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规划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  谢军 《人文地理》2003,18(6):40-43
"旅游"的核心概念是"经历",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人的社会活动方式。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社会活动空间。本文从旅游规划的伦理层面研究入手,对旅游规划的弱经济功利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比较优势价值取向和休闲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旅游规划的经济价值取向造成了旅游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目的地生命周期缩短的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取向类似于生态旅游,是人地关系的新价值取向;在旅游规划研究中,比较优势价值取向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方法;休闲是人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人对幸福和生命意义追求的过程。其目的力图将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还原到旅游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的层面上来。这对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要求,与规划师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有关。对于一个旅游规划师来说,树立"吾离今人远,而离后人近"的旅游规划学术自信、超前意识和休闲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社会学、教育学和行为心理学等多重角度,以契约意识为出发点,研究了海归教师在个人层面上所经历的外国文化适应和本国文化再适应——对比海归教师出国前后、回国前后对契约意识和行为的解读与实践,探索他们如何将契约意识融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发现,海归教师对国内课堂文化的再适应过程是有选择、有目的地保持在国外形成的理念和习惯的过程,也是积极借鉴异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成果的过程;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强化国内学生的契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大学课堂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校正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校要营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培养情趣、自我完善"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共赢,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褚亦农  卢桂强 《神州》2012,(3):73-74
91206部队训练部政治文化教研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每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而加强“一感三性”,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提高实效性。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对象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效果.必须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沧桑》2012,(4):156-156
颜越虎在《浙江方志》2012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当代方志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方式之一,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方式和成果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也在社会设置、惯例、习俗、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些抽象形式中得到体现。要构建起与地方志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当代方志文化,需要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共同努力、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各个层面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会环境愈发明显地呈现出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特点。这些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群体中个性多元化的表现尤为明显,因而对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6,(5)
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大众提供行为示范,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为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发挥党校主阵地的作用。党校教师要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自身的不断修炼是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韩例芬 《沧桑》2011,(1):123-124
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下,高校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本文主要从教育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师生关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几个方面阐述教师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相似文献   

9.
陈莹 《丝绸之路》2011,(2):114-115
以人为本建立现代教师管理制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也是新时期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对教师人性的关注,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创设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教育取得最佳效果的有效保障。因此,中职学校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推进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朝晖 《沧桑》2009,(6):201-203
新课改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农村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是新课改深入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村学校文化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改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保守趋同的教师文化、孤立隔膜的学校观念文化、消极被动的学校制度文化等等。新课改要求农村学校文化转型,建设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交流创新的观念文化、积极主动的制度文化;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转型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观念文化转型将促进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构建、制度文化转型将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从而最终推动新课改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闫云仙 《神州》2013,(14):119-119
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教育背景,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切入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容忽略,所以我认为,调节和优化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传统教育管理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行为过程的控制者,行为活动的组织者,成绩  相似文献   

13.
练文 《神州》2012,(1):156-156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学校工作需要教师去完成: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离不开教师的言行身教: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要依靠教师的倾囊传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也需要教师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审美能力、交往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能力素质的提高,都得依靠教师的辛勤培育。  相似文献   

14.
马淑艳 《神州》2012,(21):162-163
1了解差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中差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中差生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中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教师与中差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我从以下几点去作了些努力:  相似文献   

15.
李昌义 《神州》2011,(6S):139-139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基本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很少为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要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为使新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必要根据新的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框架,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是培养青少年一代成才的最重要的阵地。教育教学的成败与教师的师德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做一个和谐公正的人。与学生相处时一定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具有宽容的美德,要淡化自身的权威意识,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兄长、意见的倾听者、善意的提醒者和学生的帮助者。这种新型的教育观念使我校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说: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学就用那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晓敏  陈艳玲 《沧桑》2013,(3):187-189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英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的学习与训练,更要关注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对中西价值观进行比较辨析;其次在文学教学中要加强正面价值取向引导;再次在文化教学强化民族意识熏陶。  相似文献   

18.
“雅化”被认为是历史时期中国地名演变的一种突出价值取向,但既有研究对其内涵与范畴缺乏明确的认知与界定。针对历史时期“不雅”地名更易叙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历史时期中国汉语地名的“雅化”,主体上是以汉民族的三大阶层性文化心理价值取向为衡定,以不同类型的雅化对象、取向、路径与方式为体现的广义“雅化”;雅化对象可划分为“不善”“不正”“不美”三大类地名,雅化取向可分为大众吉化、儒家教化、文辞美化三大类;雅化路径与方式相应分为“依本雅化”和“换新雅化”两大路径及其主导下的11种方式。地名雅化反映了历史时期广义的“不雅”认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地理空间上的渗透与扩散;同时也必然有其历史局限。地名雅化应与地名的地域识别、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三大主体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从建构主义视角提出"新建古镇"的概念,在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调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总结四种本真化模式,对接空间生产三元组,搭建"本真化—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以古北水镇为例,分析新建古镇的文化活态呈现,结论如下:①被感知空间由决定型物质构建模式主导,从感官层面凸显物质空间的历史感;②概念化空间是历史文化呈现的结果,体现话语...  相似文献   

20.
正乔伊思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中说道:"我们对存在理想模式的观点开始产生怀疑。尽管有的模式看起来颇为诱人。但由于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为完成所有类型的学习,或是为适应于所有的学习风格而设计的。因而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种种方法局限在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上。"一、向倡导民主、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方向发展教师要重视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现代师生关系更需要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敬互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某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利于调控学生的行为。利于学生会形成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对自己的老师有充分的信赖感,这种信赖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