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道 《钟山风雨》2010,(4):64-64
1942年2月4日至21日蒋介石对印度进行了访问,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家首脑第一次以“元首”身份出访的外交活动。1942年2月4日晚,蒋介石偕夫人宋关龄率同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教育部长张道藩及商震主任、驻缅甸总领事保君健一行十余人,从西南重镇国民党陪都重庆起飞,中经缅甸腊戍、印度的加尔各答,于2月9日飞抵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印度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2.
1941年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自此1937年7月7日爆发的"抗日战争"就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一环。中国与英、关、荷诸国,共同采取对日作战的统一战线,战场由中国本土扩展到缅甸、印度。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被联合国委任为"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本土及越、泰、缅、印诸地区)最高军事统帅,与英、美诸国所承担的"南太平洋战区"结为一体。蒋介石为了视察印度、缅句的实际情况,以便派遣远征军协助英美军对日作战,于1942年2月偕夫人宋美龄访问了印度。这次访印,不但加强了中印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影响到1942年以后,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南太平洋地区的进展,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据第一手翔实史料而写成,以期充实抗日战争研究。  相似文献   

3.
尼赫鲁对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谴责日本侵略中国,抨击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批判英国对日绥靖,倡导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抗战,访问浴血抗战的中国,身处逆境依旧不忘支持中国。尼赫鲁之所以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有其深刻而博大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即基于世界反帝反法西斯事业,基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特殊地位,基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传统友谊,基于印度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宋美龄生于何年?实际年龄究竟有多少?一直是个谜。蒋介石执政的年代,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实际年龄是当作所谓“国家最高机密”加以保护的。因此,铁幕中的秘密无人知晓。按国民党官书记载与侍从室的与蒋、宋经常接近的人都相信宋美龄比蒋介石要小一轮。即蒋介石生于1887年10月30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如果宋美龄小蒋12岁,那就是1899年。据蒋介石、宋美龄结婚时的说法:蒋在1927年12月成婚时为40岁,宋美龄为28  相似文献   

5.
正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全民族的和平民主团结,中共领袖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当局进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在纷繁复杂的谈判过程中,国共两党最高领袖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达到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的态度如何? 半世纪以来,不少西方人士认为,珍珠港事件发生必然使蒋介石大喜若狂.原因是在事件爆发之前,蒋介石和其他中国领袖早已丧失战斗意志,因此美日开战一直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事件.当它终于到来时,蒋介石自是难以抑制其内心的喜悦.这个说法的含义非常明确:珍珠港事件爆发给美国带来灾难,但它却让蒋介石的军队从此以后无需认真作战,可以静待盟国把胜利果实双手奉上.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1日清晨,蒋介石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策:他取消了用空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计划。这是一个蒋介石与周至柔密谋多时、准备多时的计划。蒋介石为什么要取消这一计划呢?因为他最后认识到,即使他能把天安门地区炸个稀巴烂,他们能得到的只是中国人民的更加愤怒和美国人对蒋介石黔驴技穷的蔑视。还有,天安门广场与故宫相连,把故宫炸了,把北京的古建筑炸了,蒋介石不就成了烧阿房宫的项羽和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了吗?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不久,蒋介石就知晓其真相,并以文字形式在日记和档案中表达愤怒和谴责之情。战时,蒋介石支持揭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宣传,以提高中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1942年2月访问印度期间,蒋介石在公开发表的《告印度国民书》中,第一次提出“在1937年12月南京被陷之一例言之,一周以内,全城人民被屠杀者多至20...  相似文献   

9.
<敌乎? 友乎?>一文,学术界评价不一.本文在对该文写作的策略意图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以其为中心对蒋介石 30 年代对日思维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在写作意图上,该文主要是为了推动将华北当局与关东军的交涉转变为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外交部门的交涉,借以消减日军武力威胁的压力.而其中所表达的对日思维,则是以中国存亡为核心,以中日友好为理想原则,结合国际关系、军事战略、中国国家地位,阐述了日本现实扩张政策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同时,也结合转型时期中国国家的特点,阐述了中国不会亡于日本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抗日政治的基本思路.这些集中体现了蒋介石的对日思维,是其抗日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35年间,中日两国在应对"华北事变"的同时,由最高外交当局进行过关于国家关系之三原则的谈判;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又推动、指导了此次谈判。从1934年10月蒋介石写作《敌乎?友乎?》到1935年10月日本决定"三原则",中国方面首先"以进为退",借广田演说之机,由王宠惠提出了"三原则"而调整中日关系;在华北事变之后,又"以退为进",继续以蒋作宾明确提出对日"三原则"。日本则首先静观而不予回应,在华北事变之后,又开始了外交上的进攻: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三原则",并首先否决中方的"三原则"。中国政府在出师不利、东京谈判失败的情况下,于"五全大会"之后,在此前的"三原则"谈判基础上,在南京主动发起了与日本的调整国交谈判,并再次否决了日本的"广田三原则",使得中日"三原则"谈判无果而终。中日双方在谈判中的主动与被动之不断移位、攻守与进退之互相转换,使得彼此在成败与得失之间各有千秋。但相对于华北的风云诡谲和剑拔弩张,中日在东京、南京的谈判桌上所进行的外交斗争,其对于战前两国关系的能量与效果毕竟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