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我的口味,这部电影定是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编剧。你不能不佩服好莱坞,一部"高智商、连环杀人加人格分裂"这么老套的商业片,竟能嵌入神学家尼布尔对"原罪论"  相似文献   

2.
浮云 《南京史志》2011,(1):19-21
为了让儿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他和妻子六年中精心安排儿子转了五次学。身处"孟母式"教育下的儿子,却在一次次的转学中变得沮丧、自卑甚至绝望。后来,儿子在英语课上被老师批评后,竟在老师的后背写下"王八蛋"三个字泄愤。学校遂对他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父母为其精心策划的育才梦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3.
我们称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为"幸福教育",其幸福观中体现了他对青年的要求。本文试图探讨陈独秀幸福教育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主要在于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西学,其目的在于为清政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这种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张晓娜 《黑龙江史志》2013,(23):152-153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自我描述足见其一生经历的复杂和矛盾之处。作为近代文化名人,他以"怪"和"狂"著称。尤其其独特的"学在西洋"的系统接收西方教育的经历与其截然对立的近代第一个系统抨击西方的中国学人的身份及醉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最为引人注目,而留学欧洲的经历对他这种文化态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6.
何晓霞 《丝绸之路》2013,(16):71-73
柏拉图是雅典乃至整个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对"理想城邦"的向往。他尝试从哲学、美学、政治、伦理、教育、经济直至婚姻、妇女、优育、养生等诸多方面,来塑造他的"理想城邦"。在谈到对"理想城邦"的运转问题时,他开始将视野转向统治者、护卫者的教育问题。他认为护卫者之上没有任何护卫者,护卫者的唯一护卫者是一种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晚清名臣徐继畬,曾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他既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同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一卷《瀛寰志略》,石破天惊,被赞誉为"百世言地球之指南"。他渊博的学识与山西平遥经济的繁荣相撞,如同伯乐遇上千里马,超山书院山长舍他其谁矣?在超山书院,徐继畬招生唯贤,有教无类,治院严谨、督课认真、教育有方。他在超山书院的深刻思考和实践中国教育之道,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丽 《神州》2014,(18):57-58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核心就是"生活教育",在他提出的教学论中,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陶先生的生活教育,在其理论、方法和目标上都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初中语文教学从师生共学共情入手,从广泛生活中寻找方法和源泉,践行生活教育,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获得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教育思想的积极鼓吹者和新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者.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自1915年9月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宣传以科学、民主为精神和方法的资产阶级新教育,猛烈抨击封建旧教育,鼓吹"教育决定论"和"教育救国论".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后至1922年.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某些教育问题,同时又十分推崇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两种教育思想混存一体的现象.第三阶段在1923年至1924年.他彻底放弃了资产阶级教育观及"教育救国"论,认为中国只有走政治革命的道路,提出教育要服务于政治革命,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教育侵略.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模范老爸"郭涛发声谈育儿的文字作品《父亲的力量》在北京首发。书中,关于成长,关于理想,关于爱情,更多的是郭涛希望与读者探讨他真实的教育心得与困惑。"当爸爸之后,感情会特别脆弱"文字诠释真实父子情自《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观众对石头爸爸郭涛的教育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有人称他"中国式好爸爸",对其教育观念和方法"零差评";也有人觉得他严苛、粗狂,是个不称职的父亲。郭涛说:"镜头里的严父不是真的我,现实中我对石头可好了。"郭涛表示,自己也有温柔的一面,但"呵护孩子的画面被节目组给剪掉了,被镜头放大的只是那一千个场景里的几个"。  相似文献   

11.
正蔡元培(1868-1940年),字孑民,浙江山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可先生苦学不辍,最终在文化、教育、救国图存、改良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生在香港病逝后,毛泽东在唁电中尊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活于新旧交替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这也造成了他曲折多舛的人生经历。不论身在何处,他始终未忘记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 感恩教育 成功学 心灵训练爱国教育在李阳成名的早期,从来没有哪位英语老师像他那样把英语和爱国主义像麻花那样紧紧拧在一起。他在现场高呼"学好英语,占领世界"、"学好英语,打倒美帝国主义"等口号,常常引起下面年轻人的一阵阵欢呼。  相似文献   

13.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纪律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纪律首先要成为教育的结果,之后才能成为一种手段。在改造儿童工学团时,他提出既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们,也尽可能地尊重他们,成功地转化了一批"问题儿童"。马卡连柯在实践中形成了他的纪律教育观,并在理论上做了深入研究,无论对当时还是当代的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来,有不少人询问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产劳动教育和我们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认为陶先生所提倡的"生产教育"和我们今天的"勤工俭学"没有多大区别.我在这个问题方面,发表一些意见,供大家评价陶先生的学术思想时做个参考.陶先生开始提倡生产教育大约在1927年左右.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要教农民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国,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大家都知道当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正在以大无畏的精神单独  相似文献   

15.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不但在经营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且在教育领域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积极支持中日两国的教育事业,热衷于推动产学结合。在理念上,他非常注重受教育主体的潜意识和潜能的开发。同时,他还在继承日本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新一代中小企业家的"盛和塾模式"。本文认为他在教育领域的经验和主张值得我国教育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卢作孚早年是个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他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卢作孚的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他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晚清重臣张之洞生于贵州,长于贵州,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读书受教育阶段是在贵州度过的,包括他应对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也是在贵州完成的。可以说是贵州的山水养育了他,是贵州的早年生活铸就了他的品格,奠定了其一生成就的基础。正因如此,对其12岁回河北祖籍参加县试,并从18岁起再未踏上过贵州的土地,坊间便有这样那样的议论,有的说他是嫌贵州贫穷落后,"羞为贵州人",有的说他是瞧不起贵州,"不承认贵州人身份"、"不  相似文献   

18.
民国肇始,有识之士意识到由绝大多数文盲国民组成的"民国",徒具虚名,故很快掀起一场旨在"除文盲、作新民"的扫盲运动.在推动这场运动的关键人士中,有一位不为人熟知,却几乎起了奠基作用的人物--董景安.他被认为是民初"最初尝试"扫盲教育的人①;他编写的<六百字编通俗教育读本>(以下简称<六百字编>),被誉为民初扫盲教材中"惟一引人注目的例外"②.但学界至今未见有关他的专门研究③;其编纂的<六百字编>,有的学者认为现在已无法寻觅④,实在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9.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他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平民教育思想更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今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如何改进和发展民族教育有重要启示意义,深入学习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湘萍 《神州》2011,(17):27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对先秦的教育发展、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挥过巨大作用。如今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这股"孔子热"让我们意识到: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中国必定还有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