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博览》2013,(1):45-45
中国人民的胜利,鼓舞了大批热爱祖国的留学生纷纷返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于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即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一领导并办理有关留学生回国事宜。该会由政务院人事局、文化教育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政治法律委员会、科学院、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联等17个单位组成。教育部在北京设有留学生招待所。留学生到北京教育部登记后,即可入招待所食宿。教育部本着留学生的自愿、专长及国家建设的需要,协助其解决就业或学习诸问题。  相似文献   

2.
白小乐 《百年潮》2009,(3):44-48
1967年1月,69名中国留学生利用经莫斯科回国的机会,在莫斯科红场拜谒列宁墓,瞻仰了列宁的遗容.作为这批回国留学生中的一员,我参加了整个活动.在我们举行悼念列宁的仪式过程中,苏联警察竟对中国留学生大打出手,酿成一起重大的国际事件,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拜谒列宁墓的中国留学生遭围殴  相似文献   

3.
论文梳理了近年来艺术留学的兴起、主要国家艺术留学生概况,介绍了中国艺术留学生在中外艺术交流中的表现。从近代以来,艺术留学生一直是中国留学生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中国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艺术留学虽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但逐渐趋热。随着国内市场对艺术人才需求的逐渐上升,艺术类留学生也纷纷选择回国就业。在就业前景与政策扶持等问题上,艺术留学生还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百端待举,迫切需要知识分子加入社会主义建设行列。对于吸引、争取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党和政府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1949年12月13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政务院人事局、文化教育委员会、全国学联等17个单位组成,统一领导留学生回国的各项事宜。委员会主任由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担任。1950年1月27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向海外各分会发出了号召:“新中国诞生后各种建设已逐步展开,每方面都迫切的需要人才,诸学友有专长,思想进步…  相似文献   

5.
日本国收藏的唐代一行等人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人民两千多年来一直有着密切的友好交往,其中,包括着两国佛教僧侣之间的往来。七世纪至九世纪,日本不断派"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来,同时,还派大批留学生随使者来中国。这些留学生中,不少是"学问僧"、"请益僧"。他们在中国各地巡礼,研究学问,回国时就把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带回本国。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到日本,沟通两国的文化和学术。佛教僧侣的互相往来,以宗教活动的形式,构成了中日两国历史上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1951年春天,我们接到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会长李鹏同志的通知,说国内中央组织部通知,要我们在苏联的留学生利用暑假的机会回国参观学习。这对我们来说当然是个大喜讯。  相似文献   

7.
程宏  刘志光 《百年潮》2015,(3):64-68
20世纪50年代留美学者的"归国潮"有两次,第一次从1949年8月新中国即将成立开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发布明确禁止学习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离境的法令为止,共约950人归国。第二次从1954年7月美国逐渐放松和撤销对中国留学生的禁归令开始,到1957年中国大陆开展反右运动为止,共约200人归国,此后回国风潮消退,归国者成为个例。至"文革"前,两次"归  相似文献   

8.
中国留美幼童的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赞勋 《炎黄春秋》2004,(11):35-37
今年是中国近代留学生的先驱、晚清幼童美计划(Chinese Educational Misson,CEM)的导者、组织者容闳博士从美国耶鲁大学毕,并登上"欧利加"号(Eureka)船启程回国150周年。1872-1875年,即距今约130年,闳带领的120名幼童分批踏浪东行,负笈美。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史的第一页。“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这是闳回国时怀抱着的夙愿,也是他殚精竭虑,生追求的事业。他苦心孤诣为之奋斗,历时8年,终于获准由清廷设立驻美和驻沪的“幼出洋肄业局”,从…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3年、1944年从东南亚占领区选拔了两期,共205名"南方特别留学生",以培养配合其实施军政统治的"协力者"。无论是在东京,还是在各地入学的留学生,均受日本政府、学校、宪兵和特高警察的严密监控。日本此举刺激了他们的民族感情,以致有人回国后反而参加对日作战。日本战败投降后,"南方特别留学生"大部分归国,仅有少数留在日本继续求学。他们回国后或参加民族解放运动,或成为各行各业的知名人物,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或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并非如某些日本学者所言是日本政府和学校所赐,而是他们个人努力和战后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趋势使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中国留学生地位与作用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结合对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进行的统计、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将扮演的角色、留学人员回国和居留海外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以及留学人员的作用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而渐趋缩小的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以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留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春  蒋龙  姚芳 《百年潮》2008,(11):56-59
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相似文献   

