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清原县二道沟出土定窑系统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0月中旬,清原县北三家公社二道沟生产队在村东南山根平整土地,在1米深处发现一黑釉瓷缸,缸上盖一石板,缸内重叠堆放着瓷器。缸被打碎,绝大部分瓷器已毁。县文化局闻讯后派人赴现场调查。据介绍;这批窖藏瓷器约百余件。以盘、碟居多,盘、杯较少,大部分是印花的,也有雕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将拍卖香港苏富比对外宣布,4月8日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将上拍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估价为2亿至3亿港元,此为目前估价最贵的中国古代瓷器拍品。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存世的鸡缸杯仅有3件为私人收藏。  相似文献   

3.
<正>大龙缸,即形制巨大的瓷缸,它因周身饰龙纹而得名。根据主题纹饰的不同,大龙缸可分为龙纹缸、狮纹缸、海藻鱼纹缸等。《景德镇陶录》说"缸多画云龙,或青花,故统以龙缸窑名之",点出了器物名的由来。早在明洪武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便设有龙缸窑,专门烧制大龙缸。宣德时期龙缸窑一度达到32座,到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时期,由于青窑数少,龙缸窑空闲,就将龙缸窑改砌青窑16座,仍存大龙缸窑16座。这种大龙缸以及绘有其他图案的青花大缸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6,(9)
正景德镇烧制官窑大缸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有确切记载的皇家遗存却很少。从目前发现的资料看,仅有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寝中的三口前朝"嘉靖"年间制作的青花龙纹大缸。缸中曾储满蜂蜡和植物油,油面处搁置一铜瓢,内嵌灯芯,可以知道当时这三口青花龙纹大缸应该是作为地下宫殿的"长明灯"保留至今。史书记载"明厂有‘龙缸窑’,亦曰‘缸窑’。有烧通青双云龙宝相花缸、青双云龙缸、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  相似文献   

5.
清末,福建财主许道恒因经商被骗,亏了不少家产,不久便积恨成疾,抑郁而终。临死前,许道恒把儿子许守义叫到跟前:"往后你要勤俭持家,好好做人。万一遇到大灾大难,我在床底下还给你留了一大缸金元宝,可作应急之用。"办完丧事,许守义果然在床底发现一只大缸。他本想打开看看,但缸口处已被泥浆封死,重得也  相似文献   

6.
杨桂芳传奇     
马万元  杨光余 《铁军》2020,(3):22-23
"草鞋司令陈玉生,驰骋苏中驱日寇"的佳话在苏中家喻户晓;陈玉生的爱人杨桂芳巾帼不让须眉,但涉险筹枪抗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藏枪1938年3月中旬,陈玉生领导的200余人、100多支枪的"抗日救亡大队"被国民党顽固派以发军响、给番号、整训为名,骗到南通缴了械。陈玉生爱人杨桂芳的枪却"漏了网"。原来,杨桂芳随大队一到南通,发现军营满墙标语,却没写"抗日"两字;住处如临大敌,无半点欢迎气氛。她便留了一手,把随身带着的短枪藏在一农户毛缸头篱芭底下。  相似文献   

7.
德治 《旅游纵览》2011,(4):32-35
<正>"面"的表现方法"面",在我们这里指的是视觉空间面积,它具有区域性、简洁性和环境感。视觉艺术定义上的"面",不仅仅是画纸、画布等承载形象的平面物质,而是承载各种物象的空间。就摄影艺术而言,只要能够将被  相似文献   

