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标 《近代中国与文物》2000,(11):32-33,F004
关于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的兵力,目前共有25万人和14万人两种说法,笔者经过考证后认为,实际上只有约8万人。25万人之说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在陕北,国民党军队投入胡宗南等部二十五万人的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2.
1945年9月15日,驻中国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德米特利·瓦西里耶维奇·别洛卢索夫上校飞延安,给中共中央传信息,苏军中校谢德明任翻译,当时任沈阳卫戍司令的曾克林将军;搭机回延安汇报工作。别洛卢索夫带没带马林诺夫斯基给中共中央的信,信中什么内容,别洛卢索夫对延安传递了什么信息,关系到当时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和中共的决策,研究这一段中苏关系的人必须得弄清楚。曾克林和谢德明是当事人,在档案尚未公开的情况下,他们的回忆就弥足珍贵。我们中苏关系课题组首先想到要访问曾克林。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双方停止内战,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后,延安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成为人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所在地,而且还驻设着国民党的高级联络机构和国  相似文献   

4.
张步东 《文史博览》2006,(11):46-46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双方停止内战,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后,延安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成为人人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不仅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所在地,而且还驻设着国民党的高级联络机构和国民党地方政府,国民党到延安进行考察的各种考察团,到延安采访的众多中外记者,更有无数的青年学生和爱国志士投奔到延安,使这座古城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对晋绥土改的批评1947年3月上旬,共产党派驻北平、南京等地代表先后回到延安,国民党飞机开始轰炸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国共内战全面打响。3月19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大举进占延安。已经撤出延安的中共中央10天后正式决定一分为二,毛泽东、周恩来、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在确定“向南发展”还是“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时,曾一度举棋不定。当年第一个率八路军挺进东北的曾克林将军,率部深入东北腹地,并与苏军代表一同飞赴延安,向中央汇报。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听取曾克林的汇报后,连夜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迅速调兵遣将,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粉碎了蒋介石独霸东北的企图,国共两党两军在东北由此展开一场大决战。现已86岁高龄的前海军顾问曾克林将军对笔者介绍了当时情况,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攻克“天下第一关”八路军和苏军并肩作战1945年8月8日…  相似文献   

7.
1945年7月1日,中国民主同盟常委黄炎培与章伯钧、左舜生、褚辅成、傅斯年等6位国民参政员接受中共邀请,乘国民党专为他们准备的飞机飞抵延安。受到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领导成员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林伯渠、吴玉章、邓颖超、秦邦宪、张闻天、刘伯承等数十人,到机场热烈欢迎。7月4日,毛泽东邀请黄炎培到杨家岭他家里叙话。在窑洞客厅里毛泽东问黄炎培对几天的考察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8.
四平保卫战,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是一个重要的战役,该不该打,至今有人还在议论。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中央先后调集了10万部队,2万干部,20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其中4位政治局委员)先后赶赴东北,比国民党抢先了一步。而当时已是苏军解放的东北,这给我们开展工作创造了一些便利条件。但我们面临的是国民党开到东北的五个军,全部是美械装备,有相当的战斗力。还有中苏条约的制约,驻东北苏军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当时东北的群众根本未发动,正统观…  相似文献   

9.
1937年11月,王明、康生和陈云三位党中央领导人,从苏联回延安,受到在延安的中央首长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张闻天(洛甫)总书记、秦邦宪(博古)等党政军负责人、机关、学校、部队及延安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在机场上召开了极为隆重的群众大会。  相似文献   

10.
顾炳枢 《文史月刊》2005,(12):25-26
延安时期,中共毛、朱、刘、周、任五位高层领导人之一的任弼时,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日理万机。与周恩来一样。被称之为当时中央延安最繁忙的人。  相似文献   

