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龙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丹江上游,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包含有仰韶、龙山、夏、商和西周五个时期的遗存,遗址I区主要为夏代晚期与商代早期遗存。夏代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文化同期遗存基本相同,或可将该遗存视作二里头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故我们提议将其称作"商洛类型"。商代遗存的文化面貌则与郑州二里岗等商代遗存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南洼遗址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南、嵩山南麓,包含了二里头、殷墟、周代、汉代及金元时期等多个时代的文化遗存,而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该遗址二里头文化陶器数量大、种类多,按照用途可分为炊器、盛储器、食器、酒水器、生产工具等,其中以日常生活用具炊器、食  相似文献   

3.
200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等单位在运城盆地开展"晋西南聚落形态的变迁与中国文明起源"课题研究,重点对涑水河与青龙河流域进行拉网式调查,并对柳庄遗址进行试掘。柳庄遗址中的遗存属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相当于东下冯遗存的第Ⅳ期;柳庄遗址的商文化遗存可归入二里岗文化东下冯类型,属商早期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晋南地区尤其是运城盆地夏商文化遗存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加深了对东下冯类型文化遗存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二里头文化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壕沟2条、墓葬13座、灰坑700余座、水井3处、陶窑7座,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其中有较为丰富的白陶遗存.这些对研究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2008年—2010年,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新发现了一些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集中分布于遗址岗地高处,除了地层外,主要有灰坑12个、窑址1座。本次发掘出土有罐、鼎、大口尊、缸、甑、鬲、盆、碗、盘、豆、瓮、器盖、网坠、拍(垫)等数量不少的陶器,斧、铲、刀、镞等一定数量的石器,以及少量骨镞。在年代上,下王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一、二两期,分别相当于典型二里头文化的三、四期。下王岗二里头文化遗存应属于二里头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可称之为"下王岗类型"。  相似文献   

6.
2017年,为配合息邢高速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正阳铁佛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4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64座、灰沟8条、水井4眼、陶窑1座,出土有陶器、瓷器、石器、铁器等,其中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为二里头文化杨庄类型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南进路线等问题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7.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2004年春试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3月至6月,郑州大学考古系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与试掘,发现了一处二里头文化聚落。该聚落发现有灰沟、水井、灰坑和墓地等,出土了较为丰富的白陶遗存。其中,网坠形白陶器为首次发现,另有白陶鬹、爵、觚等。这些为深入探讨二里头文化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方酉生教授《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一期文化比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为晚》一文,指谪拙文《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时因出示论据有误、编排夏年随意而致其立论失信。  相似文献   

9.
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都邑遗址,遗址居民在以家养动物作为主要动物资源的同时,也较多地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可见渔猎经济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历年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先民利用的野生动物资源种类及其在动物中所占数量比例,探讨了不同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新砦文化的内涵二新砦文化的来源三新砦文化的去向四新砦文化的性质新砦期遗存因1979年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最初,发掘者认为该遗存属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性遗存~([1]),但新砦期遗存是否存在并未得到确认。为探索早期夏文化,1999年北京大学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砦遗址再次进行了发掘,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2])。其后,学术界对"新砦期"遗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砦文化"的命名~([3])。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为配合博爱至薛店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东柏朵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二里头文化、商代、战国、汉代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文化、早商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为研究该区域夏商时期社会结构和夏商变革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原密县)东南约22.5公里的刘寨乡新砦村西北的台地上。(图一)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次试掘新砦遗址。发掘者认为,新砦遗存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①。并将所认识的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命名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提出新砦期是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期遗存②。新砦期的提出在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新砦期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的确存在,其文化性质究竟如何?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认识中原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乃至探讨早期夏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河南郾城皇寓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陶器遗存为主要对象,包括观察陶器的制作痕迹,分析其制作过程、成分结构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皇寓遗址二里头文化陶器制作工艺特征。同时,将其与二里头遗址陶器的质地、成分、纹饰以及器物类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并对杨庄类型进行讨论,认为漯河—驻马店地区陶器特征与二里头遗址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应归入二里头类型比较合理,而不能单独划分为杨庄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前言二里头遗址的主体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城市遗址。二里头遗址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学术界一般把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每期又可分为早、晚两段~((1))。对于二里头遗址作为都城的时间,即何时成为都城,又在何时废弃,学术界尚存在争议。关于二里头都城废弃时间,目前有两  相似文献   

15.
二里头文化发展至第四期,二里头遗址在建筑遗迹、陶器、石器及青铜器等文化遗物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包含第四期遗存者数量明显减少,周边地区也几乎看不到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二里头文化四期上限不超过公元前1600。综合分析,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很可能为夏商之分界。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岚县荆峪堡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荆峪堡遗址包含有庙底沟期和二里头期文化遗存。庙底沟期文化遗存出土陶器组合以各类型钵、弦纹罐、尖底瓶、盆为主,其中尖底瓶瓶口明显退化。就其陶器组合及特征而言,与陕晋豫地区的陕县庙底沟遗址第一期,基本都能相对应,但缺乏釜、灶一类的器种,彩陶中也不见鸟纹图案,同晋南庙底沟文化相较也颇为一致,是典型或成熟的庙底沟文化。荆峪堡遗址夏时期文化遗存从器物群、器物的陶色、纹饰、形制等特征看,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同时有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其文化面貌当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地方文化类型。庙底沟期文化遗存的发现,完善了太原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加深了对于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和地域特色的认识;荆峪堡遗址夏时期文化遗存内涵丰富,有利于加强对晋中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区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门峡市南家庄遗址进行了调查与试掘,发现仰韶、二里头、宋代文化遗存,尤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出土陶、石、骨、蚌、玉器等遗物,为了解三门峡地区仰韶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较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华夏考古》2021,(4):80-94
为配合许昌市和协医院项目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对宋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发现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殷墟文化遗存,其中以仰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宋庄遗址的发掘为该区域中原文明化进程和早期夏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河南驻马店市张楼遗址是史前淮河流域的小型聚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1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等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有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这些房址多排列有序,可能是一个经过有序规划的聚落遗址。遗址堆积较薄且面积较小,房址之间很少有打破关系,可能意味着该遗址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等,这些文化遗存的时代、性质与杨庄二期文化早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灵宝盆地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型遗址的聚落情况,2019年6~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墙底遗址进行了初步勘探。结果表明,该遗址主体是一处庙底沟二期文化大型聚落,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这一时期该区域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该遗址还发现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