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明清两代制墨工艺较前代发达,名家辈出,实物流传亦较多。明清制墨中心是歙县、休宁、婺源三县。明清墨又因其作用不同分成七类,即:御墨、贡墨、自制墨、珍玩墨、使用墨、礼品墨、药墨。文章对怎样鉴别明清墨品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墨是中国传统书写和绘画用品,"文房四宝"之一,是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之一。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墨作为书画的载体,改善了文字的传播和储存条件,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我国制墨技艺历史悠久,其中尤以徽墨最为著名。"老松烧尽结轻花,妙法从来北李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鬓发堕寒鸦。"苏东坡用洗练的笔触写尽了徽墨的风华。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末期,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徽  相似文献   

3.
江志伟 《江淮文史》2011,(1):148-159
1915年,徽墨极品古墨《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由安徽省绩溪县、歙县和黄山市屯溪区,共同申报为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徽墨制作技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4.
明、清两代造墨最著名的地区,首推现在安徽省的歙县、休宁、婺源等地。当时这些地方,统归徽州府管辖,因此人们俗称为"徽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南唐(公元930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直到如今。自清代末叶以后,曾经一度衰落,整个造墨手工业陷于停顿状态,但解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曹素功、胡开文墨店等相继恢复生产,在祖国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和创造,使之发扬光大,解决了国内外的需要。"徽墨"制造业又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兹将明、清两代所制集锦墨的渊溯和成就,简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一、纪念墨产生的背景唐末,以奚超、奚廷珪父子为代表的北方制墨名家避乱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制墨工艺。他们以徽州优质的黄山松木为原料,制作出"一点如漆、百年如石"的墨品,徽墨自此声名大显。经过宋元两朝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徽州制墨已是名家辈出,精品不断涌现,一时间世人皆有徽墨既中国墨的认知。清末,徽州制墨一方面受以进口廉价矿物质油烟为主要成分的墨汁、墨水的冲击,丧失了部分传统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清代制墨点烟的主要原料桐油大量外销,导致  相似文献   

6.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代乾隆时期制作的热河图集锦墨两套,其中一套"水流云在"墨侧面有阳文楷书款"程后邨珍藏",表明其为徽州歙县制墨名家程后邨的作品。这两套墨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御制避暑山庄诗》木刻版画内容为蓝本,对相关景致进行了浓缩,表现了封建帝王的山水观及其为政思想。它样式别致新颖,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也显示了乾隆时代御墨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集锦墨制造的高峰期,御墨的包装在承袭旧制的同时不断创新,大量墨品囊匣被修补或重新制作,使得"古墨"以及"乾隆御墨"得到了妥善保存并传之后世。  相似文献   

8.
范丽 《收藏家》2013,(2):51-57
墨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书写用品,还是一件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体的艺术品,具有收藏和鉴赏的双重价值。沈阳故宫院藏有多种清宫墨,仅乾隆时期的御墨就有百余件之多,其墨模、图案、装潢都非常精美。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应有赆有;质量精美,形式多样,墨品均是采用上等材料,并由技法超群、造诣精深的墨工制作而成。可以说,院藏乾隆御墨无论从形式到装饰内容都达到了制墨工艺的极至。笔者现将院藏墨按院藏乾隆御墨、院藏乾隆集锦墨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宫廷用墨,一般称之为“御墨”。事实上,仔细把宫廷用墨加以区分,又可分为“贡墨”与“御墨”两大系统。它们在形式与意义上是有区别的,笼统地名之为“御墨”,只是大家相沿已久的一种习惯罢了。  相似文献   

