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财神信仰是中国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澳门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信仰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澳门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财神又是博彩业的行业神,但是由于中国大多数地区禁止博彩,因此关于此类信仰的研究甚少。本文从澳门民间财神信仰出发,分析了澳门民间主要祭祀的财神的功能与形象,并探讨了澳门博彩行业神信仰的神灵系统构成及其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段亚蓉 《沧桑》2012,(5):107-109
民间信仰,是一种与文化、社会等分离不开的意识形态。民间信仰作为社会中、下阶层一种十分复杂的民俗性、宗教性信仰,它一直被视为"迷信"而受到抵制和批判;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但它那丰富的文化资源又确有其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复杂的意识形态——民间信仰又得到了复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各种民间寺庙得以修复或重建,各种民间信仰活动也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对于民间信仰复兴的各种影响因素也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3.
晋东南地区众多古代佛寺中七佛殿的存在表明七佛信仰在古上党地区颇为流行。晋东南七佛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高平市为中心的古代寺庙中,偶有一些民间祠庙中亦有七佛殿。这些七佛殿大多创建于明代。晋东南七佛信仰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北朝时期,隋唐以后,七佛信仰继续在民间流传,并且与当地的炎帝信仰、玉皇信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民间信仰文化。明代水陆法会的盛行又推动了七佛信仰的兴盛,促成各大佛寺兴建七佛殿的风潮。  相似文献   

4.
华北为燕赵旧地,历史文化悠久。易州历史上佛教、道教比较发达,这些都对当地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末清初这里受京畿文化影响,民间宗教寺庙星罗棋布。明代以来,河北定期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活跃起来,易州则以洪崖山为中心形成了地方宗教文化中心,逐渐形成了后土崇拜的地方传统,  相似文献   

5.
段友文  段彤彤 《民俗研究》2024,(2):132-145+160
山西寺庙作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中心,是民众信仰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集中场域。新绛稷益庙和洪洞水神庙壁画内容皆以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本土农耕生活、祭祀仪式的真实场景。两座民间庙宇壁画中的农事图像,以特定的空间表现了农事活动的时间秩序,展现了元明时期晋南乡村民众应对农事灾害的行动策略。图像化的农业祭祀活动是特定时代国家意志的民间践行,体现了“以礼行俗”的两个面向,即“礼的民间化”和“俗的实践性”,并且逐渐演变为社会观念和文化行为的象征性表达,由此使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本意识在寺庙壁画的农事图像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从字面来看,信仰,即意味着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指南或榜样。根据传统的、当今社会的考察和分析,笔者认为,中国民间信仰,意即指那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活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将传统民间信仰视为封建主义的余孽大加鞭挞和批判,传统民间信仰一夜之间就变得无影无踪,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信仰环境的宽松,中国传统民间信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燕 《神州民俗》2009,(6):20-22
“冼夫人信仰”是茂名的重要民间信仰之一,这种民间信仰在当地的乡村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考察民间信仰及其在当地文化建构的作用,以及乡村社会对传统资源的再次塑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堪称中国宗教史、中国思想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必须深刻反省长期以来"强烈排斥中国民间信仰的理论倾向",以求厘清中国民间信仰概念;其次,理应着眼其"主流与本质",对中国民间信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最后,通过深思中国民间信仰与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可使我们充分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地区现存明清时期寺庙中绘有大量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绘制工艺成熟,地方特色浓郁,是难得的古代壁画实物例证。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可知这些明清寺庙壁画多分布于张家口南部坝下地区的偏远乡镇或农村,以蔚县最为密集;题材上以佛、道等宗教内容为主,多种民间信仰并存;绘制上多采用沥粉贴金工艺。归纳总结张家口地区明清寺庙壁画的特征、结构以及病害情况,是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认识到保护明清寺庙壁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对明清寺庙壁画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浩 《民俗研究》2013,(5):82-89
隋唐五代时期民间信仰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一支与佛教的异端、民间道教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的教义与教团,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以秘密宗教的形式向民间渗透。始终存在的民间信仰传统、佛道两教的深刻影响与隋唐五代纷乱的社会状况,为民间信仰的组织化和民间宗教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之源。  相似文献   

