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云洞”又名石洞,洞址在武昌县城纸坊西八分山南麓.是一座前后贯穿的天然大溶洞.由前洞、中洞、天井(天窍)和后洞几个部分组成,长约300米.其地风景绮丽,洞奇幽邃.据传  相似文献   

2.
2001年仲春到岳西采访,有关方面安排前往菖蒲镇水畈村,拜谒“红军洞”。我欣然从命。“红军洞”位于该村方冲居民组一半山坡,面积近100平米。原名白云洞,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批负伤的红军战士曾在此处养伤,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红军洞”。面对这座历史遗存,瞻仰者无不浮想联翩:1935年夏秋之交,一支红军队伍袭击国民党“驻剿”部队获胜,30多名伤员来此疗伤,农民张学明、张华清、张在南负责料理一切,村民高金华是理发匠,他利用特殊身份为红军打探敌情……往事历历,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更值得称道的是,…  相似文献   

3.
黄浩 《贵阳文史》2007,(3):64-65
阳明洞位于修文县城东北1.5公里的龙岗山(又名栖霞山)上。明洪武年问彝族土司奢香开“九驿”,其中“龙场驿”即今修文县城。明正德三年(1508)南京兵部主事王守仁因触怒宦官刘瑾,被贬为龙场驿丞,先居县城南吴家湾小山下的溶洞内,在阴暗潮湿的洞中研究《易经》,遂为此洞取名“玩易窝”。后乡人在龙岗山上觅得一较大溶洞(原为东洞),迁王守仁于此,自称“阳明小洞天”,后人简称“阳明洞”至今。  相似文献   

4.
岳池榜山石刻及庙宇考舒晓华榜山,县治西门外,阡陌纵横,自乡间小道透迄盘曲约1公里许,至其境(今岳池一中校园后侧)。因山顶象弓的形状,又酷似俯状着的乌龟,故名龟山。山上曾建有庙宇洞宾观、乾佛寺和岸壁镌刻有吕洞宾石像,故又俗呼洞宾观、千佛寺和洞宾崖。洞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山海经·南山经>中旋龟"可以为底"之底不应读为"疧"训病或读为"胝"训足茧,而应读为砥训磨刀石.而柢山之鱼"鯥",其音如留牛,不当训"留牛"为犁牛,"留牛"当是"鯥"之缓读,此鱼其鸣自呼."竹箭"一词在<山海经>中出现9次,袁珂先生除一处连读外,其馀均读断.其实"竹箭"就是"箭竹",虽可单称"箭",但8例"竹箭"不应读断.  相似文献   

6.
竹韵飘香处     
洛宁竹文化源远流长。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黄帝使伶伦取竹于嶰溪之谷(今洛宁金门山)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而截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官,制十二筒以应凤凰之鸣。《九州纪要》“金门之竹,可为笙管,言竹之合节耳”。《玉泉记》载:“取宜阳竹为笙管,河内葭莩为灰,吹之以候阳气”(宜阳、洛宁旧同属一个政治辖区)。《后汉郡国志》:“宜阳有金门山,竹为律管”。  相似文献   

7.
金源乳峰古洞,位于阿城市山河乡东南三公里的松峰山南麓。 松峰山,海拔627米,古称金源乳峰,重峦叠嶂,苍松滴翠,气象巍峨。古洞在其山之阳,半山凿石而成,高2.5米,宽4米余,全长22米,洞口横刻“太虚洞”(俗称‘穿心洞’)三字。洞坐南北向,最狭处亦容三人并行,其出入口有石砌台阶百余级。洞内最宽处,原立金代承安四年(1199)石碑一通。  相似文献   

8.
关于《易经》,所谓:“极天下之城老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手德行。”因此,《易经》不特是部辩证唯物的哲学,从其形式与内容看,还是部广义的美学。英国美学史家鲍山葵谓:“到目前为止,审美态度好像是这样的:贯注在一个愉快的情感上,体现在一个可以静观的对象上,因此遵守一个对象的那些;而所谓对象,是指通过感受或想象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表象。凡是不能呈现为表象的东西,对审美态度说来是无用的。”(见《美学三讲》第5一6页)这样,在审美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湖南和广西边界有一座黄墙山,山腰处有一山洞,洞口不远处有一瀑布飞泻而下,当地人称“簸箕洞”“吊尸(丝)洞”“藏军岩”,史书称“藏军洞”。据史籍载,这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湖南城步人李再万率领湘桂边界近四万苗瑶起义军最后一支军的归宿地。据史志记载与民间传说,洞中除了藏有上万义军尸骨外,还有大量武器及无数金银财宝,若开发成功,可能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点校本《续汉书·郡国志》在河内郡修武县下刘昭注曰:“史记曰:‘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针对“太行道”一词,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却断作“太行道”。(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昭王四十四年)二书标点有异,孰是孰非,值得一辨。 《史记·苏秦列传》中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正义》释此“太行”为“太行山羊肠阪道,北过韩上党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郦生说汉王曰:“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复荣阳,据敖仓之粟,塞成桌之险,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则天下知所归矣”。“蜚狐之口…  相似文献   

