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建武 《收藏家》2014,(7):47-52
春秋时期,周礼已逐渐失去对人们的束缚,礼玉减少,装饰玉大增,纹饰细密繁缛,由简向繁演变,多以浅浮雕技法装饰,采用隐起镂空阴线、单线或双面的雕琢手法,讲究对称平衡。战国玉器更加多样,造型生动活泼,各种S形龙凤玉佩大量出现,线条生动,装饰华美,表现出勃勃生机,所作玉器无论是纹饰线条还是轮廓造型皆刚劲利落,边角线规矩见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
尹小晨 《神州》2014,(3):217-217
一幅好的中国画,不但应该准确传神的画出对象的特征,而且应该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画的学习及创作,以立意为先。中国画的立意法则主要体现在造型,线条,色彩几方面。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一要对中国优秀传统作品和今人的名作广泛的临摹,二是对自然界生动丰富的形象有广泛的写生,才能使画新意深。  相似文献   

3.
<正>画牛这一题材,在中国画中并不是一个受人追捧的科目。自从唐代的韩滉创作了《五牛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至今,在其后的近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几乎很少再出现专以牛为题材的重要画家。一直到明清时期,画坛也并未出现一些画牛的大家、名家,  相似文献   

4.
《世界》2011,(11):218-218
第四代GS的外形完全摒弃了上一代的圆润造型,改以锋利线条的设计语言,突出了力量感。头类采用了多颗LED灯组并拥有时下流行的LED日间行车灯。车尾造型则较为内敛,  相似文献   

5.
稀世名画《五牛图》创作于唐、宋时期,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前后纸张的特点。图画中的五牛,从左至右,从第一头牛头络红缨、昂首的得意之状,到最后一头牛的俯首之态,居中间的一头面对看图者,无不惟妙惟肖。这幅画后有元代赵孟頫、孔克表,明代项元汴,以及清高宗弘历等人的题记。清末,"八国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1日开幕的全国征集文物汇报展览,展出了一件宋人《百牛图卷》(图版陆)。这个画卷1960年在青岛发现,经书画鉴定家张珩同志搜集收藏。张珩同志去世后,由他的亲属捐献给国家。《百牛图卷》长207、高28.5厘米。绢本,墨笔。卷尾有朱文印半方,残留"戴"字。有署名为董其昌的题跋,云此卷为唐代戴嵩作,清嘉道中昆明收藏家萧大庸也做了这样的鉴定。但画卷的构图、造型和笔墨所呈现的时代气息,绢底的质地色泽,都断非唐代面貌,与唐韩滉的《五牛图》画风更迥然不  相似文献   

7.
德治 《旅游纵览》2007,(6):70-74
<正>线条语言线条是摄影艺术造型基本要素之一。认识、了解线条的意义、类型、表现形式,以及线条语言与内容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掌握和运用线条造型语言,才能拍出更好的摄影艺术作品。线条是任何造型艺术的骨架,线条规定了形象的特征,明确了边缘界限。任何一幅摄影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线条的处理,没有线条的结构形式就构不成造型艺术。因此旅游摄影爱好者必须在客观现实生活中去观察、理解、归纳和提炼。  相似文献   

8.
<正>作品评析《考官》是一幅表现现实的人物作品:考官居高临下的神态,夸张的手形,面对被考者的傲慢,这些均构成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内涵,体现出钢笔人物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而《家园》则具有钢笔画造型写实的特点:线条明快,造型生动,视觉感强,通过钢笔线条呈现出家园的美感,不失为描绘物景的钢笔画佳作。  相似文献   

9.
线条的困惑     
线条之于中国画,最初的功能只是框定形状,勾画轮廓。随着绘画的发展,线条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内涵,不仅要清晰展示出画家所描绘的物体,还要显示出某种意蕴和精神,以昭示人类的某些情感,甚至被分门别类,与各类意蕴一一对应。如此,又不免有生搬硬套之嫌。线条在书法里挥洒自如;而在绘画里,则或得颜色、章法之助倍受赞誉,或被名士名流赋予诸多诠释。于是,线条不胜困惑。  相似文献   

10.
曹建平 《神州》2013,(20):235-235
在造型的艺术中,线条是重要的抒情手段。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某些物体的线条结构积累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因此在接触到某种类型的线条结构时就会产生联想,激发起相应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1.
在造型的艺术中,线条是重要的抒情手段。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某些物体的线条结构积累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因此在接触到某种类型的线条结构时就会产生联想,激发起相应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庚子年已近尾声,种种“牛”的符号开始_出现在对联、红包、公仔、表情包中。>这大概是十二生肖中最有好感度的动物之一。它是稼穑的代名词,是田园牧歌的象征,是哲学的隐喻,还是宣纸上的中国留给我们最早的印记——唐代韩溴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相似文献   

13.
马金玲  王尚林 《文博》2008,(1):59-62
中国的漆器纹饰,就其艺术价值而言以汉代为最.其非凡的想象、丰富的图案、灵动的线条、简约的造型令后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块拳头大小的三峡石。浅褐底色上,有一道深褐花纹,画出一个作揖迎客的小和尚,造型准确又生动,线条简洁又肯定,真如高手妙构。石质粗糙,又有两条裂纹,但小知客僧足以令它们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5.
韩滉《五牛图》的流传沿革,根据画卷上的诗文题跋等可知曾流入南宋内府,元代时经赵伯昂、赵孟頫、元太子等人之手,明代项元汴等收藏过,入清,曾藏于浙江桐乡汪氏求是斋,金农曾两度观赏《五牛图》, 最后一次是在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十二月。此后《五牛图》流入清宫。但具体情况,人们至今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16.
记得有位学人评述中国画有两个表现系统,一个是线条化,一个是笔墨化。以此理论纵观中国绘画史,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宋以前的中国画是线条化阶段,其突出点在于以线造型;宋元以后是笔墨化阶断,其突出点在于笔墨是中国画的筋骨、血肉。  相似文献   

17.
舒哲 《文史天地》2007,(8):29-32
韩滉,以《五牛图》名世,也是个颇有政绩的政治家。但其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让人嗟叹。  相似文献   

18.
新石器时代几何形图案艺术构成中,直线、波折状线以及圆形、十字形图案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菱形图案(或菱形的四边线条四弧状)同样也较引人注目,这种图案以单独形式或与其它图案的组合形式出现于东方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在商周的青铜器纹饰中,以菱形(或称方雷纹)作为点缀装饰的形式与其它图案形式一样,为造型多样、神秘深途的商周青铜器图案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即以菱形图案的存在形式及说明的问题作初步的分析。(一)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菱形图案的存在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种:1.与八角星纹组合八角星纹图案目前主要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安颜博 《神州》2011,(3):128-128
学习中国画,特别是以线条见长的人物画,首要的问题,就是树立线造型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确立则必须通过寻根溯源的途径,寻找形式、理念的内涵。因此,本文通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用线造型的深入解读,一方面寻求中国传统人物画树立线造型的理论根源,另一方面,根据现代人物画教学的实际状况,追本溯源,以便使中国传统人物画教学更加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追求写意之美,雕刻家以刀代笔,将自己心中的“意象”通过洗练、传神的线条展现出来。而对于人物题材木根雕作品,创作者一般会结合自己的审美理念选择不同的雕刻技法,以期达到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形神兼备的气韵要求。本文主要从人物题材木根雕作品的线条、造型、气韵等方面,来谈一谈对相关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