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史稿》卷485《文苑二·赵翼传》记载:嘉庆十五年,重宴鹿鸣,赐三品衔。卒,年八十六。《清史列传》卷72《文苑三·赵翼传》云:“嘉庆十五年,重宴?鸣,赐三品衔。十九年卒,年八十六。”《清史稿》的成书晚于《清史列传》,关于赵翼年岁的这段记载,《清史稿》袭之于《清史列传》。只不过省略了“十九年”三个字。这一省略实为不当,因其易造成赵翼卒于嘉庆十五年的错觉。《清史稿》(《清史列传》亦同)所记赵翼年岁实不准确。成书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李元度编的《国朝先正事略》卷43《文苑·赵瓯北先生事略》另有异说。其云:“嘉庆庚午(十五年),重赴鹿鸣  相似文献   

2.
《清史稿·循吏三》载:“史绍登,字倬云,江苏溧阳人,大学士贻直之孙.以誉录叙布政司经历,发云南。乾隆六十年,署文水知县。时滇盐归官办,民苦抑配,绍登弛其禁,释逋课者数百人。阅三载,配盐之五十七州县悉改商办,以文山为法。”(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3043—13044页) 按:“乾隆六十年,署文水知县”句中的“文水”一词,误。应为文山。理由是: 1.据《大清一统志》、《清史稿·地理志》等可知,清朝时,文水县仍属山西省,此外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文物》于1998年第8期发表的《徐州师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及王恺先生“印章”文,释文有多处误释。第45页图版第15印应释“朐之右尉”,误释为“昭之右尉”。因此字误释,该文误以为西汉楚国有昭县(第47页右第1行)。此字形体,可参考罗福颐《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卷四第14页“朐”字,又可见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号“朐长之印”。王先生此文亦提到该楚王陵另有“朐之左尉”印(第47页左倒9行),亦可对照。  相似文献   

4.
《中原文物》一九八二年二期所载《湖北均县馆藏一件铜质套印》,所释印文,几处有误,兹更正如下:(一)“种五色瓜”,误释“种匹五色”。(三)“热肠、冷面、傲骨、平心”,误释“热肠、冷眼、傲骨、平心”。(二十)“千古交情真里得”,误释“千古高情,真里得”。这件套印共二十四面,二十三面皆为闲  相似文献   

5.
《罪惟录》列传四载: 潞王翊穆,穆宗第三子,与神宗同母。隆庆元年册封,国卫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2页) 1.“翊穆”误,应为“翊镠”。(1) 《明史》、《明实录》、《墓志》等为翊镠。(2) 明太祖朱元璋定制,其子各系每代第二字有定,第三字则用木、火、土、金、水偏旁字。潞王这一代第二字应为翊,第三字应为金字偏旁字。2.“穆宗第三子”误,应为“第四子”。(1) 《明史·潞王翊镠传》:“潞简王翊镠,穆宗第四子”。(2) 《明穆宗实录》卷17:“隆庆二年二月乙酉,皇第四子生”。(3) 《弇山堂别集》卷33:“(潞王)穆宗  相似文献   

6.
今本《老子》中有两个“孩”字,对其训释,历来众说纷纭,但从文义上看,均有未安。本文从战国楚简文字中的“娩”字经常被误释为“孩”这一现象入手,推测今本《老子》中的“孩”字也是“娩”字的误释,应该分别读为“娩”和“矇”。  相似文献   

7.
《明史》卷97《艺文志》二日:“戴诜,《易州志》三十卷。”(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406页) 按:“诜”误,应作“铣”字,形近而讹。戴铣,字宝之,江西婺源人,弘治九年进士。《明史》卷188有传。据天一阁藏弘治年间刻本《易州志》二十卷,卷首有弘治十五年,“征仕郎,兵科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婺源戴铣‘新葺易州志序。’”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中国地方志综录》19页、《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55页均作戴铣,《易州志》二十卷。《明史·艺文志》(标点本2403页)另著录戴铣《朱子实纪》十二卷。该志原为二十卷,未见增补,“三十卷”应误。“樊文深,《河间府志》二十八卷。”(同上) 按:“樊文深”误,衍“文”字,应作“樊深”。樊深,字西田,大同人,嘉靖十一年进士,  相似文献   

8.
《清史稿(二五六)松寿传》云:“字鹤龄,满洲正白旗人。……光绪二十年晋山西按察使。明年调江西,晋江宁布政使。”按:松公于宣统三年秋在闽浙总督任内死难,为清末荩臣。其布政江宁时,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其轶事云:  相似文献   

9.
爱新觉罗·弘,字仲新,号瑶华道人。系康熙帝玄烨第二十四子城格亲王允秘第二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封二等镇国将军,三十九年进封贝子,屡坐事在爵。嘉庆间授奉思将军,卒。弘的诗、书、画并佳。《清史稿》有“工画,师董邦达,自署瑶华道人。名与紫琼并”之评语。其为沧州张桂岩州判所作《咏百合花》云:瓦主何妨种玉姿,士。兰芳韵两三枝。天然太素无人识,寄语沧州老画师。爱新觉罗·弘晏@高兴璠  相似文献   

