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思,字彦及,号畏垒,浙江慈溪人,布雷是他的笔名。陈布雷早年曾任《天铎报》《商报》主笔,武昌起义时,陈布雷在《天铎报》上以“谈鄂”为题,鼓吹革命,抨击封建制度,文笔犀利,斗志激昂,为沪杭各大报纸竞相转载,从此布雷之名响彻京沪。  相似文献   

2.
祝彦 《文史天地》2005,(10):26-30
布雷是英语面包的谐音,陈布雷就因学生时代面如面包,而被同学笑叫面包,不料此公成人后,干脆就用面雷作笔名。自受蒋介石青睐而成为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后,凡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文章,百分之八十出自他之手,于是,以面包谐音而名之的陈布雷三字,也就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皇甫玙 《纵横》2011,(3):57-58
郭沫若(1892--1978),祖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生于四川嘉定府一个商人家庭。学名开贞,号尚武,又名郭鼎堂。读完中学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人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医,后弃医从文。1919年步入文坛,首次使用“郭沫若”笔名。笔名取自故乡的两条河流名——沫水和若水。  相似文献   

4.
文田 《文史春秋》2005,(12):25-29
慈溪书生,宁波府试考第一末代秀才,辛亥革命“布雷鸣”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十二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慈溪官桥。慈溪古称句章,因后汉有董黯者,事母至孝,常于溪中汲水奉母,人称董孝子,故改县名为慈溪。慈溪地处浙东宁绍平原,濒临杭州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与上海隔海相望,交通便利得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5.
陈布雷以其一支笔和一身布衣,由写文章和办报纸,晋升为蒋介石的幕僚长.最后,终因看不到国民党政府的前途而服药自杀.他离开这个世界,躺进棺木里时,还是身穿布衣,佩戴着一支钢笔.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今浙江慈溪县,位于宁波市西北)人.他天生聪慧,15岁中秀才,后加入南社.辛亥革命时,先后任《天津报》、《商报》、《时事新报》的主笔.1927年后,入蒋介石幕,先后任侍从室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副部长及中央政治会议秘书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和陈布雷,是同一时代的两位才子。 陈布雷,1890年11月15日生在浙江慈溪西乡,郭沫若比陈布雷小两岁零一天,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陈布雷,1911年于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涉足文坛,先后受上海《天锋报》、《申报》和《四明日报》之聘,任撰述和特约撰述,撰写政论文章,初露锋芒。1920年后任《商报》主笔,用  相似文献   

7.
1946年11月,南京寒风凛冽,国共第二次和谈破裂。闻悉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即将离开金陵,陈布雷接连几天神情忧郁,沉默不语,衔着烟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长吁短叹。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时任侍从副官的我走进陈布雷屋里。他正在伏案批阅公文,见我进来,搁下毛笔问:“居副官,今晚你要当班吗?”“我不当班,布雷先生。”“同我一起出去可以吗?”“有什么事?我可以随行。”“你不要对别人讲,有人问起,只说到津浦铁路局局长孙鹤皋处。”陈布雷一生淡泊名利,经常教育子女不可卷入政治旋涡,要多读些实用科学的书。他很少参加宴会,封疆大吏到京宴请宾客,…  相似文献   

8.
一、平津沦陷,胡适向蒋介石上条陈 台湾蒋介石档案中,藏有陶希圣致陈布雷函手迹一通,函云:布雷先生:  相似文献   

9.
张季鸾与蒋介石的特殊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在朝不入幕以文干政蒋介石的文人幕僚里,有不少人都出身于新闻记者。“文胆”陈布雷进入政治舞台就从办报开始,先后办过《天铎报》、《四明日报》、《商报》。他热爱新闻事业。据说,1948年他自杀前痛悔“不该从政,应该从事新闻事业”。除陈布雷外,邵力子、叶楚...  相似文献   

10.
徐光灿 《文史月刊》2005,(10):25-28
洪为法,字式良,早年笔名天戈,曾名洪炳炎。1899年农历除夕生于扬州一个经济比较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籍仪征,世居扬州,他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也是创造社中唯一的扬州人。创造社是当年文坛上最激进的文学团体,郭沫若是这个社的主要组织者。洪为法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赵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1月13日早晨8时左右,陈布雷的贴身勤务兵、慈溪老乡严尚友(50多岁,公馆里的人都叫他“老头”)慌慌张张闯进我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说:“今天情况反常,主任(即陈布雷,因其任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故公馆里均以此职务呼陈)迟迟未起,而且从不落栓的房门反插,我叫门不应,无法进  相似文献   

12.
诗人郭沫若     
山人 《文史天地》2006,(8):13-18
郭沫若(1892—1978),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人。乳名文豹,学名开贞,笔名用过郭沫若、郭鼎堂等。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文化和科学巨匠。但是,当他追随另一位诗人政治家时,也就显示了他性格上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一1928年8月1日,在日本流亡已有半年之久的郭沫若遭到日本警视厅拘捕,郭沫若心里马上明白了:东京的警视厅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你是中国人吴诚?”已在郭家门口的警察问道。“是的。”“你的真实姓名是郭沫若?”“是的,我就是郭沫若。”郭沫若镇定地回答,此时已没有必要隐瞒了。“请郭先生跟我们到东京的警署去谈一谈。”警察出示了拘留证,又当着郭沫若和安娜的面搜查了房间,查抄了郭沫若与他人往来的书信、他的日记、一些书刊等等。下午,郭沫若被带到位于东京日本桥的拘留警察署,关进拘留所。被东京警视厅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郭沫若并不感…  相似文献   

14.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15.
钟汉成 《湖南文史》2011,(10):31-32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16.
郭笃士(1906-1990年),名敦,字笃士,以字行,曾用笔名守正,盖取“笃士守正”之义,又自称草草庐主,晚号个翁,揭阳厚和郭村人。郭笃士先生  相似文献   

17.
郭炜 《文史月刊》2008,(12):25-26
1920年冬,郭沫若从日本留学回国。此时,1911年从浙江高等学府毕业的江浙才子即应聘为上海《天铎报》记者的陈布雷亦担任《商报》主编,发表了若干有远见卓识的社论和杂文;笔力锋利如箭,观点十分明确,提倡民主革命,反对封建统治,一时博得社会好评,产生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8.
王光祈是“五四”运动时期具有急进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具有爱国思想的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他生于1892年8月15日,迄今一百周年了。 王光祈,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温江县(今属成都市)人。他出生前数月父亲病故,家道衰落,靠母亲做手工和出租锅厂的微薄收入生活。1913年3月毕业于成都中学。中学时期曾与周无(太玄)、李劼人、魏嗣銮(时珍)、曾琦(慕韩)、郭沫若、蒙文通等人友善,经常在一起讨论时事政治。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文坛泰斗,一个江浙才子;一个是新中国的政府要员,一个是旧政权的国策顾问。他们虽然政见各异,但却互慕文名,友情真挚。本文详述了郭沫若与陈布雷之间的交往和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20.
“一名而立,旬月踟蹰”,文章的署名,是文章的标识,比题目还要重要,所以文人在署笔名的问题上,一般是很重视,有时是很费周折的。 在中外文学史上,鲁迅的笔名是一道奇妙的“艺苑风景线”。据统计,鲁迅使用的笔名总共有140多个。这些笔名,大都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