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24年初,清华学校报请当局,欲正式“改办大学”。同年10月,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国学研究院。起初,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欲聘请在新文化运动中爆得大名的胡适主持国学研究院院务。  相似文献   

2.
岳南 《文史月刊》2013,(3):56-57
在"四大"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证书,而王、梁、陈等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甚至连学士学位也未拿到盛极一时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解体已近八十年,岁月的风尘湮没了许多令人怀念的往事,师生们的身影也在朦胧的荷塘月色中渐渐淡出世人的视野,但留在校园和学术界坚  相似文献   

3.
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1925年春开办,1929年夏终止。曹云祥根据胡适的建议,按导师制(不称教授)教学组织方式办院。四年间,共招收72名学生。清华国学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为宗旨",进行治学。学制一到四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 2年章太炎北游讲学 ,故都各校的趋新弟子执礼谨然 ,其余各派学人也纷纷请益问学。这似乎象征着五四以后学术文化界新旧南北之间的冲突离合 ,经历长期调适 ,重归以平实而致博大的轨道。被新文化派判为过时守旧的章太炎 ,依然稳坐国学大师的宝座 ,其针对民国以来中国学术文化时趋的种种批评 ,不仅有补偏救弊的意义 ,而且包含许多至理名言。北游后章氏重开学会 ,强调学有根柢 ,端正学风 ,养育新人之外 ,更为后进示以轨辙 ,成为聚合南北学人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龚鹏程 《古今谈》2007,(4):18-24
相较之下,马一浮论国学就与章先生大相径庭了。章君如今归葬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之畔,恰与蒋庄马一浮先生纪念馆衡宇相望,二氏平生宏阐国学,俱称宗师,而取径互异,适可并参。  相似文献   

6.
<正>章太炎是清末民初名震一时的革命家、满腹经纶的国学大师与学界泰斗,杜月笙是上海滩上卖水果为生、玩命斗殴起家,投入帮会头目黄金荣门下而发迹的流氓头子、黑社会的帮会首领,二人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梅叔、枚叔,浙江余杭人。章太炎既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他与孙中山、黄兴并称“辛亥三杰”。  相似文献   

8.
<正>黄侃(1886—1935),号季刚,是生于成都的湖北蕲春人,他有两个名头很响的称谓:"辛亥革命先驱"和"国学大师"。说他是"辛亥革命先驱",因他1910年回到湖北老家蕲春组织"孝义会",鼓动革命,响应者上万人。武昌首义失败,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殿堂级人物,也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是同盟会早期骨干,是清廷眼中的革命党“章疯子”,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 实际上,章太炎并非出自书香世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吾家三世皆知医。”祖父章鉴,少习举业,以妻病误于医,遍购古今医学书,研究三十年。父亲章潜,擅长医术。伯父章钱,更是当地一位医术精湛的名医,在医学上曾对幼年的章太炎做过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11.
郑雄 《名人传记》2022,(9):12-20
真正的学问家往往是时代的异类。他们当然有沉重的肉身,和所有人一样需要吃饭、穿衣,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在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中,寻得世俗的安稳和体面。但是,从本质上说,他们的使命是超越泥的大地,往思想的天空飞升。他们可以日复一日地低回于书斋之中、方寸之内,他们可能年复一年地注视着被泥土掩埋的历史、被红尘激荡的现实,但是,内心深处,他们永远关心天上的云霓和比云霓更高远的星辰。  相似文献   

12.
华强 《文史春秋》2013,(4):16-20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他是浙江余杭人,然其一生大半时间在上海度过。《苏报》案发,章太炎一时名播海内外。章太炎晚年移居苏州,两年后在苏州逝世。1936年6月14日上午7点45分,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因鼻咽癌并发胆囊炎、气喘病等症,在苏州锦帆路住所走完了他风云激荡的一生。章太炎一生著作丰盛,留给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章太炎堪称屈指可数的国学大师。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这位真诚的爱国者,具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毕生都在  相似文献   

14.
章太炎自1920年代以来发表大量批判“古史辨”袭取日本人疑古余绪之言论,但其连番讥讽一直未引起注意或讨论。本文即以此为起点和观察视角,重新探究“古史辨”的日本因素,并在上世纪初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胡适、顾颉刚接触日本相关学术的可能性,观察他们在时代变局下的治学心态。最後,本文将比较“古史辨”与“束洋学”兴起的原因与目的,以及它们与二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当然,藉着相关探讨,我们能同时看到世变之下史家在建立学术事业过程中显露的人生宗旨、学养情操,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历史意识与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1929),是在"整理国故"运动中涌现的一个著名学术机构。与同时期其他国学机构相比,清华国学研究院既有援引西学,重建现代学术体系的一面;又有继承儒家教育理想与治学路径,结合西方知识工具,致力于阐发传统学术之特质的一面。因此,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建制,学术社群的治学精神,皆有其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1926年,35岁的陈寅恪结束了国外求学生涯,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由于陈寅恪长期以来潜心学业,加之他认为自己体弱多病,恐累及他人,故一直未婚。这时,  相似文献   

17.
1926年,35岁的陈寅恪结束了国外求学生涯,回国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因无家室,便住到了同事赵元任的家中,吃饭也在赵家搭伙,日常一些生活琐事也都由赵元任夫妇代管。陈寅恪对此显然很满意,他说:“我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意成家。”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文史博览》2013,(4):2
万俊人万俊人,1958年生,湖南岳阳人。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