11.
永泰建县于唐永泰二年(766年)。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为避哲宗泰陵讳改称永福,民国3年(1914年).因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复名永泰。历史上永泰的简称是什么呢?宋代陈渲复在《内巽流外巽流记》中说“永于为文二水.邑界乎山”.由此可知宋代永泰的简称为“永”。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有过一段对画竹的生动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集·题竹》) 郑板桥这段话,正是艺术形象动态的生成过程的总体构图。这个生成过程,要历经三个阶段,造成形象运动的三次变象转化:一是感受生活现象,使客观实体存在的竹变象为“眼中之竹”;二是构思感性映象,使“眼中之竹”变象为“胸中之竹”;三是审美意象的物化凝定,使“胸中之竹”变象为“手中之竹”。  相似文献   

13.
崇州街子古镇位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地处邛崃山脉,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有“川西水乡”、“青城后花园”之称。街子古镇是晚唐“一瓢诗人”唐求的故乡,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题词留联。它因水兴商,历来是汉藏交流的重要通道,后有“诸番尽食永康茶”的记载,繁荣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2005,(7):30-30
乘汽车出西安,北行约3小时,便来到耀县城东的药王山。此山五峰互峙,气势巍峨,风景秀丽,有“北五台”之别称。早在南朝宋时,这里便成了佛教活动的圣地,隋唐继之,摩崖造像亦始于其间。唐代后期,因孙思邈隐居而道教渐次渗入:北宋徽宗时,加号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尊为“药王”,药王山因此得名。金、元及以后备代帝王,题赞策封不止,故山上庵洞继兴,庙宇栉比,成为关中名的游览之地。  相似文献   

15.
吴志光 《收藏家》2008,(3):37-39
符是古代常用的信用凭证。“符,信也。谓分而合之曰符。字从竹。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为信。”即古人对符的确切描述(《玄应音义·卷十》)。目前,无论从已知文献还是现存实物看,符的使用范围都限于官方。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调兵遣将的兵符了。此符在前秦及秦汉时多为虎形,  相似文献   

16.
米兰 《风景名胜》2008,(10):121-121
游园之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狮子林开放面积约14亩,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学术史上,王国维是深受新老学者推崇的大家之一。他集宋代词句概括出的治学“三境界”广为传诵,引起后世学者的强烈共鸣,许多人一生以此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分别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相似文献   

18.
石头记     
《文史月刊》2011,(8):81-F0003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此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由山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相似文献   

19.
读了王先谦《荀子集解》和梁启雄《荀子简释》之后,觉得有的旧注尚可商榷,今不揣浅陋,列举数例,以就教于先生与学者。 《不荀》 约而详 (君子)穷则约而详……(小人)穷则弃而儑。 杨倞注曰:隐约而详明其道也。 案:约训隐约似未安。《广雅·释诂三》约,束也。《论语·雍也>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弗畔矣。皇疏:约,束也。“约而详”之“约”即“约之以礼”之“约”,当训束。约与弃对文,弃之者,亦礼义也。《强国》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又: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姦之心。又《修身》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端慤诚信,拘守而详。拘守正与约束义近。《儒效》 (人主)不用……虽穷困冻餧,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於持社稷大义。此句正释“约而详”,即约之以礼而详明其道也。  相似文献   

20.
川东,四川的重要产盐地之一。早在秦统一巴蜀前,就有利用自然盐泉从事盐业生产的记载。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巴氏之子……是为廪君,……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止凛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及秦惠玉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汉书·地理志》亦有“夷水出巫(山),东入(长)江”的记载。上述史料说明,川东盐业始于秦惠王并巴中(公元前316年)以前。云阳、巫溪(即大宁盐场)是川东的主要盐产地。汉代,云阳地区开始凿井采卤,生产食盐。云阳盐业的起源,一说“始于汉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