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熹平石经》的尺寸及刻字行数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熹平石经》自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立后,经南北朝因战乱迁移,至隋末"用为柱础",到唐贞观初,原碑已"十不存一"。唐以后虽陆续有此碑残石出土,但均极为零碎,大块的很少。由于实物资料的缺乏,关于《熹平石经》原石的尺寸和每碑的刻字行数难以稽考,成为疑案。碑石这些主要数据的缺乏,使今天的石经复原工作发生了困难。从文献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来看,最早记录《熹平石经》碑石尺寸的是东晋时的杨佺期。他的《洛阳记》载《朱超石与兄书》云:"碑高一丈许,广四尺。"但所记是否可靠,颇有人怀疑。最近日本学者塚田康信  相似文献   

2.
《文献》2021,(4)
北宋庆历至嘉祐年间,朝廷于国子监刊立石经,然不为当世所重,后又因战乱、水患等原因,石经逐渐沦亡,罕有残石、拓本传世。清代以后,残碑时有出土,学者为之著录、题跋,略述其碑式、行款、文字。今据已知残碑拓片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所藏剪裱本,考证其形制与布局方式,并尝试复原部分经碑。再结合熹平石经"骈罗相接"的布局方式、开成石经的"跨书"现象以及广政石经所体现的"帖式刻石",揭示北宋石经对于汉、唐、蜀三朝石经在布局、形制上之继承。  相似文献   

3.
《鲁诗》,为汉初申培公所传,乃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于西晋时消亡.南宋始出现对《鲁诗》文献的辑佚.清朝时,《鲁诗》文献辑佚与整理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鲁诗》研究始盛.本文主要从《鲁诗》学的传授、著述与流变研究,《鲁诗》文本研究,《鲁诗》学者个案研究,鲁诗镜研究,熹平石经《鲁诗》研究五个方面对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关于汉代《鲁诗》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八十年代以来,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的太学遗址内陆续发现汉魏石经残石多起。1984年冬东大郊村电工韩德朝在晋太学遗址范围的北侧,即距一口老井的北侧取土时发现汉石经一石两面为《春秋》经;又第二年冬村民张松照家在洛河南堤北侧,原棉专队的东南方向,今南北大路.的东侧,依着河堤北侧挖墓坑时。离地约四尺深的灰土层中,发现汉石经及其后记残石五块,计有《诗经》一石两面、《仪礼》一石一面、《公羊传》一石两面、后记颂碑二石三面。  相似文献   

5.
河南开封陈留发现北宋二体石经一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10月下旬,开封县陈留公社农机修造厂在基建施工中发现碑石数件。其中一件为篆、楷两种书体的古碑,出土于前陈留专署大礼堂地下墙基部分。这件古碑为北宋嘉祐石经中《周礼》的第一块经石。碑版比较完整,碑面虽有剥蚀、脱落,但大部文字完好。由这块经石可以推想《周礼》经石的规模和碑面写刻的形制。北宋嘉祐二体石经始刻于仁宗庆历初年,竣工于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历时二十多年。所刻石经有《易》、《诗》、  相似文献   

6.
一《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一字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由蔡邕亲自书丹于石碑,使工匠雕刻,树立于东都太学前。碑隶书,共刻有《易》、《诗》、《书》、《礼》、《春秋》、《公羊》及《论语》共七经。自隋唐后,原碑湮没无闻,不可迹寻。至宋代,始发现有《诗》、《书》、《礼》、《公羊》和《论语》五经残石,共二千一百六十七字,收录于洪适《隶释》、《隶续》二书中。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洛阳东偃师朱家圪垱村东汉太学故址,又有该石经较多残石出土,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极大注意,著  相似文献   

7.
汉鲁诗镜考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78年,在武汉见到汉铜镜一(图一),背有东王公、西王母、四灵及镜铭一周,雕镂甚精。镜径约14·6厘米。镜铭一周凡八十余字,审其文字乃是《诗经·卫风·硕人》章。时由纪君宏章拓一纸。归来与毛诗校核,其铭文虽精,然在边缘苦拓不到,乃手摹其文。自来汉镜传世极夥,以诗入镜,平生只此一见。审其形制,镜鼻大是后汉特点,雕镂又与传世建安年号镜相仿。据史书记载,汉灵帝熹平四年石经碑始立,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熹平四年至献帝建安  相似文献   

8.
1978年,洛阳汉魏太学遗址东南约18公里的偃师焦村之野发现一块刻有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之曹魏正始石经残石,6行19字,经文“家……勤劳……不则……昔在……宁……外”,为《尚书·无逸》篇开首,复原后知为正始石经第廿石中心偏左部位残石。  相似文献   

9.
早在1940年,晋源风峪风洞出土100余通镌刻于武周时期的《大方广佛华严石经》(简称:华严石经)迁回晋祠保存。因受历史条件限制,风峪风洞遗址并未完成遗址清理发掘工作。直到上世纪60-80年代,晋祠博物馆陆续在遗址附近发现《华严石经》残石,现馆内陈列展出《华严石经》130余通。史书记载《华严石经》刻石应有160通,因此还有大量的石经刻石散失佚落。2016年在晋源村民家中发现的石经碑刻,应是《华严石经》残损刻石。  相似文献   

10.
<正>石经是我国文字石刻中的一项重要类别,是指古代刻在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我国古代镌刻的儒家经典石经,有《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南宋石经》《乾隆石经》等,零星刻经多为《孝经》。佛教刻经在北魏开凿石窟风气影响下出现,其形式主要有壁面刻、摩崖刻、碑版刻、幢柱刻等。现存佛教石经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北京云居寺《房山石经》。  相似文献   