8.
正王安石时代的北宋政坛文坛可谓"群星灿烂":有三朝宰相、深具安邦定国之才的韩琦;有居官70年、50年出将入相的正人君子文彦博;有三朝元老、在使辽外交上取得过杰出成就的富弼;有提携过王安石和苏东坡等一千青年才俊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有幼年即以"砸缸救人"闻名、《资治通鉴》的总编辑司马光;有学富五车风流千古的大文豪苏东坡……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以上人物统统反对王安石变法。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20,(7)
正大明成化年制款斗彩鸡缸杯一对高:4厘米直径:8.5厘米类别:瓷器鸡缸杯创烧于明成化年间,为酒器中之珍品。据传,鸡缸杯之所以受宠于成化皇帝。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二是:鸡与"吉"谐音。史载,成化皇帝热衷书画,一次欣赏宋人佳作《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呵护小鸡的温馨之情,深有感触,萌发制作成化鸡缸杯的心愿。此杯为定制烧造,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框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存世极少。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8日下午,为历代收藏家青睐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公开亮相龙美术馆主办的"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特展。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千金难买,一器难求,数百年来享负盛名,为天下慕向,明清帝王对其尤为钟爱,历代摹仿虽极尽奇巧,却终难抵"成化"之境。其卓越的工艺成就背后,折射出明成化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重要变迁。这只斗彩鸡缸杯口径8.2厘米,杯底双方框内以青花楷书双行"大  相似文献   

11.
打不倒     
正人都害怕被他人打倒!在商场上,怕被人超越;在职务上,怕被人取代;在工作上,又怕被人开除。社会上,有的人受人嫉妒,在对方处心积虑、设谋陷害下,被打倒了;有的人因为别人一两句是非闲话,也被人打倒了。但是,有的人却是怎么也打不倒的。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被人打倒呢?一、骨气硬的人:有的人"人穷志不穷",做人有骨气,不肯向环境、困难屈服。有骨气的人,为人尊敬,为人信赖,为人看重,就不会被打倒。二、耐力强的人:人要有力量,才不会被打倒。力量当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耐力强的人,不因一时、一人、一言,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正>台北宇珍国际艺术春季拍卖隆重呈献"重要中国瓷杂工艺精品"及"臻雅荟萃—中国书画及当代艺术·紫砂清赏·翡翠首饰暨陈设器"二场质量俱佳专场。拍卖为4月19日,预展4月11-18日,地点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15号中华文化总会大楼。本次春拍项目囊括瓷器、玉器、铜鎏金佛、景泰蓝、铜器、翡翠、寿山石及文房类器物外,更汇集沉香、紫砂壶、字画及当代书画等各类品项,共计282件拍品,丰富多元,精彩可期。重要中国瓷杂工艺品封面作品"18世纪斗彩鸡缸杯",杯形如缸,轻巧秀丽,杯外壁  相似文献   