11.
朱坤 《文史月刊》2012,(Z3):4-6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响到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活动的内容,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中心的民俗活动,其祭祀方式也因此与众不同.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然成了民间组织和开展民俗活动的基她,寺庙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地藏信仰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形成了九华山民俗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李祥林 《民俗研究》2014,(4):118-125
对于信奉万物有灵的羌民来说,"犬"是重要的信仰对象之一。犬信仰在羌族民间社会中由来古老且功用宽泛,满足了尔玛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并跟他们的传统生活关联密切,形成为一个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民俗传统。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在多民族文化视野中就羌族民间犬信仰问题进行解析,无论对研究羌族民俗史还是中华民俗史,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崇拜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文化现象,台湾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崇拜。台湾的民间信仰崇拜有许多具有潮汕民间特色,例如:三山国王庙,潮军义勇祠,徐三馆以及韩文公祠等,都是在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台湾地区流行的潮汕民间信仰崇拜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潮汕移民特征。本文试就台湾民间信仰崇拜的潮汕移民特征作粗浅的探讨,诚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很早就出现了海神信仰,各地海神也不一样,形成诸海之神,这种造神运动一直未曾间断。妈祖作为海神的出现,始于宋代。妈祖本为福建省莆田县媚州岛上的一位农家女,后来从巫,为民众消灾治病,有一定威信,英年夭折,但是死后却被当地渔民奉为海神,先是地方性的,进而沿着海岸线,向南北传播,远及台湾、澳门、香港。  相似文献   

15.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根置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具有民俗性与宗教性的双重属性,根本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当下,民间信仰有着对特色地域传统文化传承,也有着自我的调节与转型。本课题组探究转型时期民间信仰的发展状况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两宋时期是中国民间宗教与一般意义民众信仰建立塑形的关键时期。宋代所记录的民间信仰事件与民间神灵、祭祀场所的出现都冠绝于历代。在政治经济条件的改换下,民间神祠受同时受到来自士人精英文化与新兴起的以市民阶层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二者所带来的压力,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民俗与宗教格局。本文试以城隍神信仰为例,分析传统儒道思想与新兴文化对宋代民间神祠信仰模式的牵制与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间信仰依附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其公共性带有总体性和强制性色彩。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个人意志的公益性志愿参与逐步取代强制性结构因素,成为民间信仰公共性的主要来源。一个珠三角村庄的个案研究显示,尽管民间信仰进入个人选择的领域,但在对社区共同体的渴望、民众责任意识增长、转型社会对新型公共空间的需求、集体经济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继续保持活力,以及传统价值观对社群的重视等因素影响下,民间信仰传统的公共性逐渐向现代型公益慈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社区归属与认同必须通过行动持续"再生产",而且与现代性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价值观也得以成长发育,促使民间信仰成为推动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陈庆泛 《神州》2012,(5):12+14-12,14
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大多衍生自民间信仰。杨府侯王信俗是温州地区历史最为悠久、信众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刻的地方俗神崇拜,是温州民间信仰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要解读温州民间传统文化,离不开杨府侯王信俗。本文主要从各地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梳理杨府侯王信俗在温州不同地区的演变进程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如众所知,传统民间信仰和祭祀习俗攸关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世界,并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之一重要现象日益引起中外学界的关注。明清时期,徽州传统民间信仰具有多元性。近年来,随着徽州地方文献和民间文书新资料的不断发掘和整理,有关徽州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与信仰习俗的研究逐渐成为可能,亦日趋受到相关学者的  相似文献   

20.
近世以来,关于民间信仰之存废屡有争议,南京国民政府更颁有《神祠存废标准》,意图尽废民间信仰。围绕南昌地区许逊信仰的存废之争,历时虽短,情节亦难称曲折,但其内在之理路却颇堪玩味,亦折射了当时普通民众对于民间信仰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