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時務報》是戊戌變法期間最重要的刊物,張之洞因汪康年而與之關係甚深。當康有爲有意將《時務報》改爲官報以歸梁啓超掌控時,汪康年在張之洞的支持下,將之改爲《昌言報》,企圖以《時務報》的"空名"給康有爲。本文根據"張之洞檔案"中的大量電報、書信,揭示了這一過程中的種種内幕,展示了許多以往不清楚的細節,並由此引發關於"百日維新"命運的思考。本文還集中地考察了張之洞與黄遵憲之間的關係,並説明黄遵憲政治地位的盛衰與張之洞甚有關聯。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奉命籌設,至十二月正式或立。年餘以來,我們除對南京市屬之歷史遺跡、文物圖書進行了調查、搜集、整理、保管工作外,又在一九五○年二月到一九五一年二月的一年期間與各界聯系各機關合作徵求搜集了大批革命、反革命的文件檔案、書籍、報刊、實  相似文献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藏有"張之洞檔案",共計四百九十二函,二千餘册,還有大量的散頁。其中一部分關於戊戌變法。筆者閲讀後,感受到了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中有一册李景銘收藏的《張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屬類》,其中有張之洞之子張權,之侄張檢、張彬由京中發來的密信,揭示出戊戌變法中的許多鮮爲人知的核心機密。本文介紹這批密信,並結合"張之洞檔案"中的親筆電報,予以背景的説明。本文是系列"張之洞檔案"閲讀筆記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清廷出於選官、繼承以及掌控旗人人口的需求,曾經采用官修方式編撰旗人家譜,大規模介入並統一管理旗人家族人口檔案。這種官修家譜體制自清初即開始實施,經過雍正、乾隆時期的發展和完善,一直持續至宣統末年,産生了數量龐大、保存完整的旗人家譜檔案,内容涉及整個八旗體制下的各類旗人羣體。旗人家譜與八旗世爵世職制和八旗户籍管理制度緊密相關,可分爲承襲册型家譜與户籍册型家譜兩類,二者雖形式有異,在功能上卻有内在相關性。這批家譜在呈報、編纂、審核和保管等具體環節中,滲透了清王朝對八旗特定人羣的强烈干預與嚴格控制,是判斷旗人身分以及諸多制度實施的重要法律依據,其内容、性質、功用與同一時期民間"家自爲書、人自爲説"的私撰家譜迥然有别。目前學界對這批卷帙浩繁、内容豐富的旗人家譜檔案缺乏系統的認識,在先行研究中,對其文本性質尚無明確界定,本文試圖通過對旗人家譜檔案的文書形態、法律效用和官修性質的分析和梳理,將相關研究引入到更爲開闊的視野和空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劉光第致其族弟劉舉臣之信爲線索,發現了膠州灣事件後刑部候補主事劉光第、内閣候補侍讀楊鋭對中樞的無力之不滿,希望湖廣總督張之洞來京主持,於是劉光第以門生的身份運動大學士、管理吏部事務徐桐,由徐出面保張。由楊鋭起草並與劉光第商訂的徐桐保張之洞摺,也在檔案中檢出録上。本文糾正了作者先前研究中的錯誤。  相似文献   

6.
駐外公使館從1876年設立之後,便成爲清政府與各國外交部之間重要的通信渠道。公使館作爲清政府官僚系統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用人政策使其在外得以較靈活地履行外交職能,包括外交談判、搜集整合情報、管轄及保護華民、照料政府派出的海軍學員等等。公使也可以代表清政府,對於總理衙門和外國駐華公使之間爭執不下、無法解決的外交問題,向各國外交部提出交涉的請求。本文以晚清駐英公使館爲例,考察了收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FO 17檔案號下的雙語照會,對公使館如何利用國際法代表"中國國家"做出了初步的分析與評估。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1,(11)
一、爲保護我民族文物,防止有關革命的、歷史的、藝術的、文化的珍貴文物圖書在土地改革期間有破壞散失情事,特擬定本條例。二、下列各類文物爲我民族文化遺産,必须嚴密地加以保護: 第一革命文物類:凡有關革命的報章、雜誌、檔案、郵票、印花、土地證、路條、糧票·攝影圖  相似文献   