11.
三、唐石经唐石经,又专称《开成石经》、《雍石经》。此石经开始刻于唐大和七年(833),成于开成二年(837)。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共二百二十七石。刻《易》、《书》、《毛诗》、《三礼》、《春秋三传》等九经及《孝经》、《论语》、《尔雅》共十二种,计160卷。附《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二种。(至清康熙三年陕抚贾汉复补刻《孟子》九石,康熙廿二年,麻尔图又刻《大学》、《中庸》二石。但《孟子》在唐时列于子而不列于经,《大学》、《中庸》则原刻在《礼记》中)。《尚书》用根  相似文献   

12.
自从马衡、徐鸿宝等人首次鉴定证实,从东汉太学遗址发掘出来的石刻残字为汉《熹平石经》残字以来,短短的十几年中,已先后出土有一百数十块残石。《熹平石经》残石的重新发现,是继殷商甲骨文之后重大发现。它不仅对儒家经典经文的校证和板本源流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研究东汉时期今古文之争问题上,也具有较好的实证作用。在所发现的《熹平石经》残石中,以《周易》残石为最大,也最引入注目,为我们解释历史上关于《熹平石经》的某些存疑,提供了有力的实据。同时,也为我们考查《熹平石经》的体例,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熹平石经自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三月下诏刊刻到唐王朝建立初期的毁灭,前后四百五十余年,经历七、八个王  相似文献   

13.
《乾隆石经》自开刻迄今已二百余年。本文详引史料,对《乾隆石经》刊刻经营、所涉人事、重修奏修等诸多事项作了全面而系统地考述,既补前贤所未及,亦多有发明。  相似文献   

14.
北魏崔浩石经石史的内容包括崔浩所注五经和仿效《春秋左传》体例主持编撰而成的国史。它的地理位置独特,东边三里是北魏的首都平城,西边三里是北魏最重要的祭祀场所天郊;它的占地每边长218.4米、面积47700余平方米;它的用功达到300万;它的碑制高1.8米至2米余,宽近1米;它的碑刻有460枚之多;它的篇幅达240万字左右。石经石史的创制遥启了初唐经学统一的端绪,也显示了崔浩的士族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文献》2021,(4)
唐石经碑式改变了汉魏石经"一行直下"的形式,而采用"分层横刻"这一类似于后世刻帖的经文排列形式。结合中古书册制度,碑刻书丹、镌刻流程以及唐石经前身"壁本"形制等影响唐石经碑式形成的诸要素,可以推测唐石经采用"分层横刻",是为了在不改变传统碑石形制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当时经籍写卷形式,减少书丹和阅读的疲累,是在长幅的中古写卷与直立的碑刻之间作出的折衷,客观上利于拓印后的装裱与流传。同时,始自大历五经壁本的"壁经"传统,可能使得唐石经在安排经文书刻形式时将连成一体的碑石视作整个宽广的平面,不受单个碑宽的限制,更多考虑经文底本的构成形式,从而采用了以卷为中心,而非以碑为中心的排列方式,因此在"分层横刻"碑式基础上伴生了"跨书"这一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6.
帝王巡行封禅祭祀泰山这一极具历史延续性的行为,让帝王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乾隆皇帝作为泰山的常客,其所作《乾隆御制汉柏诗图碑》制作精美,并立于图中所绘的汉柏树旁,实景与画做对照的景观实属罕见。但由于碑刻年久,有些字迹漫漶不清,观者多做书画作品欣赏。作者结合乾隆帝的原作品及部分史料,通过研究乾隆祀泰山的起因以及在29年间四次为汉柏绘图赋诗的过程,对碑中所刻诗、画进行全面解析。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微山县文化馆收藏一块隋开皇六年(586年)《仲思那等造桥碑》(见图)。此碑原在马坡乡石里村,1980 年迁至县文化馆。碑残高126、宽74、厚13.5厘米,碑石略(?)棕黄色。碑的上部断去一截,右上角残缺,左下角断开。据邹县旧志载,碑上原有佛像二层。1973年3月,县文物工作者曾去石里村抄录碑文,当时碑头已断残,每行约缺两、三字,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古的史书《尚书》,它两千多年来被尊奉为儒家的经典,现在它与儒家群经都恢复了它们作为重要古代史料的地位。为了研究《尚书》这部重要史料,需要了解它各种情况,首先是它的版本情况。而它的版本始终与群经版本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版本又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版刻本流传以前,都有一个长时期的“石经”刻本的时代,后来的版刻本就是从石经出来的。当石经时代,所有读书人读它们时,要到太学去抄石经,或仿抄它的传抄本。而由于群经有今古文之异,不同时代的石经反映了不同的文本,所以历代石经有着颇为复杂的情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6,(6)
陕西华阴西岳庙所存西晋《华百石都训造碑》残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拼联,其碑文可以进一步释读,尤可与《水经注》所载内容相互印证。碑文对碑中提及人物生平有所补充,通过碑文亦可对造碑者身份与汉晋守庙"百石"有进一步认识,该碑造、立分刻现象则可能与西晋时局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刻石纪事之风兴于秦代,西汉时有所冷落,至东汉方又复兴。历史上最早的官定经本刻石──《嘉平石经》,即诞生在此时。它是由东汉灵帝刘宏于高平四年(175年)下令刊刻,到光和六年(183年)方才完成,历时九年。《嘉平石经》的镌刻缘起于汉代今、古文之争。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以儒家经典为读书人的研修主科,经书代代相传,皆为手抄,造成了异体、假借、错别字,这加剧了学派之争。《后汉书·蔡合传》曰:"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蔡邕与五官中部将堂溪典......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