10.
文房二题     
徽墨大观 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如同她 的出产地黄山一样声名显赫。游罢黄山,再到山下的黄山市里参观欣赏一下徽墨大观,那喜悦,便就是双重的了。 走进徽墨厂的墨品陈列室,第一眼就把 我惊呆了:那曾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的清代三朝皇帝行宫圆明园竟一砖一瓦地出现在我 的面前!我一一读出那些亭台楼阁的名字:环碧楼、古柯庭、迎春阁、鉴光楼、韵琴斋、品诗堂、墨池云、芝兰室…… 真令人难以置信,这庞大而瑰丽的建筑群,下是画在纸上,不是绣在绢上,也下是缕刻在黄杨木上,更不是嵌于百尺石岩,却是拓印在一寸长的墨锭上! 徽州墨厂厂长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御墨是指封建时代专供皇帝书写绘画用的墨。早在唐代,宫廷就开始设立墨务官,专门负责制作御用墨。玄宗时创立集贤院,并在易州设立墨务官负责制作御用墨,制墨名家祖敏被委以重任,首开制“御墨”先河。王象晋《群芳谱》关于唐玄宗李隆基“以芙蓉花汁调香粉作御墨”的记载亦佐证了御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墨是书写和绘画用的重要材料,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书画家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可知墨在书画家心中的地位。宝鸡市博物馆藏墨,长10.5厘米,宽5厘米,墨质坚实细腻。阴面楷书:“王者以孝理天下则见此宝,草莽臣于鲁按图制。”墨的一侧边缘署阳文楷书“万历十年”,阳面画一鸡图案篆书“文宝金鸡毛”,字体和纹饰均施金,十分清晰。这方墨是明代全国制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期以后,是制墨业的辉煌时代,墨之在万历,犹诗之有盛唐。墨的故乡徽州,由南唐奚氏父子制墨开始,逐代繁衍,形成优良传统。到了明代,墨的造作规模、质量、花纹图案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当时出现的许多杰出的漆工、雕手、画家,都给徽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促使制墨业空前繁荣,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明末麻三衡《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有一百二十多家,程君房就是当时制墨名家之一。程君房所经营的墨店为还朴斋、宝墨斋。关于其署名,有的墨上同时写程君房与程大约。《歙县志》把程大约与程君房视为两人;邢侗《墨记》中则视为一人,君房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墨与现代墨元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古墨(汉墨、明墨与清墨)与不同产地的现代墨元素成分作了对比分析。用离子背散射测定墨中常量元素C、N、O的含量,用质子激发X荧光法测定微量元素K、Ca、Ti、Cu、Fe等10种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古墨中微量元素K、Ca的含量比现代徽墨、沪墨高10倍以上,而现代徽墨与沪墨中元素N和An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我的职业偏好,对我们安徽的文房四宝一直比较关注和钟爱。一次,听一位友人介绍说,徽墨的发源地其实是在绩溪县仁里村,那里有一位徽墨传承人,不仅至今仍在传承徽墨文化,还自创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手型墨"。为此,我特意专程去了一趟绩溪的千年古镇仁里村,拜访了这位徽墨文化的传承人。在春光明媚的四月的一天,一大早,我兴致冲冲地从合肥乘上旅游大巴,经由合黄高速约五个小时到达绩溪仁里。仁里村距绩溪县城约三公里,位于登源河畔。登源河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79,(4)
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明代和清代都出现了一种风格特殊的楷书书体。习惯上,明代的这种楷书被称作"台阁体",清代的则被称作"馆阁体"。 "台阁体"本是对那些御用文人专为皇帝服务的官样文章而称的,其后也用来称官样书派。它和"馆阁体"书法的形成,与我国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当时,应进士试的考生必须用工整匀称的楷书答卷,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台阁体"和"馆阁体"书法便在热中功名的书  相似文献   

17.
正一、婺源地区祠堂概况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古徽州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婺源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及多样的历史遗存,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古村落遗存较多,是徽文化、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地。目前,婺源有中国传统村落2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座。村落中,古建筑遗存丰富,其中祠堂尤其突出,不但遗存数量多,而且建设时跨长,是研究婺源古村落及古建筑的较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明代流行大锭墨,当时是锭重几两的很普遍,重逾1斤的也很常见。墨锭的形状有圆形、方形、菱形、八角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等,但明代颇尚圆形墨,程君房与方于鲁就造过不少质精形美的饼式墨,它们既是实用品,也有观赏价值。上海博物馆藏有明程君房制五龙墨1锭,圆饼形,径9.2厘米,重166克,为本色墨。正面浮雕一龙,有角,四足,张牙咧眦、昂首扬鬃、蟠曲腾舞,显得威武雄健。龙身与尾间刻阳文楷书"君房墨"3字(图版柒:3)。背面浮雕四条小龙,形状相近,居中一条口  相似文献   

19.
御藥院是宋代最重要的内廷機構之一。本文將其長官勾當御藥院與御藥院機構分别討論。勾當御藥院雖是職位,實已部分階官化。作爲高層宦官序列之一級,其與皇帝最爲親近,可隨時受其差遣。御藥院作爲機構是官僚系統的一部分,是有核心職能與權責邊界的。本文從醫藥、禮物和殿試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御藥院本身不設醫官,只組織醫方的搜集、按驗和保存;采購藥材、和劑藥品并侍奉禁中;君主有疾則挾醫官入視。御藥院爲君主排辦賜予臣僚或者外交禮物,展現皇帝"個人"的恩禮與眷渥。御藥院又組織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總的來説,御藥院的職能是局限、零碎且互不關聯的,但共同點則是幫助君主在日常的行政流程中扮演好"皇帝個人"的角色。反過來看,宋代日常政治中對"皇帝個人"角色有了更多制度性要求,是皇權發展的表現。  相似文献   

20.
陆衡 《收藏家》2000,(6):26-31
林散之先生(1898-1989年),初从乡先生范培开习楷书,得安吴执笔之法;继从含山张栗庵进士学古诗文辞,书学褚、米;后至海上,从黄宾虹先生研习书画金石,得“五笔七墨”(五笔,指锥画沙、印印泥、拆钗股、屋漏痕、壁坼纹;七墨,指积墨、宿墨、焦墨、破墨、浓墨、淡墨、渴墨)之秘,艺事大进;肄业三年,归后闭户潜修,致力于摹习历代名家书法,渔古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