8.
現藏臺北"國家圖書館"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全書總目》的最初稿本。本文主要利用四庫檔案文獻探討此書之來歷及編纂成稿時間,指出《總目》初稿是采取分次進呈的形式彙纂成書的,而該稿本則是截至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已進呈部分提要的彙編本。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考察該稿本與提要分纂稿的關係,進而分析兩種四庫進呈本提要稿以及翁方綱手稿中保留的兩份校閲單,對於《總目》早期編纂史獲得了若干新的認識。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據"張之洞檔案"中所藏電報、信件,全面考察張之洞與楊鋭之間的關係,並通過這一考察揭示晚清從甲午年(1894)到戊戌年(1898)的政治内情。最晚從光緒二十一年(1895)三月起,楊鋭即常住北京,充當張之洞的"坐京",爲張之洞提供政治情報並辦理各種交待事務谖煨缱兎ㄆ陂g,張之洞給楊鋭下達了大量的指示,並在楊鋭被捕後積極進行營救。本文還證明孔祥吉發現的"百日維新密札"的作者不是李焜瀛(符曾),而是楊鋭。  相似文献   

10.
茅海建 《中华文史论丛》2011,(4):299-339,396,397
本文根據"張之洞檔案"中的若干機密文件,揭開戊戌前後諸政事的內幕:劉坤一查辦張之洞被彈劾案,容閎、李提摩太、劉鶚在戊戌前後的表現,張之洞與李鴻藻的關係,岳州自開通商口岸,張之洞與日本政界聯手驅逐康有爲出日本,獎勵廣東紳士"報效"逃亡西安的清廷以及廢黜"大阿哥"溥儁等事件。這些雖非重大的政事,但對戊戌前後的清朝政治起到了相當重要或非常微妙的作用。本文分上下篇刊出。  相似文献   

11.
晚清的總理衙門有着嚴格的公文處理及檔案修纂制度,它排斥書吏,由章京全程參與,避免了書吏操持政務帶來的弊端。作爲總理衙門最重要公文書的奏摺,有着優先於其他部院的地位,辦理程序尤其嚴格。總理衙門大臣爲起草文稿定調,總辦章京負責收發並及時向大臣報告處理情況,協調大臣之間的意見,向管股章京分配起草事宜。管股章京從清檔房章京升級而來,熟悉本署業務及各類公文,保證總理衙門的文書得以及時處理,政務不至於遲滯。奏摺在上遞前,須交由全體大臣一致畫稿通過纔能發出,這意味着文稿必須走中間路線,犧牲質量,規避容易引起爭議的觀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將昭陵這座建築作爲一部"文本"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解讀,主要循三個角度展開:其一,將昭陵置於特定時空語境中進行個案考察;其二,將昭陵作爲一個視覺的、物質的、整體的景觀進行解讀;其三,回到初唐的政治環境和時代脈絡,體察當時的政治訴求與意識形態及其與昭陵營造之間的關係。本文通過具體分析揭示出,昭陵的空間規劃與建築布局展現爲清晰的時間性敍事,以視覺語言完成了墓主由秦王到太宗、由天子到皇帝·天可汗,唐朝由李唐一家到大唐帝國、由關隴集團到天下大統的一系列轉變。可以説,昭陵以具體的物質形式强化了當時的權力觀念,也見證了貞觀王朝的政治秩序以及七世紀初唐朝的歷史視野和總體格局。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1,(3)
蘇聯檔案工作歷史分兩個階段。十月革命前檔案工作並不集中,僅有外交與司法的檔案機構,無科學基礎,雖有教授寫成專著並不能引起重視,結果不能通行。革命後認為檔案工作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蘇維埃把它看成文化革命的一環,因而提到極重要的地位。一九一八年六月列寧會發佈一項關於檔案之管理的規定,指示檔案工作的重要性,並着重指出管理檔案的原則,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51,(1)
我中南地區的土地改革,今冬明春卽將在五千萬人口的地區實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佈之"古蹟、珍貴文物及稀有生物保護辦法"之規定,凡屬於地主、惡霸、戰犯所有之一切具有歷史、學術、與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如古代石器、金屬器、陶器、瓷器、玉器、漆器、竹木器、齒牙骨角器、絲麻棉等編織物及刺繡、各種化石、各種珍貴版本、孤本、絕本、抄本與不常見之書籍、碑版甲骨、金石文字及其他拓本、簡牘、檔案、文書、字畫、佛經、儀器、報章、雜誌等,以及在實行土改地區之有關革命價值之文物圖書與歷史藝術價值之名勝古蹟,如古寺古廟及其附屬建築,古佛像、碑碣、壁畫、古塚墓、名人故居等,均屬我民族文化之遺產,必須區別於應沒收分配之生産資料或生活資料,不應隨意分掉或聽任損毁與散佚。爲保護我民族文化遺產,防止有關革命、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珍貴文物及圖書,在土改期間隨意分掉、損壞或散佚,特決定: 一、戰犯、惡霸、或地主藏有上項文化遺產,應予没收。但不應損壞散佚或分掉,須一律慎重保護,送交當地人民政府負責保管,並層報上級人民政府處理。二、在反霸鬥爭中,所已沒收上述歷史文物圖書,並須重加整理登記;對已分掉或散佚者,應予  相似文献   