10.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冬十月“还,同黄帝于桥山”。注引应劭曰:“在上郡,周阳县有黄帝冢。”(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89页) “周阳县”,误。应为阳周县。《汉书·地理志》载:“上郡,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资治通鉴》卷二十“汉纪武帝元封元年”:“上乃还,祭黄帝冢桥山。”注引应劭曰:“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可知武帝所祠黄帝冢在上郡阳周县桥山。应注本为“阳周县”,不误。而点校本误为  相似文献   

11.
(一)卷188《周广传》(页5000):“周广,字克之。”(中华书局点校本,下同) 按:“克之”误,应作充之,形近而讹。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二《玉岩先生文集序》:周广“字充之”。古人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广,大也;充,长也,高也。(克,又疑作克。为俗充字) (二)卷258《成勇传》(页6680):“成勇,字仁有,安乐人。”按:“安乐”误,明代没有安乐这一县名,“安乐”应为乐安之误。乐安,隶山东青州府。徐  相似文献   

12.
《东南文化》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阮平尔的《唐光启三年瓷质罐形墓志及相关问题讨论》,1989年第4—5期刊登了李则斌的《扬州出土两方唐墓志》,这两篇文章中的三则唐代墓志铭释文有几处值得商榷,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陵倜墓志铭“以己已岁天命将尽”,“己”应作“乙”.“府君年五十有.大国四方不宾”,至“有”宇断句,文义不通.“大”应作“六”,此字有四笔,点与撇笔势不连.志文“回”即“因”之异体,释文作“国”,误.这句应为“府君年五十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版《梁书》卷六《敬帝纪》载:太平元年(公元556年)五月,“庚寅,齐军水步入丹阳县。丙申,至秣陵故冶。”笔者按:引文中“秣陵故冶”之“冶”字应为“治”字之误。《陈书》卷一《高祖纪上》对梁末北齐军攻建康一战亦作了相同记载,其称:“五月甲申,齐兵发自芜湖,丙申,至秣  相似文献   

14.
两《唐书·萧复传》载唐德宗建中四年朱泚之乱时,陇右留后韦皋于陇州诛杀“豳”“邠”叛卒一事。但变乱发生时唐代政区建置已无“豳”州之称,“邠”卒亦无驻陇州的记载,《萧复传》“豳”“邠”二字应误。据载,在建中三年,朱泚既兼凤翔、秦陇与陇右三镇节度使,又保留着幽州本镇节度使一职,其离任凤翔节度使前派遣驻守陇州的所部幽州兵,建中四年附朱泚为乱而为韦皋所诛。故朱泚之乱中在陇州被杀的是朱泚的幽州兵而不是“豳卒”,《萧复传》中的“豳”“邠”为“幽”字之误。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02年第11期《黄河八里胡同栈道的勘测》(下称“勘测”)一文中,有两则题记录文有误,今试作订正。第一则题记,原录文为:“正始贺晃领帅五千人治此道天大雨正始九年正月造。”其中“帅”字应为“师”字之误。“师”为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2010年第二版“歇”字,音项(二)据《广韵》“徂感切”作“zan”,释义作“切断的菖蒲根,可佐食,也可人药”,并引广益本《玉篇》“欢”字材料判断“疑‘歇’释菖蒲殖,误”。  相似文献   

17.
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又号且道人。清代前期著名画家,善指墨。其先世自山东高密县迁辽宁铁岭,隶籍汉军镶白旗(后改隶镶黄旗)。关于高其佩的生卒年,清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云"雍正甲寅年(十二年)卒",其生年则未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高其  相似文献   

18.
常安与其词     
清代满族文学多出名家,曾历康、雍、乾三朝之常安,即一生致力于文学,于诗词文论多有佳作。常安,字履坦,叶赫纳兰氏,隶镶红旗满洲。历任江西、浙江巡抚等官,乾隆十二年被弹劾下狱,旋卒。《清史稿》载:“时论疑其中蜚语,以死非其罪也。”常安工文辞善诗词,有《受宜堂集》传世。常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81年第4期刊载的《河北省发现西汉金饼和元代银锭》一文,关于银锭自铭重量单位,有几处误释,这里简述我们的看法。一、平泉县颜杖子出土的1547号银锭,正面右边錾刻的第一行铭文,原释作"杨琮伍拾两三分",其中"分"字应为"钱"字,该锭的自铭重量,应是"伍拾两三钱",若折合今重计算,三钱与三分之间误差13.5克。二、怀来县小南门姑子坟出土的1380号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主持编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注》(岳麓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把《二十四史》、《清史稿》、阮元《畴人传》中的重要科学家传详加注释的书。在本书的注释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上述诸书中有大量的标点错误与文字讹漏,现选取其中主要的列举如下。 一、由于不熟悉科学家生平而产生的误断与错讹 1.《隋书·刘焯传》:“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见《隋书》卷七十五,1719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