13.
<正>以构建人地和谐关系为宗旨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最强音,而"环境考古"也成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考古界高度重视"环境考古"工作,许多大学、考古院所及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参与其中。1990年,周昆叔、巩启明先生等发起召开了"中国环境考古学讨论会",后主编有《环境考古研究》辑刊,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当时提出:"环境考古之所以被提出,是社会与考古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然与人的关系方面给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铜技术本土起源,是长江中游上古大文明的贡献。从最早认识氧化铜矿和发明还原法,到了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铜与硫化铜搭配着冶炼,并自行原创发明了锡铜以及锡铅铜三元合金技术。少量发现的铸造的小型铜器直接显示,石家河人熔铜并用铜液铸造,应归类为青铜文明。石家河文化考古遗址中已可见相对完整的冶铜操作链及相配套的工具和器物。包括用来打碎矿石、洗选矿、研磨矿料粉、鼓风、冶炼、熔铜液、锻造、铸造、加工铜器等等。大部分工具的性质与其它古文明冶铜工具颇为相似,但石家河冶铜技术最独特具代表性的工具是胎很厚的陶质炼缸。厚重而夹粗砂的炼缸陶片经常见于石家河文化冶炼遗迹,并伴出大量炭末、烧土和各种灰烬坑,里边偶尔还会发现炼渣。但是由于长江中游的冶炼技术已足以从矿料全部提炼出铜,所以石家河文化炼渣富含硅、铁、铝而很少会检测出铜。在石家河文化社会中,已将冶炼上升到精神层面,在祭坛上进行与冶炼相关的礼仪,与之相关的还有祭坛设置与安排,如摆放套缸。在其精神文化中,炼缸内部被视为全新生命产生之处,因此炼缸内部空间充满神秘意义。石家河人亦随葬炼缸或用炼缸做瓮棺,寓意转化与永生。从石家河文化中期以来,因冶铜需求和规模增加,发展出可以批量生产的固定式熔铜炉以及长条形龙窑式炼铜装置。同时,因矿业、冶铜业走向专业化,冶铸技术深入矿区,在矿山边安排专业化聚落。在矿区定居的工匠社会为冶铜技术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专业工匠们在寻求和实验不同炉壁材料的基础上,从炉壁瓷化现象观察到硬陶制作方法,从而在无意中开启了另一场新的材料技术革命。石家河时期东亚其它地区都没有同等程度的技术,正是石家河青铜文明奠定了其后高度发达的商青铜文明的基础。因此,"中国青铜文明外来"的理论恐要被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9月1日,在由广州荔湾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广州文化公园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古董收藏品博览会"上,江西籍收藏世家龙国祥先生送展藏品"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让参观者都为之震撼。这是一件让许多收藏界朋友梦寐以求的藏品,也是一件存世极少、罕见的清朝乾隆时期官窑品。很多业内人士、鉴藏家、鉴定专家都慕名前来一睹此件稀世珍品的芳容。本人应邀会同李知宴、吕长生、马秀银、蔡国声、张如兰等几位鉴定专家以及中国文物鉴定公司的同仁们一同参加此次展会。会上,李知宴老师  相似文献   

16.
康瑛 《文史月刊》2010,(5):38-39
<正>一、爹是"四旧"正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节,庙里的泥神一夜之间全被砸了,壁画也被铁锤毁了,历代墨客名人书写的牌匾也被拿去当了柴禾,那静静守望了这片热土上千年的庙宇也在烟腾尘飞中被翻了个底朝天。学校的名字也改为"向  相似文献   

17.
<正>伊春——共和国森林工业的"长子",中国"林都",世界最大的森林城市。近几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中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6月14日,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在景德镇开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本次遗产日的主题。在民间的收藏热潮中,古瓷器吸引了大批公众的视线。最近,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8亿港元的高价,令人瞋目结舌。但是各位看官,且慢喝彩,老祖宗的东西真的被我们拥有了吗?面对一件古代瓷器,把写着许多零的标价牌放在一边,我们也许该问这样一些问题:古人是如何把器形做的如此具有曲线美感的?颜料和坯料里隐藏着怎样的古代技术故事?瓷瓶上的绘画是如何运笔的,画中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9.
德治 《旅游纵览》2010,(8):46-49
<正>空白在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个人认为摄影画面上的"空白"指在一定的视觉空间内,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隙(背景)。这个"空白"是相对而言的,它包括单一色彩的物质,被虚化了的物体以及视觉感受上的模糊平面。如天空、地面、水面、物体平面、焦点以外某种外沿轮廓不全的模糊物质等。  相似文献   

20.
三国西晋时期的陵寝制度呈现出诸多新动向,这些新动向远非过往学界所理解的"衰落"这么简单。曹魏、西晋陵寝制度大致沿着同一方向向前发展,墓祭、谒陵之风大为衰落,陵园建制简化的局面逐渐确立;同时,曹魏、西晋也在地下埋葬方面各自确立独具特色的等级标识。南方的孙吴政权在较多继承汉代传统的基础上,于下游上坊、采石二陵墓区内形成了较为明晰的等级秩序,却在中游的鄂州、武汉二陵墓区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僭越"。总体上,曹魏、西晋所确立的新动向,虽然被"永嘉之乱"中断,但还是对后来北方政权有一定影响。孙吴陵寝制度,则受限于自身政治军事环境,对当时统治区内部和后来的南方政权影响力均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