欢上茶也经历了一段重新认识茶文化的历程。我从茶中体会中国深邃的茶文化,从茶中体会中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陆羽《茶经》)。西汉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中的“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表明 ,最初先人只是把茶当作解毒的良药 ,而“兴于唐 ,盛于宋”的饮茶之俗 ,首出于佛门。相传 ,唐开元年间 ,灵岩寺住持和尚见一些刚入佛门的小沙弥坐禅时常打瞌睡 ,便向后山采撷野茶叶煮烹 ,让坐禅者饮用。从此 ,民间“转相仿效 ,遂成风俗” ,使之成为“比屋皆饮”的大众化饮料。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 ,饮茶最盛之民族要数回族了。民间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结婚大茶、斋月散茶、…  相似文献   

8.
《文史博览》2008,(7):32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 “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泾县琴鱼茶     
钟穗  邹春玉 《旅游》2015,(5):155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神州茶饮,博大精深。笔者平日嗜茶成瘾,也曾在大江南北饮过不少各具风味的佳茗。但要说到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情趣盎然的琴鱼茶。琴鱼茶,顾名思义就是用琴鱼泡出来的茶。用鱼来泡茶?茶清,鱼腥,这两样东西怎会搅和到一起?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然而,这琴鱼茶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多年前的一个仲春时节,笔者得友人之邀,赴皖南泾县一游。"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泾县位于黄山东北,此处山明水秀,人杰  相似文献   

10.
以茶搭馔     
正台湾盛产茶叶,饮茶文化更是台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来更有许多"茶酒"诞生,"以茶代酒"、或是"以茶入菜"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现在,晶华与台虎更是"以茶入啤酒",创造出充满台湾特色的精酿啤酒。台北晶华酒店董事总经理吴伟正表示:"打造一个跨界合作的平台一直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晶华丽晶酒店集团期望能够集结各界Best in Class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国际  相似文献   

11.
藏族和茶     
茶是人类共知的最佳饮料之一,据说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流行喝茶的国家就更多了。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海内外最早饮茶的国家。茶,对于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人民来说,是每日每时不能离开的珍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9,(11)
<正>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与茶有关的文学史、农业史、贸易史与宗教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互动。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古代茶的制作、饮用及所使用器具,已经依靠传世文献、出土器物与其他图像材料的相互佐证建立了历史性的时空序列。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指出中国古代的饮茶方式经历了由药茶、羹茶、煎茶到点茶、泡茶的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人们所使用的茶器也  相似文献   

13.
韩伟 《文物》1988,(1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成通十五年(874年)入藏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的用于烹煮、贮藏、饮用的大批茶具,反映了李唐皇室的生活风尚。根据我国历代丰富的茶书,结合建国以来出土的各类唐代金银茶具,阐明唐代茶事,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是不无裨益的。我国茶叶最初名为"荼",读如"涂"。古代还曾以槚、茗、荈、莈、苦荼、葭荼、芳荼、荼草、荼果、过罗、物罗、皋芦、游冬、酪奴等称茶叶。这些名称多与方言有关,反映了我国饮茶历史早、地域宽、规模大的历史事实。在关中地区,唐代中期以前,将茶称作"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唐景龙三年(709年)左武卫郎将苏通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饮茶习俗,自汉、唐以来已有2000年的历史,其极盛时期为宋代。宋代茶叶生产兴盛,饮茶之风普及,品饮方式愈益讲究,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斗茶”之风随之而起。“斗茶”,即一种赛茶活动,参赛者献出各自的精制茶叶,以轮流品尝的方式鉴别、评定其色、香、味、形的优次等级,决出胜负名次。宋代斗茶比较普及,与当朝皇帝爱茶嗜茶关系密切,同时,与宋代瓷器发展也密不可分。不少文人高士和茶专家也爱好斗茶。可以说,宋代“斗茶”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精制香茗与精美茶具的和谐组合。一、名人茶事中国历代帝王喜好饮茶,研究茶学…  相似文献   

15.
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写于马戛尔尼使华200周年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年前,英国人尚不知茶为何物;200年前,饮茶却已风行全国,至今常盛不衰。马夏尔尼使华,与茶亦有密切关系。抚今思昔,探讨一下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将是饶有情趣的。 一、中英茶叶贸易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产茶的母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即已发明饮茶。至于英国,饮茶则只有300多年的历史。直到公元17世纪初,英国人才听说中国有茶,却  相似文献   

16.
茶道是以“品”为主而井然有序的饮茶方式,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寄托情谊.表现自我.它形成于盛唐.茶圣陆羽是中华茶道之先驱,其著作《茶经》系地道的“茶道哲学”.《茶经·一之源》云:茶叶为饮.可以疗疾.“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六之饮》则强调了“饮之时义远矣哉”.饮茶可以“荡昏寐”,故茶味要求“珍鲜馥烈”“隽永”.把饮茶视为精神享受,重在一个“品”字,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所以森本司朗评论《茶经》云:“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项目纷陈之中,可称之为‘人生指南’的思想脉络贯穿全书.……是茶的精神;是俭的美德;是穷苦人自主独立.自力更生、刻苦奋斗的生活规范”.  相似文献   

17.
种“茶”与烧“瓷”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由于国际友好往来的日益频繁,我国茶种、栽培技术和饮茶知识先后传到了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瓷器也沿着“丝绸之路”和海路广泛地销往世界各国。我国的茶叶、瓷器与丝绸一样,在唐代已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  相似文献   

18.
苏州茶事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共14属,397种。茶树的嫩芽制成茶叶泡水后饮用,有强心、利尿、养生、保健、防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6,(3)
正自品茶出现以来,茶与水的比例问题便被茶人们当作专门的学问来研究,量茶入器也由此成为煮茶、点茶及泡茶的重要环节,茶则便应运而生。史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中期以后,茶叶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征税,茶始有字,茶始成书。饮茶之风的盛行,也使得茶具的功用高度专业化。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  相似文献   

20.
宋元时期是我国制茶技艺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变阶段,蒸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从蒸青片茶向蒸青散茶发展。制茶工具主要有如下特点:采拣茶叶的工具有银镊子、金刀,说明制茶工具的精细化;蒸茶工具甑主要为竹制,更加轻便实用,最大特点是无底或七孔;榨、研技术炉火纯青,因而制茶的榨种类多,磨也更加丰富高效,特别是水磨,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大型制茶机器;蒸青片茶有各种造型,造茶工具棬模形状各式各样;包装茶叶的器具甚是精美,不仅灵活运用蒻叶包裹茶叶,而且懂得火烘、焙茶除湿气与密封藏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