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翀  贾丽芳 《丝绸之路》2011,(12):119-121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是国家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高校工资制度已经历了多次改革,但还存在着重资历轻实绩、工资平台化严重等问题。笔者认为,搭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推进岗位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是实施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高校工资制度随着我国工资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五次大的改革,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工资制度随着我国工资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五次大的改革,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翀 《丝绸之路》2010,(18):110-111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真正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设置、岗位管理的要求。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岗位设置是前提,岗位聘任是基础,绩效评估是关键。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效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5.
马晓娟 《神州》2012,(6):11-12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要真正建立起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设置是前提,岗位聘任是基础,绩效评估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鸣 《丝绸之路》2013,(14):75-76
为了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完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管理机制,自2010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创建了一套公平的工资分配制度,还需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试从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如何建立一套既坚持按劳分配又体现公平原则的分配制度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是医院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的记载,它为医院改革中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各类人才信息和用人依据,是医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干部和干部晋升等工作的信息来源,为工资制度改革,医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医院职工享受各类福利待遇提供依据。在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医院人事档案部门如何适应医疗改革的要求,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的自身价值,以服务于医院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斌 《攀登》2006,25(5):113-115
1993年确立的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不仅在政策的执行上随意性较大,而且又出现新的平均主义,工资的激励力度不足。只有按照社会主义的市场取向进行改革,加快工资立法,调整工资结构,严格依法管理,才能解决目前公务员工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家公务员工资改革,不仅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公务员工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以其知识、技能、精力为国家服务应得的报酬,具有利益分配功能;另一方面,公务员工资作为对公职人员的能力和工作的基本评价,具有维护公职人员社会尊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功效。由于工资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障,因此,对正在进行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公务员工资改革而言,其改革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2004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相继推出公务员工资改革新方案,力求解决部门收入"两极分化"问题。由于涉及面广、触及利益甚多,一时间,风起云涌,称赞,质疑,感叹……公务员到底该拿多少钱?由谁来决定公务员应拿多少钱?公务员工资改革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编修的上层设计指国家的设计。中国编修地方志的上层设计主要是解决几十年来未解决的设置省部级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国家地方志工作机构。国家大部制改革,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应和若干业务相近的部门整合成一个正省部级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国家史志机构。地方志工作机构具有执法的行政职能,应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全国应统一规定每轮三级地方志书的记述上下限,改变过去随意定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记述上下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21,40(3)
习近平在正定县委任职的1982—1985年,是全党全国着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大变革时代,《知之深爱之切》的许多篇章包含了丰富鲜明的改革理念。这一时期习近平的改革观主要包括"改革是大势所趋"的改革起因论、建设坚强有为的好班子的改革领导力量论、"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的改革依靠力量论、"衡量一个地区,很重要的是看经济发展速度和智力开发水平"的改革内容论、"改革戏必须大家唱"的改革条件论、"和衷共济搞四化,搞翻番,奔小康"的改革目的论等。应当说,习近平在正定发展史上书写下了打开改革开放大门,开启富民强县奔小康征程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不久,鉴于建立统一的政治体制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工资制度的需要,国家开始在新公私合营企业中实行工资改革。上海新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与全国各地一样正式开始于1956年9月,但由于情况复杂,历经准备试点及全面推开等阶段,直到1957年10月才基本结束。其中工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工资水平与工资增长指标,新工资等级,变相工资、计件工资、保留工资等问题成为工资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新合营企业工资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的企业工资制度开始全面确立,在收入分配环节上,基本完成了对新合营企业从产权到治理结构、再到分配制度的崭新的企业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的社会矛盾,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开放的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重温邓小平提出的有关改革的思想,使我们认识到: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改革始终存在着两种目的、两种方向的斗争;社会主义改革是"改"与"不改"的统一;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把"三个有利于"与"两个如果"结合起来;改革必须尊重群众的实践;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毛泽东提出"放权"改革的历史动因和理论依据,阐述了毛泽东"放权"改革的路径选择,理性地总结和分析了毛泽东"放权"改革的特征.认为毛泽东"放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但是他的"放权"改革没有触及国家与企业的实质关系,也未能真正理顺中央、地方、企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分权主要是行政分权,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将以"放权"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放权"改革;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上没有掌握好一个合适的界限,"放权"和"收权"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15.
张玲 《黑龙江史志》2007,(12):59-61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能做到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最优化理论,对于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保证改革的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在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探讨及其具体实践中 ,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 :提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都不存在时商品经济还会存在 ;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流通 ;从对社会主义劳动力采用了商品形式、不要回避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问题的认识出发 ,提出要改革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 ;他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与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联系起来考察 ,显露出思想深处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端倪。他的相关论述能够反映出这样的观点 :价值规律是有关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分配的规律。他运用价值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领导自由市场的观点 ;要求遵循价值规律 ,实现企业管理的自主权和独立的经济核算权。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每一次"姓社姓资"、"向左向右"的大讨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也一次次给中国的市场改革开出药方,药方涉及农业改革、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并不是从中国开始的,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自己的改革试验时,社会主义改革已成趋势。然而,由于受到普遍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通过渐进改革实行市场化转型,鲜有成功的先例。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没有导致经济衰退和体制崩溃,而且推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出现所谓"中国奇迹"。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的解释很多。一般都认为,中国改革与苏联东欧改革有"渐进"与"激进"之别。所谓渐进式改革,首  相似文献   

19.
吉晓华 《安徽史学》2012,(3):114-117
在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安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先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推行了"责任田"和"大包干"的改革。但是,由于政治背景、群众基础、两代领导人态度的不同,两次改革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命运,"责任田"试行失败,"大包干"推广成功。  相似文献   

20.
正在编修中的二轮县(市)志所记述的主要时段,正是各县(市)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记述改革这一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各县(市)续志编纂者思考的重点之一。就目前的情况看,对改革的记述大致有三种主张:一是主张"大集中",设改革开放篇,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项改革内容集中记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大篇并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