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锁钥春秋     
尤景林 《收藏家》2008,(8):85-88
锁,实词,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那种锁。也常作为动词、形容词,于是也会变成“虚”词。譬如“眉头紧锁”——无非是形容长时间眉头紧紧地皱着,肯定不会是拿把大铁锁当真将眉毛之间锁起来。再譬如毛泽东词句中的“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也无非是说龟山与蛇山隔江相望,如同关口锁住要冲,以形容地势之险要。而类似的转义、假借则古已有之。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是一座秀美之城,位于长江、汉水之滨,龟蛇二山隔江相望,形成"龟蛇锁大江"的天然轴线;境内百余湖泊星罗棋布、山水相连,自然景观独特。武汉,更是一座历史名胜之城,水网密布的武汉在五六千年前就孕育出这片土地早期的居民。武汉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秦汉三国时群雄逐鹿的战略要地,明清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在韶山举行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2周年,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于1995年12月24日至26日,在毛泽东的故乡韶山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年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研究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专家学者、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4.
<正>1953年2月16日至1974年10月12日,毛泽东同志曾下榻东湖宾馆44次,每次少则十天半月,长则达半年之久。毛泽东同志爱称这里是"白云黄鹤的地方"。美丽的东湖之滨,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继北京中南海之外居住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共在这里接见64个国家94批客人,东湖宾馆因此享有"湖北中南海"之美誉。2003年10月,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高度重视下,毛泽东当年在东湖宾馆的主要办公、起居之所——梅岭1号经修复整理成"毛泽东同志故居",对外开放。2013年3月,进行了第二次整体装修改造,分成了毛泽东原物和图片实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1961年初夏,耀邦同志带领中央机关和辽宁省委调查组写的一份调研报告。报告成稿于5月5日,送中央办公厅登记后,直报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的政治秘书陈伯达首先看到这份报告,他在向毛主席报送时写道:"读了胡耀邦同志带领的调查组所写的这个材料,觉得非常好,可以在商业工作问题上,引人深思。"毛主席看后,于5月29日写下批语:  相似文献   

6.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8,(11):44-47
1959年6月25日,这天正是雨后初晴,高峻雄伟的韶峰辉映着五彩缤纷的朝霞,好一个万里无云的晴朗日子。毛泽东主席带着公安部长罗瑞卿等同志,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的"穷棒子社"(或称王国藩社),因1955年毛泽东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作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而闻名,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较  相似文献   

8.
<正>"一切由中国同志安排"那是1949年12月,斯大林为迎接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派汉学家费德林来中国作毛泽东的随行翻译。在旅途火车上,毛泽东谈到自己在战争年代写诗的动机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我连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很高兴参加这次国史学术年会。刚才听了各位同志的讲话,感到讲得都很好。这次年会主要是围绕着纪念党的八大召开50周年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伟人逝世30周年而召开的,而且又在毛泽东同志的故乡召开,确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30年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开国元勋的历史功绩和光辉形象一直印刻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我是跟随这三位领导人从战争年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名老战士,同时也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  相似文献   

10.
龚育之 《神州》2008,(3):82-91
毛泽东1964年8月18日的谈话我同彭真同志第一次面对面地接触,是1964年8月,在北戴河。那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农村(叫"四清")已经广泛展开,在城市工厂(叫"五反")已经试点,"文艺整风"在毛泽东同志两次批示之后已经在文联和文化部开始,"学术批判"也已经有几个题目在报刊上搞得很猛烈。按毛泽东同志的要求,以彭真为首的管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2013年12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央档案馆联合举办的"巨人毛泽东——毛泽东书法与当代名家雕塑绘画展"在我馆开幕。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本馆馆长吕章申,毛泽东同志的女儿李敏,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靳尚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冯远、杨承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李天祥、赵友萍、钟涵,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天石,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等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韩刚 《百年潮》2015,(3):72-73
毛泽东的书法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无人能出其右。据官方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披露,1976年(1月9日—6月25日)毛泽东写出的批示有15件(《年谱》披露的有19件)。第一件是1月9日关于周恩来丧事报告的批阅文件,只有两个字:"同意"。最后一件是6月25日毛泽东与华国锋谈话时所写的纸条,也只有七个字:"国内问题要注意"。所有批件加在一起共19件,其中只批两个字的有9件,多是"同意"、"照办"、"可以"一类文字。  相似文献   

13.
高婷  吴才兴 《文史精华》2010,(10):28-32
<正>在《毛泽东选集》(1952年版)第一卷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下有这样一段注释:"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1991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五年"文参"第九期发表了刘志远、坚石两同志所写的"川西的小型宋墓"一文。从报导中我们概括的看到了:四川在宋时的墓葬形制、结构以及殉葬品的特征;从而也看到了当时人民的风尚和经济缩影,给考古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不过,我对该文概括报导的真实性以及某  相似文献   

15.
"左"倾路线曾在一个时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走向,其后果就是出现肃反扩大化,伤害了众多同志,给革命事业造成极大危害,陕北肃反就是其中一例。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毛泽东与张闻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张闻天着手在前;但大众多认为该问题的解决是毛泽东一手主持的。欲知详情,请阅《"陕北肃反"问题的解决》一文。  相似文献   

16.
龙剑宇 《百年潮》2013,(1):36-42
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让人感慨的物品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间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日常起居所用物品,从居室到卧具、坐具、洗漱用品;衣物,包括衣服、鞋帽、床上用品;餐饮用具即杯、盘、碗、碟、勺、筷、烟具等  相似文献   

17.
《寻乌调查》是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赣南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所写的调查报告,这一著作对方志编修有启发意义。它提供了一套搜集资料的方法,即通过调查采访,搜集综合地情资料,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研究地情,从而全面记录一地的历史与现状,并反映出社会发展规律。这些都是续修志书应当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文史月刊》2010,(2):M0002-M0002
<正>"借主席一口水"的陈赓将军。1943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作报告,陈赓忽然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8月,毛泽东给时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兼警卫处处长的汪东兴下达了准备出访苏联的指示,毛泽东对他说:"新中国刚刚成立,社会情况复杂,这次出访苏联一定要保密,不要宣传。沿途的警卫工作你去找聂荣臻、滕代远、李克农、罗瑞卿等同志商量着办。"  相似文献   

20.
颜高国 《百年潮》2024,(2):68-72
<正>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为新时代学习研究和赓续传承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著的《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辩证法》一书,既是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缅怀,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