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但是,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而系统的文字,显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自1977年以来,在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陶器上发现了一些文字资料,它们刻画在碗、钵、豆、瓮等陶器的底部或肩部,是在陶器烧制前刻画在胎上的。其形体结构较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或文字又前进了一  相似文献   

2.
颜海英 《世界历史》2006,2(2):103-115
本文对史前时期的埃及陶器刻画符号进行系统的介绍,就这些符号的内容、与文字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陶器符号与后来的文字有渊源关系,早期文字产生的渠道是多元的,作为早期管理的重要标记,陶器刻画符号是文字取材的源头之一。 埃及历史上最早的王名与陶器刻画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从陶器刻画符号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器物刻画符号的出土资料丰富,研究尚待深入,学界对其命名的论述较少,且存在一定的混乱。本文在搜集、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器物刻画符号在命名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鉴于目前"刻划符号"和"刻画符号"混用的情况,建议用"刻画符号"。针对"几何形符号"与"象形符号"不足以全面划分器物符号的问题,提出用线段构形(线段类)和形体造形(形体类)总体命名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刻画符号是研究文字起源和形成的重要材料,蕴含了丰富的远古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史学、社会学和民族学价值。本文利用考古学及古代文明研究成果,对百年来的刻画符号研究进行了考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试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汶口文化陶尊符号试解张文自从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刻划符号问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已属文字,并参证甲骨文、金文进行了考释①.以汪宁生先生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能够表明其已属文字,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原...  相似文献   

6.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数量最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它的表现形式、刻画方法以及符号的组合形式对研究我国汉文字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 ”,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 ”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划符号“”,结合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的演变、良渚文化玉器上刻划的鸟纹图像,大汶口文化陶尊上刻划的符号“”应是鸟的简化和变形,是巫师借用来沟通天地的巫术符号。  相似文献   

9.
《中华遗产》2009,(1):12-12
考古学家对山东发现的一些兽甲骨上的符号进行归类研究,发现这些符号都属于阴线刻,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应是人类有意识的刻画所致,它们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10.
《东南文化》2007,(5):18-23
重庆忠县砂砖厂1、2号土坑墓出土陶、铜、铁、石器50余件,1号墓的器物反映了当地文化传统在西汉早期的传承性,2号墓有两件陶钵的下腹均有形似"日"字的符号,其上有一个小圆圈的阴刻符号,可能有特殊意义。这两座墓为峡江考古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3,(8)
蘭新鐵路綫上永登縣境內,在修建鐵路路基的時候,在地下挖掘出許多原始社會時期的彩陶與紅陶的罐、碗。彩陶的花紋有人字形、回字  相似文献   

12.
1978年4月北京通县台湖公社,唐大庄大队在庄南春耕时,发现金代墓葬。出土青瓷碗一件,通高5.5、口径15.5厘米,釉色青绿,有光泽,露底胎(图一)。崇宁重宝钱一枚(图二)。澄泥陶砚一件,褐陶,圆形,矮圈足,三足。通高2、口径10.7、足  相似文献   

13.
试论仰韶陶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称“仰韶陶符”,系指仰韶文化遗址中陶器上所见的刻划符号。目前发现的陶符不止见于仰韶文化遗存,其他如老官台、大汶口、龙山、马家窑、大溪、良诸、崧泽、小河沿、西樵山等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及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都有陶符(或陶文)发现①。自这些符号发现以来,学者中不乏研究讨论者,但因局限于这些符号绝大多数都只单见于陶器上,故讨论多集中于这些符号是否文字及其与汉字的渊源关系等问题上②。我们认为,这些符号究竟能否算作文字,它们与汉字的关系究竟如何,必须因时、因地、因字而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陶…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金坛县薛埠镇上水村发掘了4座土墩墓,其中二号墩发现的遗迹包括器物群、墓葬、土台和房址。墓葬和其中3个器物群出土有硬陶坛、瓿、碗、施釉硬陶豆和夹砂陶鼎、泥质陶瓿等,年代为西周晚期,其他5个器物群含商代早期陶器,推测为修筑土墩墓时有意放置的。  相似文献   

15.
释“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大汶口文化陶文的研究,认为大汶口文化陶文中的就是后代的“昊”字及“皞”字,并认为这个符号是一个族徽标志,代表的就是历史上的太昊族。  相似文献   

16.
<正>柳孜运河遗址经过1999年与2012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包括瓷、陶、石、铜、骨、木、铁器等。其中瓷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在北宋地层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较多,器形种类主要为碗、盏,根据器物特征可判断这些耀州窑系青瓷应为河南省临汝窑所产。为方便研究,盏可以并入碗类中进行研究。本文将就该遗址出土的这批耀州窑系青瓷碗进行鉴赏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唐艳 《贵阳文史》2010,(1):70-71
<正>历史上,鲜红釉瓷器曾倍受人们以及历代帝王的珍爱,其中清代的乾隆皇帝对鲜红釉瓷更是喜爱有加,每每摩挲把玩,倍加赞赏,他的诗:"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泥澄铁镟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就是在吟咏明代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碗。流传下来的鲜红釉瓷器在各地博物馆均有存藏,而笔者在文中要提到的是贵州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文金 《文物》1989,(10)
《文物》1987年第10期《山东莱阳发现一件罕见的仿铜陶盉》一文,揭示了一件西周仿铜陶盉,器身多处饰有刻纹,其中有一些为西周古文字。原文的刻纹释文多处有误,试辨正如下。1.原文图三陶岙刻纹摹本之2、6、17、18很有可能为装饰符号,不得径释为文字。所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陶瓷与书法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古陶瓷器是研究汉字起源和书法艺术的重要依据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史称“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若窳”。而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似可视为汉字的滥觞。它们  相似文献   

20.
墨书陶瓷器是指在器物表面以笔墨书写文字或者符号等的一类陶瓷器。“南海I号”在2014至2016年间出土墨书陶瓷器910余件,涉及的窗系有德化窑、磁灶窑。此外,闽清义窑、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罗东窑等窑口少量器物底部有墨书。德化窑墨书器有粉盒、瓶、执壶、罐、大盘等,磁灶窑墨书器有盖、瓶、小口罐、碗、罐、盆、执壶等,闽清义窑墨书器有碗,龙泉窑系墨书器有碗、盘等,景德镇窑墨书器有盘等,其他審口墨书器主要为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