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繁昌明城砖窑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1999年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对安徽省繁昌县明代采石场及城砖烧制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深入研究明代城砖烧制技术、城砖运输等问题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 2006年五一前夕,笔者为开发长城沿线乡村旅游做调查而拍摄长城资料片,途经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镇擦崖子村时,发现在这里的山上有一段波澜不惊的明长城基石。与其他保护古长城较好的地方相比,这里可谓有天壤之别。不但长城不见了,长城砖也不翼而飞了。当扫兴、疑惑的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下山时,不经意间在擦崖子村找到了答案。毫不夸张地说,依山而建的擦崖子村,几乎成了长城砖的汇集地。用长城砖盖的猪圈,垒的围墙,砌的烟囱道等等,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据说这些建筑都  相似文献   

3.
邢台市出土明代“昏钞”铜印1991年11月,邢台市桥东区政府在原顺德府府衙旧址上进行基建施工中,出土一方明代洪武九年铜质“昏钞”方印。该印铜质,印面呈长方形,长12.5厘米,宽5.5厘米,厚1.2厘米,直钮,通高8.5厘米,重845克。印文为汉书阳文...  相似文献   

4.
制作这期特别策划时,摄影师黄友刚传来的一组照片勾起了我的兴趣。镜头对准的焦点是康陵宝城上的城砖。无需刻意放大,就能辨识出砖上刻写的小字。“泰兴县造”、“直隶常州府武进县造”、“成化十九年长垣县口造”……粗略一数,仅地名就出现了六七个。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期以后为防御蒙古套部扰掠,在今宁夏南北分设固原、宁夏两镇,所谓“九边重镇”独占其二。同时先后修筑了包括“河东墙”及“沿河边墙”、“深沟高垒”与“横城大边”、“旧北长城”与“北长城”“西长城”“固原内边”以及“徐斌水新边”等数条备边工事。本文拟就长城资源调查中新发现与确认的明代对固原镇城附近战国秦长城的修缮利用、“徐斌水新边”长城以及“河东壕堑”三则新发现及相关情况略作介绍论述。  相似文献   

6.
军事史是明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个领域 ,但明代军制研究相对较为活跃 ,这一点在赵明《明代兵制研究六十年之回顾》① 一文中已经有所介绍。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明代军制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现就其中一些主要成果概略介绍如下。一、明初军制洪武十三年五军都督府的设立 ,标志明代军制基本定型 ,在这之前是什么样呢 ?南炳文《明初军制初探》② 一文从三个层面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基层 ,朱元璋于 13 5 5年沿用元制设立兼管民事的翼元帅府 ,无固定编制。后于 13 64年立部伍法 ,始行统一编制的卫所制度 ,到 13 74年设…  相似文献   

7.
作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灵丘明代内长城遗存了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军事设施,堪称长城军事设施博物馆。但是灵丘地区明代内长城沿边军事设施的历史沿革、详细分布走向、军事设施功能以及针对性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对灵丘地区内长城遗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从而为灵丘明代内长城的进一步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荣 《中国土族》2002,(4):33-34
在我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史籍中,对长城的记载用的是不同的名称。如:《史记》中有“长城”、“长城亭障”、“塞”,《后汉书》中有“塞垣”,《金史》中有“界壕”等名称。在明代的官方公文、史籍中则称其为“边墙”,另外也有“墙堑”、“边垣”等别称。大通县境内的明边墙,就是明代修筑在青海的一段明长城。  相似文献   

9.
邢台出土明昏钞印1991年11月邢台市桥东区政府施工,在原顺德府府衙旧址出土一方铜印。印面长方形,长125、宽55、厚12毫米,直纽通高85毫米,重845克。印文阳文篆书“昏钞”,印背阴文楷书两行,右为“顺德府”,左为“洪武九年七月日造”(如图)。邢...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芦山县文物管理所最近收集到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官印两方,均为铜质、兽纽、阴刻篆文。一方为驼纽,印文为白文篆书“汉叟仟长”四字(图一、二);与云南昭通所征集到的“汉叟邑长”印,印文字迹笔法,除“邑”“仟”二字各异外,其余三字全同。另一方为“辟邪”纽,纽与印台结合部镂空间隙较大,异于常见之汉印纽,形制更为古朴;但此印在出土后,被拾得者将印文正面及印台四周磨损,致使印文辩认困难;可能为“汉夷土部之章”六字,(图三、四)为阴刻篆文。这两方铜印在省内尚属首次发现。两印都是1983年在芦山县城附近清源河岸边被公社社员罗文才等人淘沙金时发现,并由他们交献给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  相似文献   

