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二十五卷,署东莱徐居仁编次,临川黄鹤补注,实属南宋末期坊间刻本,托名于徐居仁与黄鹤。其原因是此本编次从徐居仁《门类杜诗》,注释主要源于《黄氏补集千家注杜陵诗史》。此本在官方和私家藏书目录中均有著录,通过梳理藏书目录中版本著录情况,发现《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版本流传一脉相承,从南宋末年的祖本,到明代的汪谅本,除剜改板式木记外,内容基本无变化。现在能见到最早版本是元皇庆元年余氏勤有堂刻本,刻工精细,字迹清晰,当属善本。对《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版本的清理,有助于了解早期分类编撰杜集版本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2.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下文简称“蔡笺”或“草堂诗笺”)为南宋杜集的重要版本之一,并在编年、笺释等方面,为奠定杜诗学基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其刻本凌乱,在宋代即分出50卷及40卷两系统.蔡梦弼有跋语云:“梦弼因博求唐宋诸本杜诗十门,聚而阅之,三复参校,仍用嘉兴鲁氏编次先生用舍之行藏、岁月之先后,以为定本.……离为五十卷①目曰《草堂诗笺》.”则“50卷本”乃蔡笺原貌.而所称的“40卷本”,实为“正集40卷”加“补遗10卷”本,姑称其为“40卷本”,以示区别.  相似文献   

3.
黄庭坚《漫兴》诗云:“肉食倾人如出凡,藜羹饭我是朝三。晓来不倦听衙鼓,云裹卷帘山正南。”此诗见清乾隆时人谢启昆所辑《山谷诗外集补》,中华书局2003年尚荣校点本《黄庭坚诗集注》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黄宝华点校苹《山谷诗集注》均以此为底本,故字句相同。但我们认为此诗中的“出凡”乃“出九”之误。  相似文献   

4.
沈约与《今本竹书纪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今本竹书纪年》真伪和作者 ,学界有争议。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顶格书写的纪年条文 ,二是低一格书写的注解性文字 ;三是用小字或双行书写的明显属于注文的文字。后人的整理与之相应也包括这三个部分。经过具体分析 ,可以认定《今本纪年》的整理者是沈约。  相似文献   

5.
清代柳宗元诗的批点本明显增多,除了柳集专集的评点之外,还有不少选本评点,其中包括一些手批本,如汪森所评《韩柳诗选》等;还有以同一选本为底本的不同评点者的手批本,如以汪立名所辑的《唐四家诗》为底本,就有王庆麟、黄二梧与张鸣珂等人的评本。他们的批点注重对柳诗的风格、诗法等的评点,其中不乏精到的见解;尤其是,在手批本中的一些序跋、题识中包含着批点者、刊刻者的诸多批评,且有的批本还录有许多诗话中的批语,它们为我们今天解读、研究柳诗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初唐《王子安集》传至明代,其篇目已十不存一。明清二朝递有辑佚,皆未能复其全璧。民国罗振玉辑得《王子安集佚》廿篇为单行本,后收入《永丰乡人杂续编》,又增补六篇重为考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何林天注《重订新校王子安集》,附《补遗》,收何氏所辑佚廿四篇;汪贤度编《王子安集注》收入罗氏单行本《王子安集佚》;二本皆不及罗本考校精审。本试以何本、汪本佚与罗氏《永丰乡人杂续编》本佚相校,凸显罗本之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培翚《仪礼正义》继承了以往《仪礼》学校勘的优秀成果.该书选用《仪礼》唐石经、清黄丕烈重刻宋严州单注本(严本)作为校勘底本,并用多种《仪礼》善本作参本,本着"宁详无略,用郑氏家法"、"详载各本经注异同"之校勘原则,综合使用多种校勘方法,为《仪礼》经、注文字的勘正作出了较大贡献.该书校勘特色鲜明,在校勘中能广采众本,并断以己见,校勘结果胜于旧说,同时还潜心整理了《仪礼》学史上聚讼已久的诸多问题.《正义》善于吸收当代《仪礼》学的优秀校勘成果,决定了该书的校勘实为集《仪礼》经、注校勘之大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华子》一书,原本应为先秦道家类书籍,但不见载于《宋史》之前的《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中,盖秦火后无传。现存《子华子》一书,始见载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的《中兴馆阁书目》,此后广为流传。《丛书集成初编》也收录此书,而且在卷首扉页上明确标注《子华子》版本来源是:"《子汇》最先,故据以排印,间有讹夺,则据《墨海》校正",其中,"《子汇》"指的便是明代周子义等刻的《子华子》"《子汇》本","《墨海》"是指清张海鹏纂辑的"《墨海金壶》本。但事实上,据笔者将《子华子》"初编本"与明"《子汇》本"和清"《墨海》本"精心对校后发现,"初编本"的真正底本并非"《子汇》本",而是"《墨海》本"。  相似文献   

9.
日本高山寺所藏裴注《史记.殷本纪》的文本情况较为复杂。本文考证:此卷钞写于五代时期,而钞者所据底本则是初唐以前的《史记》夹注本,它具有早期《史记》夹注本与五代钞本的双重特征。考察高山寺本《殷本纪》文本源流,发现唐、宋两个关键性的《史记》传本——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和北宋景本与高山寺本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变易。高山寺本《殷本纪》不仅为《史记》校勘提供了宝贵的古本资料,而且为我们了解宋人校《史》的某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学术史上,唐代颜师古的《汉书注》在倍受后人推崇的同时,也为部分学者所深相诟病。人们不断发现某些题为"师古曰"的《汉书》注文,实际上是其他《汉书》注家的成果,从而据此认定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抄袭"他人注解。对此,指责者颇多,而证之最详,持之最力者,当为杨明照先生,其著有《汉书颜注发覆》一文。但批评颜师古"抄袭"的学者多忽视了颜注《汉书》在经历唐代长期手抄流传,及宋代以来屡经校订、刊刻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在当今通行的中华书局本《汉书》校勘记中便收集到不少误改、误衍"师古曰"的注文,并据此推测被后人指责为"抄袭"的《汉书》颜师古注文,很可能多是后人不断增补、改写的结果,颜师古似不当为此种"抄袭"负责。  相似文献   

