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票据史话     
正北京恒兴钱庄票这张是老北京"四大恒"之一恒兴钱庄的钱庄票。说起老北京的"四大恒"钱庄,在清朝中后期可谓人尽皆知。当时有一句俗谚:"四大恒、八大源、二十九家官炉房。"其中的"四大恒"就是指"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清朝乾隆年间,甬商董姓人氏在北京东四牌楼摆设钱摊  相似文献   

2.
<正>清末民国时期,湖北各地曾是钱庄和商号私票发行和流通的重灾区。由于历届政府一再从严取缔,从1909年至1934年二十余年,年年重申查禁,进行大量收缴和销毁,致使流传至今的私票甚少,尤其是鄂西地区,民间私票在收藏品市场难得一见。20多年前,笔者收到两张鄂西地区的钱票,现介绍如下:一、南漳东门复兴瑞钱庄票此票是从一旧书摊上购得。据摊主讲,他是从一本旧线装书上拆下,共计三张。看票面右边自边处有9个线装孔,应确信  相似文献   

3.
钱庄是传统的信用机构。近年来 ,各种钱庄票币逐渐演绎成新的收藏热门。适应这一波兼备经济与文化双重意义的“市场行情” ,上海书店出版社及时推出了堪称填补空白的精美画册 :《九府裕民———上海钱庄票图史》。本书作者傅为群先生系长期从事金融史和钱币学研究的专家。作者以紧密贴近生活的态度 ,出手便抓住了“上海钱庄票”这一富有典型意义的题材。当然 ,好题材与可能受到欢迎的读物之间 ,还不能画上天然的等号。平心而论 ,过去也有人做过这个题目的文字 ,惟多吉光片羽 ,缺乏系统的观照 ,而且在表述上比较囿于资料钩沉和理论阐发 ,对专…  相似文献   

4.
地方私票的产生及发展石长有私票是指未经政府批准而由地方各种机构如商会、商号、银号、钱庄、票号、公司、当铺以及个人发行的仅能在固定地区流通的纸币,它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存在了几百年。它是中国纸币发展之源。因此,研究中国纸币不能不研究地...  相似文献   

5.
自晚清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一直很紊乱,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的,既有封建性的银两、制钱和银钱票等旧的币制,又有资本主义性(也是殖民地性)的银元、铜元和银行兑换券,而银行兑换券既有银元票、铜元票,又有银两票、制钱票.即便是银元和铜元,因时不同、因地各异,也是形形色色、林林总总.而且纸钞、铸币皆是中外混用.如此五花八门、杂然并存的货币现象,实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特有.由于晚清政府没有统一的货币,因此,湖北武汉地区的货币也是五花八门、混乱不堪.下面仅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旧时代武汉币制的紊乱现象.首先是货币发行的渠道多.在旧中国,货币的发行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专利,银元、铜元、制钱中央政府和地方当局都可以铸造,纸币也是一样,除中央、地方可发行宝钞、官票外,各地票号、钱庄也可发  相似文献   

6.
何平 《中国钱币》2022,(6):39-49
<正>在分别考察了近代中国精英人士关于货币和银行问题的论述之后,传统中国货币金融组织的近代转型,亦即新式银行是否存在中国传统渊源的问题,就凸显在我们面前。活跃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舞台上的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是钱庄和票号。钱庄由于具有两元并存形成的特种兑换业务,其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辛亥革命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的山西票号就成了考察传统中国金融机构近代转型得失不可替代的标本。幸运的是,在票号任职50余年的李宏龄留下了任职期间的工作文档《山西票商成败记》,为我们提供了经营内幕密不示人的票号在清末衰退期的珍贵信息。  相似文献   

7.
钱庄是我国旧社会的一种信用机构,有的地方称银号,性质与钱庄相同.早期的钱庄大都为独资或合伙经营,规模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放款业务、开发庄票外,少数还发行银钱票.小的钱庄仅从事兑换业务,俗称钱店.当铺亦称典当,是旧中国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向劳动人民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典当中规模较小而取利重者,称押当铺.亦称小押典或小押当.在乡镇中领用典当之款以作资本,押得物品再转押于典当者称代当.  相似文献   

