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其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①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理论思考和宽广历史视野,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途径,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发展新飞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顺利推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伟力,宣告了抹黑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论调的彻底失败,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活力,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实践源泉和强大动力,为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时代课题,创造性孕育了鲜活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将在继续指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必将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要务和根本体现,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长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从发展着的时代课题中不断阐发新的理论的精神主动和理论自觉,内嵌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樊瑞科 《攀登》2010,29(6):15-19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超越马克思主义苏联理解模式的理论诉求;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诉求和现实意义不可分割,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升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真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引领时代、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中,面临着即在世界的发展博取一席之位,同时又不随波逐流,走自己发展壮大的道路的难题。毫无疑问,马克思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是中国化的理论武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下,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中国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与中国当前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中国文化出发,分析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有机结合,探究马克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沈鑫雨  谢勇才 《沧桑》2013,(4):85-87,10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普及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与针对性。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外在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理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16,(5)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其要旨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主要内容,以“六个必须坚持”为贯穿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构建起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平 《攀登》2008,27(6):2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直接现实的理论指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共同信念和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而先进化,则是人类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代中国的先进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这种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发展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从空间与时间、文化与精神等不同维度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彰显了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新的重要论断尤其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5.
张越 《史学月刊》2022,(7):32-37
<正>从20世纪20—40年代唯物史观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到1949年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再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中国史学多元发展的态势,及至当代主流史学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过了从边缘到主流、从封闭到开放、从反思到继续探索的曲折发展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体系中处于何种样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趋势而在学术和现实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总结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之,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来自中华文化土壤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陈凤林  余正梅 《攀登》2011,30(3):9-1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创建的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是对全国史学工作者的巨大鼓舞,是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古代史学科,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探索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当前建设新文化的总方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  相似文献   

19.
绽小林 《攀登》2006,25(6):53-56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创新,就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就在于它提出了关于发展的新观念。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我国引入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起,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及新一届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形成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哲学解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