11.
南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是现存最重要的楚辞古注之一,其传世版本众多。中华书局在1983年排印出版了《补注》的点校本,该点校本以毛氏汲古阁刻本为底本,由白化文先生等人负责整理。本文通过比勘《补注》的各种版本,同时参校其他相关典籍,列出点校本中存在的校点问题三十多处,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正>历代对于《资治通鉴》的注释,以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注最为经典。然其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致误。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一地名讹误之处。备注如下: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138《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载:"壬寅,魏主至肆州,(胡注  相似文献   

13.
孙星衍校刻《孙子十家注》时误判孟氏注是《隋书·经籍志》所载的亡佚书目梁“孟氏解诂”。事实上,中唐时期已经没有梁孟氏注《孙子》的流传。《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孟氏注,自集注本出现以来,凡见诸著录并明确言及注者时,均言其为唐注,十一家注的辑者亦认定孟氏注为唐注。孟氏注的校语中出现了“人不疑”“人不危”的避讳表述,证明孟氏至少参校过唐代避讳改字后的《孙子兵法》文本。就孟氏注而言,孟氏注16处袭用杜佑《通典·兵典》的内容。十一家注中的唐注普遍存在对曹注的义疏,孟氏注也有两处;同时,孟氏注中还有两处对杜牧注的义疏,显然孟氏注晚于杜牧注。多种证据均指向孟氏注为唐注。  相似文献   

14.
孔安国是西汉的经学大师,所著《论语孔氏训解》一书被清代学者目为伪书。但事实上《论语》孔注绝非后人伪造,孔安国和《论语》有一定的联系,他确曾考论古今文字,为《古文论语训解》,但流传下来的《孔注》屡经后人的口传笔抄及增删,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孔安国对《论语》的注解,重在训诂,兼及大义。《论语孔氏训解》是迄今尚存的最古老的《论语》注本,也是儒家经典中"行于世"的最早注本。  相似文献   

15.
唐女郎鱼玄机的诗歌至少在五代时已集结行世,约刻於南宋中晚期的临安陈氏书棚本《唐女郎鱼玄机诗》是至今保存下来的惟一宋刻本。在书棚本之前,当有一个与之差异较大的本子,这个本子部分地为《唐人万首绝句》和《才调集》保存了下来,但错讹尤多。明清及民国的刻本或影印本都是据书棚本或书棚本的临写本而来。诸本中,以书棚本为最佳,流行最广。其仿刻本中,以清沈恕、沈慈刻本,江标刻本最为逼真。明本改窜最甚,然也有可取之处,如所补缺字,就为他本所不及。《全唐诗》本虽有讹误,然又是收录诗篇最全的本子。叶德辉仿刻本还将诸家题跋和卸章以宋体字适录。当代整理本有两种,但在利用底本或校本上都有缺憾。故对其版本的源流梳理和优劣比勘,对校注《鱼集》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曾育荣 《中国地方志》2015,(2):38-41,63,64
《寿昌乘》系南宋晚期寿昌军(今湖北鄂州市)方志,大致散佚于明清之际,清末文廷式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柯逢时刊刻文氏辑本,是为武昌柯氏息园刻本,此即"宋元方志丛刊"影印之底本。《寿昌乘》是唯一存世的宋代湖北方志,所载内容,如寿昌军沿革、军制与军学等,均仅见于此志,史料价值弥足珍贵。然而,该志的辑佚却未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漏辑、文字舛误与体例混乱三方面。翻检《永乐大典》残卷,可新辑出《寿昌乘》佚文四条,且可纠正文字传抄之误;分析辑本纲目间的层级与隶属关系,则能恢复此志体例原貌。  相似文献   

17.
敦煌初唐卷子本裴注《史记·管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本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本《管蔡世家》中误重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北宋景祐本《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本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十三经注疏》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简体横排本。它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对十三经的经文及注疏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校勘整理,并施加现行标点。此次整理出版,对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裨益无穷。但由于此项工程浩繁,所以在校点方面存在疏漏之处,如录文出错、句读疏失、校订疏漏、字体有失规范等。限于篇幅,文章暂以《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的"毛诗音义"部分为例,详列其中疏失条目,以期在修订时斟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彧 《文献》2022,(3):94-114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稿本《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书目多著录为王舟瑶手稿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稿抄珍本》解题亦沿用此说。该稿本是由手民过录的清稿本而非手稿本,其第一作者是管世骏,王舟瑶只是对该稿本做了批注,其批注得到管氏采纳,可以算作该稿本的第二作者。管氏校勘所据底本并非完整的“宋蜀大字本”,而是以嘉业堂、宝礼堂旧藏两部南宋绍兴间淮南西路转运司刻宋元明递修本《史记集解》拼合而成,真正的蜀大字本只有十八卷,是嘉业堂藏本的补配本,两者均属九行本《史记》版本系统。其校勘体例独具特色,充分揭示了九行本《史记》在文字上的价值,对《史记》文字亦多有考证,取得了较高的校勘成就,对于进一步整理、研究《史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汉古文献学家郑玄注《诗》"宗毛为主",但绝不拘泥于一家之见。其《毛诗笺》对于《毛诗》多有改动,且训释方式不拘一格。尽管郑玄改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本之三家,灵活运用多种校勘方法,订正了《毛传》中的诸多误字,取得了较高的校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