8.
在老上海形形色色的货币中,有些以钱庄名义发行、面值为“念枚”铜元的兑换券,20世纪初一度在上海市面广泛流通。“念”即“贰拾”的沪语读音,由于未见外地有称“念枚”的铜元票,因此这种“念枚”铜元钱庄票被认为是沪上币钞中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大英博物馆入藏了60多张世纪之交至民国初年的私人庄票。这些庄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根本末投入流通的样票,另一部分是品相很好的使用过的票券。这些票券的出处虽然尚不清楚,但由其自身的状况显示出,这些票券很可能原来属于某个印刷商的档案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私人庄票,研究尚不多。大英博物馆这批藏品中表现的私人钱庄,也只有很少几种被列入了近年关于清代纸币的中文出版物,而且说明都极为简略①。私人发行的票券问题很多,它们是由各种组织发行的,像钱庄、当铺、矿山或者随便什么零售商店。当时住在中国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0.
安徽地方银行和各类钱庄票币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长期从事安徽地方银行和钱庄的票币专题收藏研究,现对其发行背景作一简介,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1.
左宝 《文史月刊》2004,(3):53-59
票号,亦称“票庄”或“汇兑庄”,后来统称“钱庄”。据《察哈尔省通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以前,张家口的票号、钱庄达42家。这些票号和钱庄都由山西人经办,并且全部由山西人一手控制和操纵。”山西票号在河北张家口百余年的经营活动中,始终掌握着这里的经济命脉。当时,张家口商业极为发达,桥西堡  相似文献   

12.
徐渊  潘懿 《中国钱币》2018,(6):14-18
1978年春,马定祥先生在一批普通票布中发现了一张天地会钟灵堂票布,对其考证之成果,已载入1983年出版的《太平天国钱币》一书。由于天地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而作为该团体身份凭证的票布“若为清官吏发现,必处以严刑,故会员多烧弃之者。”[1]虽然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等著作中尚附有一些天地合票布之图样,但票布实物却长期没有发现,故马先生当时称钟灵堂票布为“世上仅见”[2]。  相似文献   

13.
乾县发现“关中八景”钱帖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民间私帖票,又称会票,是清代商人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后来在市面上流通以代替现款使用.民间帖票起源于明,盛于清.在清代以后,民间汇兑票券的形式在金融活动中非常广泛.民间私票票据是一种债权人向债务人提示性的票据.但这种票据必须携往钱庄所在地兑现,汇兑时首先交出票纸,经钱庄核对后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徐州同昌蛋局发行铜元票的背景清朝光绪年(1875—1928年)的中期,徐州先后出现了几家钱庄、银号,到了光绪晚期,有部分钱庄、银号为化解徐州商品市场上交易时存在着找零钱的困难,迎合商品市场的需要,便开始有部分钱庄、银号发行了钱票,钱票的种类有:银两兑换券、制钱兑换券和铜元兑换券三种。随后,又出现几家商号也开始了发行钱票,自此,本地区的城乡商品市场上就有了徐州钱庄、商号发行的兑换券在流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前后,临沂钱币市场出现了数十枚新生合作社流通券(以下简称"新生票")。笔者根据当时钱币爱好者叙述的情况,简要整理后,撰写了《新生合作社票谁发行》一文,发表在《中国收藏-钱币》2010年第一期。当时这批票子共有两种面额五个版别。依据钱币爱好者所说的票子发现于费县梁邱这一线索,笔者推测,新生票可能系梁邱某驻军、某团体或刘桂堂部发行。近些年来,新生票又陆续面世了一些,并且发现了新的版别,同时,  相似文献   

16.
正民国时期,徐州有一家私人商号发行的纸币上面有524个字,这是中国纸币中极少见的,这张纸币就是徐州光裕号铜元票(图1)。徐州私人发行铜元票简况清朝光绪年起至民国年间,在徐州社会上出现十余户发行铜元票,他们是钱庄、工商号业单位。其中含有徐州光裕号。该号于民国乙丑年(民国四年,1915年),发行当十铜元壹百枚的纸币一种,  相似文献   

17.
1882-1883年中国金融风潮是由厘税过重、钱庄自身机制不健全、中法战争吃紧等多种因素综合演变的结果.这次金融风潮分两个路径,即钱庄倒帐风潮和股票暴长暴跌,其过程相当复杂.金融风潮给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沉重打击了钱庄、股份制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造成经济上的萧条和恐慌.金融风潮反映了当时中国诸多不良经济问题,给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整理资料.将藏箧内旧社会金融票据等实物进行分类归档,在钱庄票据中有旧上海发行者十余张,遂翻检傅为群先生《九府裕民:上海钱庄票图史》一书,发现其中有数张该书未录。现将图片附上,并作简单文字补充.以供广大读者参考了解。  相似文献   

19.
地方票券,是未经政府法律允许,由地方各种机构如钱庄、银号、商号、企业以及个人发行的。仅限一定地方流通的一种货币。其名称五花八门,有“店票”、“门票”、“私票”、“购货券”等等。它兴于乾隆年间,直至抗战  相似文献   

20.
<正>台伏票是近代福州地区特有的一种货币名称,它已成为研究近代福州地区商贸金融发展史重要的、珍贵的文物资料。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州地区钱庄开始发行台伏票。当时英国在福州的商人称这种纸币为"FoochowDollars"。台伏票名义上以"台伏"为本位。一般认为,"台伏"中的"台"指的是福州南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