15.
湯志鈞 《中华文史论丛》2012,(3):253-275,400
1900年由唐才常領導的自立軍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革命與改良分野前的一件大事。由於史料零星、檔卷鮮見,以致有些問題難於判斷。丘菽園是捐款資助自立軍最多的新加坡華僑,他的後人至今保存了自立軍起義前後的一些原始材料,以之與自立軍有關的日本所藏《井上雅二日記》校讀,不但可以糾正晚近史書的記載有誤,而且對自立軍起義前後的孫中山、康有爲關係等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6.
梁蒼泱 《中华文史论丛》2021,(3):323-351+404
考察第一代具有系統的新學創作能力的文人知識倉庫的更新,夏曾佑自編藏書目與日記中的閲讀記載是典型個案。夏曾佑的閲讀關乎新舊書目選擇的眼界,關乎具體的讀法,更落實於面向社會現實的寫作。在舊學功底已然紮實的情形下,夏曾佑自覺從多面向開展新學閲讀。其讀書方法的創新和讀書眼光的時新,亦有力促進了其劃時代的"新史學"寫作,及其身邊的浙籍新學閲讀與知識共同體的形成。夏氏之新學成就或許不如更年輕(5的梁啓超等,路徑卻是共通的,並有前後浪互相激發之力。  相似文献   

17.
為加强民族團結,禁止民族間的歧視與侮辱,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领第五十條之規定,對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加於少数民族的稱謂及有關少數民族的地名、碑碣、匾聯等,如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數民族意思者,應分別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其辦法如下: (一) 關於各少數民族的稱謂,由各省、市人民政府指定有關機關加以調查,如發現有歧視蔑視少数民族的稱謂,應與少數民族代表人物協商,改用適當的稱謂,層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審定、公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對吐魯番新發現的《唐永徽五年至六年(654—655)安西都護府案卷爲安門等事》文書進行了細緻解讀,並由此出發,清理了敦煌吐魯番文書中與關文有關的文書,特别討論了關文的成立與用印制度之關係、關文所反映的録事司與各曹關係,以及縣衙各司之間關文的使用情況。我們相信,對關文格式與運行的研究將有助於加深對唐代地方政府内部政務運行機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圖書館     
《文物》1951,(2)
爲建立與鞏固工廠農村圖書室新華書店發行"讀書運動叢書" 新華書店總店根據全國出版會議,新華書店第二屆工作會議的精神和出版總署的指示,為開展全國讀書運動,决定發行"讀書運動叢書"一批。這批叢書選擇了適合於一般工農羣衆的通俗讀物,包括二百九十八種書,以配售方式半價發售工廠農村的圖書室,並通過這批圖書的發行,建立與鞏固工廠、農村的圖書室,有重點的推進工農羣衆的讀書運動。"讀運叢書"目前僅以工廠、農村為發行對象,凡願建立圖書室之工廠和農村,均可先向當地文教機關和工會文教部接洽,領取優待券,然後持券至當地新華書店半價購書。新建立之圖書室如在圖書借閱或管理方法上需要新華書店協助者,該店當儘量予以帮助。工廠農村設圖書室新華書店華南分店决定配給"讀運叢書"辦法該總分店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的指示,在工廠農村建立圖書室,以開展讀書運動,特邀請華南分局宣傳部、省文教廳、市文教局、省市婦聯、省市總工會等各有關機關召開座談會,經互相交換意見後,得出初步辦法:(一) 書的配給方面,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為配合這一工作,選出一批通俗读物共二百九十八  相似文献   

20.
余蔚 《中华文史论丛》2021,(3):149-192+194-197+401
金末名將武仙,其行迹幾乎與金蒙戰爭相始終,並參與了金亡之前十年華北多數重要戰事,可以視之爲當時金軍的核心人物之一,與戰爭之成敗及形勢之走向有直接關係。本文擬以武仙爲切入點,藉以審視金亡前十年(1224—1234)金蒙宋諸方的戰略實施、軍事形勢。期間,各政權在華北的發展前景,曾出現難以預測的波動,這更是本文欲揭示的重點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