11.
1945年7月1口.烈日横空.热浪夹带着呛人的黄土气只,在陕北大地上滚过来滚过去.中午时分,在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城郊的简易机场上,近百人冒着灼人的热浪,簇拥在那里.他们当中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些最主要的负责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身材高大,衣若简朴的毛泽东不时地同周恩来交谈着什么.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和爽朗的笑声,一下子把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大家纷纷猜度、今天的来人是谁,能让延安的中共要人全体出动,在机场迎候?下午1时半许,一架飞机由南天飞来,临近机场呼啸着俯冲而下,徐徐降落在简易跑…  相似文献   

12.
详说"黄克功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胜 《百年潮》2009,(1):44-48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生了一起震惊陕甘宁边区、影响波及全中国的重大案件.时任红军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六队队长的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杀人犯.此事发生后,在边区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国统区,国民党的喉舌<中央日报>则将其作为"桃色事件"大肆渲染,攻击和污蔑边区政府"封建割据"、"无法无天"、"蹂躏人权".这些叫嚣,一时混淆了视听,引起了部分不明真相人士的猜疑和不满.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边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这件事被称为"黄克功事件".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共毛、朱、刘、周、任五位高层领导人之一的任弼时,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他日理万机,与周恩来一样,被称之为当时中央延安最繁忙的人。笔者最近和朋友去宁夏沙坡头,在宁夏中卫县偶闻延安时期任弼时家的保姆生活在这里,当地还流传着有关任弼时一家与她的一段美丽故事,  相似文献   

14.
我是宁夏中卫县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名叫郑永亭。在延安革命时期,我追随丈夫去延安参加革命,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当时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和他的家人,并在他们家当保姆,看孩子,一起生活了一段日  相似文献   

15.
1946年4月8日,叶挺、博古(秦邦宪)、王若飞、邓发等同志从重庆乘飞机返归延安途中,不幸在离晋绥边区行署所在地山西省兴县城不远的黑茶山撞岩遇难,这么多高级干部同机遇难,是我党我军的一个巨大损失.当时我在兴县一完小读书,家住边区行署院内,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回忆如下.飞机在黑茶山失事后,一位老农上山打柴时发现离失事现场不远处散失的金笔、用具及吃西餐用的电镀刀叉等杂物.老农好奇地沿物追踪登山,发现了失事飞机的残骸及被飞机撞岩着火烧焦的树木,继而发现了抛掷在附近的多具人体遗骸,便匆匆下山报告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立即派人上山察看,并封锁了出事现场,同时又派人向晋绥边区行署报告.与此同时,行署也接到了4月9日党中央从延安拍来的查询电,查询4月8日从渝飞赴延安的一架  相似文献   

16.
<正>1942年7月下旬,刘少奇代表党组织处理完山东问题后,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所在地临沭县朱樊村出发返回延安,途经微山湖。在书面资料中,关于刘少奇过微山湖的相关记载较少,即便在《刘少奇年谱》《刘少奇传》等著作中也只是一笔带过。本文笔者在翻阅众多文献资料、回忆录,收集多位当事人口述等相关资料后,对这段历史详加考证,以期通过对所得线索的梳理,最大程度还原史实,彰显刘少奇崇高的精神品格和卓越的战略智慧。  相似文献   

17.
毕苑 《炎黄春秋》2014,(4):87-93,85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8.
翘首以待切盼亲人50年前的今天1946年4月8日,延安天空,阴云密布,雾气沉沉,细雨霏霏。下午1时,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各界人士和群众代表,来到机场,迎接被国民党监禁5年之久,一个月前才被释放的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的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刚从国外参加会议归来的邓发,著名老教育家黄齐生等。他们同乘一架飞机从重庆飞返延安。欢迎的人们,兴高采烈,说说笑笑,即将与亲人、战友重逢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欢快的气氛笼罩了整个机场。二时许,空中传来了隐隐约约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人们翘首仰望,…  相似文献   

19.
正交城是一方充满伟大革命精神的圣地。抗日战争时期,交城作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前沿屏障,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通往晋冀鲁豫及华东、华中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必经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〇师民运部(中共晋西北区党委的代称)及交城县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交城县抗联),贯彻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20.
一、前 言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自“一大”至“五大”连任党的总书记。然而,他又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如1942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学习组讨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会上曾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