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6年敦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莫高窟是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为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重要的历史资料。对中国灿烂的历史研究带来无了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中的《福田经变》壁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的重要职能是反映现实。佛教艺术在历史上也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敦煌莫高窟现存的四万五千平方米壁画,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用写实手法描绘空幻的"佛国世界"的,可是也有极少数宗教题材的壁画描写了现实生活,尽管这些壁画有它的宗教目的,但是比起大量"净土经变"来,在认识和描写现实方面要直接得多。敦煌莫高窟北周和隋初的两幅《福田经变》就是一例(图版肆、伍)。  相似文献   

3.
幡在我国古代本土文化中是旗帜的意思,后来佛教传入到中国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含义。它在佛教中语境中,是供养佛、菩萨以及庄严法场上的重要用具之一。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图像大都是在经变画的题材中出现,可以看出幡既属于艺术,又有宗教的意义。本文根据敦煌壁画的图像和文献记载,对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来源、用途、形制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呈现出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幡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敦煌图案在莫高窟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建筑、壁画、彩塑三方面共有的装饰图案,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独立形态。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图案艺术,对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化遗产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进行收集,分析降尘粒径分布、化学组成、显微形貌、可溶盐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而研究降尘对莫高窟壁画彩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的降尘大部分为地壳源矿物,对窟内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危害是物理遮盖和磨蚀等作用,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降尘会对壁画彩塑具有潜在的盐蚀等化学威胁。莫高窟壁画彩塑表面降尘是导致壁画彩塑产生病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研究的结果为莫高窟壁画彩塑预防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刘云 《黑龙江史志》2013,(21):89-90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西方文化、经济、佛教艺术的集散地,在这里形成了敦煌石窟替我们保存了从魏晋到宋元一千多年的形象的艺术和文化史料,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壁画,在这其中隋唐时期敦煌壁画才真真摆脱了西方的佛教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从敦煌壁画的造型入手,分别研究壁画中的供养人画像、菩萨、飞天的造型手段及线造型的艺术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将隋唐时期敦煌壁画造型手段、特点及线造型的艺术形式应用到当代人物画当中。  相似文献   

7.
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是早期壁画中佛经与绘画联姻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艺术成就、艺术源流。认为第290窟佛传叙事图式直接来源于北魏时期的墓室漆棺画,而且就其所开创的“首尾连接的叙事图式”代表了莫高窟故事画的最高水平。诞生于第290窟的这幅佛传故事画的图式对莫高窟后期洞窟壁画构图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贵族墓葬壁画艺术是东北亚艺术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现存的高句丽各朝代7000多座墓葬中,许多贵族墓葬内都有精美的壁画,这些历经了上千年岁月洗礼的壁画,很多仍色彩鲜艳、线条飘逸流畅、形象栩栩如生,无论从题材形式、艺术造型上都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本文针对高句丽壁画艺术的艺术造型语言诸因素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壁画设计、创作的启示作了分析和概括,揭示了高句丽墓室壁画对现代壁画艺术的艺术审美、装饰美学方面不可忽视的独特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冯雅兰 《神州》2013,(10):219
涅槃经变是佛教艺术中常见并且古老的题材,早在公元二世纪在印度犍陀罗艺术中已经涌现。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涅槃经变是的尤为重要的内容。克孜尔石窟中现存壁画的80多个洞窟中涅槃经变占53个洞窟。敦煌莫高窟中492个洞窟中有14个描绘涅槃经变。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和宗教派别的不同,涅槃经变构图也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考察和比较两处涅槃经变对于研究两地的佛教史、探索两地佛教的艺术特色以及进行石窟的分期,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流传经历千年敦煌,百丈清壁,不惧历史的风沙留下45000平方的壁画。公元1941年敦煌莫高窟以其美不胜收的历代壁画留下了"西迈嘉峪,税驾瓜沙"来此寻梦的张大千。在1941年3月至1943年10月的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张大千率家人弟子孜孜不倦地在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共临摹了各个时代的代表性壁画276件。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图一)。该画成于张大千临摹莫高窟壁画的第二阶段,即于1942年后,在藏族画师、门人萧建初、知交谢稚  相似文献   

11.
春秋中期,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各世族均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坠命亡氏”者比比皆是。赵氏,时为晋国强卿,也在“下宫之难”中遭受灭族之祸。历史上,对“下宫之难”发生的时间、原因和涉及的范围众说纷纭,颇多疑点。对于“下官之难”的诸多疑点,有必要依据典籍文献,并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晋国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易平 《安徽史学》2007,(6):33-36,42
"江南本"《史记》曾藏于北宋御府,至南宋时已残缺近半,后来亡佚.该书的情况,仅见南宋高似孙论及.本文主要依据高氏所提供的江南本《史记》例文,并参北宋景祐本等相关材料校证,得出以下结论:江南本《史记》为五代官写本.该本与北宋官方刊定的《史记》文本有密切关系,可能就是北宋时校刊《史记》用的底本,它是唐宋之间《史记》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革命时期,"共和"这一古老政治词汇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建国者参照各种政治理论和历史经验,结合他们所处社会的特点,不仅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政体,而且为它做了全面的辩护和诠释,从而完成了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这种新型的共和政体,不再是"人民"与贵族分享权力的混合政体,而是完全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的代表制政体,它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和适应范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与古典共和理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民主"的概念也得以扩充,"人民"通过代表制行使政治权力的政府,与"人民"亲自掌握权力的政府一样,都可以叫做"民主"。这两个交错并行的观念转化过程,不仅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共和"与"民主"的概念,而且使得两个原本含义不同的政体名称,最终变成了同义词。  相似文献   

14.
张登德 《安徽史学》2003,10(6):104-105
通常观点认为陈炽在重译《富国策》基础上或同时撰写了《续富国策》一书。本根据《续富国策》书中的具体内容和《重译富国策》的序言证明正确结论应是《续富国策》撰写出版在先,《重译富国策》译述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15.
《汪氏典业阉书》研究——清代徽商典当业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汪庆元 《安徽史学》2003,(5):90-92,98
《汪氏典业阉书》是研究徽商的新资料。其内容反映了徽州典商跨入近代社会门槛时资本运作的情况。阄书之“总帐”载明清代徽典资本构成为两部分:“承祖业分受财本”和“生息资本”。其中社会存款约占总资本的28%。“墨议”中“四典并无会票在外”一款说明徽典普遍经营会票,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汪氏典业析产和徽典经营会票不能获利的情况表明,在当时市场条件下,徽商资本已难以壮大。  相似文献   

16.
许小青 《史学月刊》2004,1(10):55-60
20世纪初年,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导致在新式知识分子中,同时出现了破除省籍界限的“非省界”和筹备边疆的“筹边建省”的议论。表面看似矛盾对立的两种思潮,实际上却针对传统领土观念的两大障碍——“村落’’思想和“屏藩’’意识,本质上表现出以国家为最高忠诚对象和国家一体化的整体要求,充分体现了民族主义建构作用的一面,也表明清季新式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观念尤其是领土观念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北方谈话"和"南方谈话"都是邓小平创造性理论活动的经典之作.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发现,两者在形成背景、创新性内容以及功能特征上存在许多共性,而在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成熟度上又存在差异.无论是两者间的共性,还是相互间的差异,都共同印证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个结论对新的理论创新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郑滦明 《华夏考古》2004,(4):97-104
本文对近年发现的辽墓"出行图"壁画进行了分析.以为可分为两类,分别代表了辽国诸王和贵族以及汉官贵族的出行.这两类形制不仅在分布地域上有别,而且表现形式也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