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雪 《神州》2011,(2):44-44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然而“语文”又来源于生活,故在教学生学“语文”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会用“语文”。  相似文献   

2.
近读陈子展先生《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陈先生解《楚辞》,主要用译释的办法,只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略加简注。鉴于“今之《楚辞》译文亦数见不鲜矣,往往未能扣紧字句,致失原意。”(见《凡例》,下同)所以,陈先生的“今译,亦名直解,深戒解非本义,率而为之。必也古词今语,寻文比句,为媸为妍,临镜自见。”可见陈先生的“今译”是力求直译,尽量忠于原作的。用我们教书  相似文献   

3.
俞汝捷 《世纪》2023,(4):44-46
<正>拙稿每在《世纪》发表后,通常会收到一些反馈,令我欣喜,使我受益。其中印象尤深的有两次,一次事涉张伯驹,一次事涉徐澄宇、陈家庆。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周谷城张伯驹先生为我重书诗词》的回忆文,谈到两位前辈写给先父的词稿、扇面于“扫四旧”时被抄没,“文革”后我请他们重新书写的往事。文中谈到,先父有把折扇,一面是姚羲民的章草题诗,另一面是张伯驹画的兰花。  相似文献   

4.
读《炎黄春秋》今年第4期《出版界巨子王云五传奇》一文,使我想起先父史久芸逝世前向我谈及自己生平时提到的有关王云五的一些情况。先父于1915年以“练习生”(即学徒)考入商务印书馆。他在王云五手下工作多年,可能因个人经历的相似(先父也是只读过几年私塾,靠工作中自学成材)和勤恳的工作态度而得到王云五的赏识和重用,两人私交亦较好。先父对王云五在文化事业方面的业绩甚为敬重,而对他后期离开商务到国民党政府为官颇感惋惜。据先父所知,王云五对共产党是同情的,对共产党的领导人也很敬仰。共产党曾邀请王云五到解放区参观考察,王欣然同…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中国迎新春必有“联语”,过元宵必有“谜语”,这两种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神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6.
大师1943年在重庆为李印泉(根源)先生所作的一帧肖像画,是大师水墨肖像画中仅有的两帧全身画像中的一帧。我在北京访问李希泌先生时,在他家那雅致的客厅里,便见墙壁上挂着这轴翻拍的水墨肖像画。李希泌赠给我的书中,亦印有这帧肖像画。他说,他父亲在世时,十分喜爱徐悲鸿先生所作的这帧画,如今原作已珍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我曾两次与希泌先生促膝长谈,话题多涉及先父李印泉先生与贵州人士的友谊,事多有关反军阀及当时政界情况,使我进而了解到印泉先生的一生。凝视悲鸿大师所给印泉先生像:但见丰颐长髯,神采奕奕,炯炯有神的…  相似文献   

7.
“一·二八”时,先父蔡廷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蒋光鼐伯伯则是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含指挥后来增援的张治中率领的第五军)。凡是见过先父与蒋伯的人都会有一个突出的印象,两个人的外观是迥然不同。先父蔡廷锴,字贤初,出生于1892年;  相似文献   

8.
读了胡道静、林申清《四库书目家族》(《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一文,获益匪浅.正如文中所言,《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有“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之称.的确,在大力提倡整理和研究古籍的今天,这部为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四库全书》,有待于深化整理与研究的必要.文中并指出“四库书目数以百计,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胡、林两先生从应用目录学的角度提出了这一课题,并且系统地蒐集有关书目,汇编成这套《四库书目家族》(以下简称《家族》),使研究者可以按图索骥,利于研究,此举是十分可贵的,我们甚为钦佩.但是,对于《家族》中所列举的某些图书视作“四库书目”却不敢苟同.顾名思义,“四库书目家族”就是有关《四库全书》的各种书目,组成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书目”,同时必须是有关“四库”的书目,而不是那些研究“四库”的论文或史料图书.如果超出了这一范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墨子提要》称《墨子》“尚存六十三篇”,与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六十一篇”不合。实则《四库全书》本《墨子》旧文仅存五十三篇,另十篇纯属子虚乌有。不仅今传之明清诸本如此,即使在宋代也是一样。《总目提要》因误解《墨子》阁书提要所言“此本所列篇数……与《汉志》合”以及《中兴馆阁书目》所称“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之原意,遂妄生出一个“六十三篇”的本子,而其所推比宋本反增二篇之故亦成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10.
这两件资料,选自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档案。原为抄件,未注明出处。系由旅美同盟会会员、《少年中国晨报》发起人之一龚显裔先生自美洲寄往重庆。文中说明孙中山先生对“宋案”亦曾主张法律解决,为史学界提出了孙中山如何由法律解决“宋案”之主张转变到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这一课题。现予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11.
于惠 《名人传记》2018,(7):26-3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声名远播.交游广泛.许多人提及他时都言必称“我的朋友胡适之”.这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但与其相交数十年的梁实秋却从未说过此语,梁实秋在《怀念胡适先生》一文中坦言无论是当面会晤,还是与别人提起胡适时,他都会恭敬地尊称年长他十一岁的胡适为先生。  相似文献   