12.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和美术学院完成学业,经欧洲回国。前是梁启超的长子,后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艺术及建筑史女留学生。家学渊源、秉赋优越、训练精当、风华正茂的两人受聘于中国东北大学,被托创办建筑系。  相似文献   

13.
从1896年至1937年,中国留日学生总数大约达到11万人,而在各类学校毕业的却只有1.1万人。同时,在留日历史上,留日学生曾多次决议集体回国。为什么世界上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日本,不能培养中国留日学生对日本国家的亲善感情呢?可以认为在这个时期,民族纠纷、政治冲突是中国留日学生和日本发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每逢重大事件发生之时,海外留学生即大批归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七七抗战,直至新中国成立,都成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上的回国高潮。本文主要叙述抗战军兴后,海外留学生共赴国难的情形,藉以探索国难期间留学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棉 《史学月刊》2005,(11):25-32
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始于辛亥革命时期,一批从日本和欧美回国的留学生为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过渡到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蔡元培、徐悲鸿、林凤眠等就是其代表人物。他们不仅是西方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主要提倡者,而且是中国现代美术院校的主要创办人和主要师资,还是中国现代美术社团的主要发起者和主要成员。在他们的身体力行下,中国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于20世纪30年代初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一、胡适的婚姻和家庭 胡适1891年出生,1904年接受旧式礼教而订婚,1914年前后留学美国时与美国女大学生韦莲司小姐彼此爱慕,后又与中国女留学生陈衡哲相好。但是与其时许多中国海外学子不同,胡适1917年出乎意料地回国与安徽江冬秀完  相似文献   

17.
杨赞贤 《百年潮》2002,(5):60-68
在中国留学史上,1964年、1965年我国公派出国,1967年初又全部被召回国参加"文革"的一大批中国留学生的经历,占据着十分独特的一页,它打上了很深的时代烙印,是空前的大概也是绝后的.笔者曾是1965年派往法国的留学生的政治辅导员之一.当年我们5名政治辅导员带领着60名年龄在十八九岁的男女高中毕业生赴法国巴黎专门学习法语.可是,在巴黎的近一年半时间里,我们基本上都是集体行动,如同我国在法国巴黎办了个法语学习班.这样具有突出特点的留学,历史不该忘记.36年过去了,对此我仍记忆犹新,一切都还那样清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回国五十年——建国初期回国旅日华侨留学生文集》一书为中心,结合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20世纪后期从日本归国的华侨留学生在国内工作与生活的情况,希望能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历史与日本华侨华人历史的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白小乐 《百年潮》2004,(11):57-61
我是1965年由国家统一派出的留学生,"文革"初期,我们是在国外度过的,在国内严峻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出现了平时不多见的现象.回国前后那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提到詹天佑,人们想起的往往是留美幼童,是京张铁路,是中国铁路之父.很难想象,这位学习土木工程铁路专习的书生曾经纵横海上,与敌人浴血奋战.但事实的确如此,詹天佑曾经参加了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海军勇士. 1872年,年龄还不足12岁的詹天佑成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中的一员.詹天佑天资聪颖,又勤奋用功,因而他的成绩十分优异,成为第一个考入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并曾经两次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第一名奖金.1881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这时恰逢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对中国移民和留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加上其他原因,清政府很快下令,所有官费赴美留学生全部回国,以示抗议.詹天佑也因此奉命回国,不能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