11.
<正>明初实施大规模城墙建设活动,不仅是凤阳明中都和南京都城,各地府州县的城墙建设也都需要大量的城砖。为保证城砖质量,明代施行以城砖铭文为标识的责任制,也就是"物勒工名"措施,以及比较周密的基层组织形式,多年来学界都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到"淮安府海州"铭文城砖,在明中都、南京、淮安以及海州本  相似文献   

12.
渝文 《文史月刊》2009,(3):65-65
1999年6月,一枚海瑞印章首次在辽宁本溪市被发现。印章黄铜质,总高3.7厘米,钮高2.7厘米。印文是“抒心惜福”四个篆字,每字大小均在1平方厘米左右。印的一侧中部刻有海瑞的号“刚峰”,为隶书小字,只是不知为何“峰”字的右下部分少了一横划。在正方形印文之上,是由大、中、小三个“回”字形图案自下而上叠铸成的亚腰状提梁式钮,这类钮在宋明时期的玺坠印章中十分流行。印文功力深厚,刀法娴熟。  相似文献   

13.
<正>角山长城距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古城山海关北3公里处,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顶处为大平顶,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丰台区出土的明代明威将军腾骧右卫指挥佥事徐通及夫人董氏墓志,详述了徐通及夫人董氏生平。以墓志内容与史籍文献相对照,就墓志记载中所涉及的相关人物和事迹加以考释,进而为研究明代徐氏家族世系提供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有助于明代政治、军制和社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代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世界奇迹。明长城集历代之所长,是长城建造的巅峰,蓟镇长城则是其中之精华。明蓟镇长城担当着保卫京师的重任,是明代九边长城中地位最高的一段。明代对蓟镇长城的修筑最为重视,不惜人力、物力、财力,这使得蓟镇长城成为明代长城中修筑最为精良、体制最为宏大、设施最为齐备的长城,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  相似文献   

16.
河北长城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河北境内古代长城的分布情况及修筑时代,对战国长城、秦代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唐代长城、金代长城及明代长城的基本走向、修筑情况、结构形式及保存现状等分别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明代“九边”的军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代“九边”的军数梁淼泰明代的军数,是明政府的军事机密,禁为人知。明代边防,尤重北边。明朝沿长城先后设置了辽东等九大军事防区,是为“九边”。本文拟探讨“九边”的军数。一明后期有人说:“查得国初兵制,九边控弦几至百万”①。洪武、永乐间北边的军数是否高达...  相似文献   

18.
近因整理广州城砖文字拓片,发现了文献通考的一点错误,录出以供史学家们参考。广州城在南宋末嘉定、绍定、嘉泰、端平、宝祐、景定各年间不断增筑和修葺,城砖均有纪年文字(省、府各志均有错漏),当时修城的砖是由所属各府、州、县造送的,亦有纪地文字。检查得广州府属各县造来的砖  相似文献   

19.
先秦燕文化是构成早期长城文化带的重要范畴。燕国作为北方农耕文化中心,与周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长期对峙和交融,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从西周至战国,先秦燕文化从滥觞、成熟逐渐发展至鼎盛,并强势扩张,造长城以拒内外之敌,其在北部边界抵御东胡等游牧民族的“燕北长城”及在易水流域防御齐、赵等国的“燕南长城”,是长城文化带初期成型的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对“先秦燕文化发展谱系”“战国时代的燕长城”“燕文化在长城沿线的传播与影响”三方面的探究,建立起对先秦燕文化和早期长城文化带动态而立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在随州市万和区宠家村董家庄修水库时,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铜印。该印现珍藏于随州市博物馆内。这枚铜印底作圆形饼状。长扁方形印纽,质量1309克,通高9,直径12,厚1.7,印纽长7.3,宽3.1cm。方框内为阳刻九叠篆文“统军元帅之印”六字。方框四周各有阳刻回形对称纹饰。印背左右两边都有阴刻篆文,其左侧印文为“中书礼部造,太平三年□月□日”;右侧为“统军元帅之印”的字样(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