12.
理论火花     
“夫天地长久,风俗元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 效昔言,不其惑乎?” [唐]刘知几:《史通》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宋]曾巩:《南齐书序》 “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 [清]章学诚:《报孙渊如书》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五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如顾颉刚先生所言:“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宇宙系统的信仰”,它不仅曾活跃于民间,亦制约着帝王权贵和博雅大儒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1982年7月24日,当年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给这所学校校长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写了一封信,信一发表,就象海峡间的涛声拍击人心,两岸中国人发出盼望统一的强烈呼声。廖公感怀旧事,在信中回顾了一段历史,“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廖承志亦知一二的那次合作,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直接结果。1923年6月12日到20日,中共“三大”…  相似文献   

15.
孙星衍校刻《孙子十家注》时误判孟氏注是《隋书·经籍志》所载的亡佚书目梁“孟氏解诂”。事实上,中唐时期已经没有梁孟氏注《孙子》的流传。《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孟氏注,自集注本出现以来,凡见诸著录并明确言及注者时,均言其为唐注,十一家注的辑者亦认定孟氏注为唐注。孟氏注的校语中出现了“人不疑”“人不危”的避讳表述,证明孟氏至少参校过唐代避讳改字后的《孙子兵法》文本。就孟氏注而言,孟氏注16处袭用杜佑《通典·兵典》的内容。十一家注中的唐注普遍存在对曹注的义疏,孟氏注也有两处;同时,孟氏注中还有两处对杜牧注的义疏,显然孟氏注晚于杜牧注。多种证据均指向孟氏注为唐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昔日被视为“蛮荒之地”,因而贵州文化艺术往往被忽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收录全国各地楹联的专书,录载贵州的联语寥寥无几;一些论联赏联专著,“名联”中没有贵州的份,撰联大家亦无一人是贵州人。最近,贵阳市志办编辑出版的《金筑丛书·贵州联语两种》,全书收录整理了贵阳知名学士刘韫良的《壶隐斋联语类编》和向义的《贵山联语》,录载有关贵州的联语数千联,其中一些联语堪能与全国“名联”相媲美,《壶隐斋联语类编》的作者刘韫良更堪称撰联大家。刘韫良,亦作刘蕴良,字玉山,号我真,“壶隐斋”为其书斋名,…  相似文献   

17.
张贯三先生与其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贯三先生是近代山西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藏书家。小时候,我几次得瞻老人丰采,并见过他那富甲三晋的藏书。因先生是先父最尊崇的恩师,所以,我幼时的心目中就矗立起他老人家的高大形象。年长后,闻先生生平治学事渐多,又稍诵其诗文,知先父之心仰先生盖有自也。光阴荏苒,一晃过去了几十年,连先生的弟子也多已作古,而撰忆先生的文章却甚寥寥,有感于此,我拟就所闻而述之,以了多年的宿愿。自知矮人观场,难述先生于万一,而又不甘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昔日被视为“蛮荒之地”,因而黔省文化艺术往往被忽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收录全国各地楹联的专书,录载贵州的联语寥寥无几,一些论联赏联专著,“名联”中没有贵州的份,撰联大家中亦无一人是贵州人。最近,贵阳市志办编辑出版的《金筑丛书·贵州联语两种》,录载有关贵州的联语数千联,其中一些联语堪与全国“名联”相媲美,《壶隐斋联语类编》系首次刊印,其作者刘韫良亦堪称撰联大家。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西山蓊郁的丛莽中,一座普通坟茔的墓碑上镌刻着两句铭语:“竟解中华百年之恨,得蒙人民一世之恩”。这是墓主,著名作家,学者,教授吴组缃先生对自己一生情事真诚的高度概括。吴老逝世已十年,“古来圣贤皆寂寞”,光阴流水,世事沧桑,对这位风骨卓然的世纪老人,旧人会记得,新一代可知道?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近年来,社会史方法的引入与运用,为治史者究明历史提供了新思路,亦开掘出众多新问题,乃今日之新潮流。然唐宋以前,传世文献数量不多,内容有限,欲开展社会史研究颇不易。不过,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