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总是谆谆教导:“我们始终要记住历史上社会划分为阶级这一基本事实。”(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45页)历史进程表明,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族也是这样,它是由不同阶级组成的。所以,早在1848年马克思在论法国《六月革命》这篇文章中,就提出了“法兰西民族分裂为两个民族即有产民族和工人民族”的论断。接着,恩格斯在19世纪50——60年代期间论《匈牙利斗争》,《德国农民战争》和《论英国》等一系列光辉著作中,都精明的论证了不同阶级组成为民族这个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根据大量阶级和阶级斗争事实,更加系统地阐述了民族是由不同阶级组成的这个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2.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实行压迫统治的手段主要是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特务机构等。这是阶级社会国家的主要功能,在这个主要功能之外,还有别的功能,如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管理经济、管理教育、提倡某些伦理道德等。但是这些都被阶级斗争所制约,甚至成为统治者实施它的统治的另一种手段。因此,把阶级斗争做为历史研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是受欧美近代阶级观念和阶级革命运动启发而产生的,基本思想来源是马克思关于阶级或阶级斗争学说,中国传统社会的均平观念也渗透其中,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从事阶级革命的简单法则。2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阶级内涵的理解是肤浅的,互助论对早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阶级斗争应用于中国革命问题上,中国社会不同学派和政派间出现了严重分歧,最终导致革命阵营的分裂。2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有制—阶级的阶级理论逐渐形成,并确立为中国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础。阶级斗争史从一开始就被与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分离开来理解,这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误解,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群众观是传统民本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群众观是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著作并渗透在他的全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根本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既是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成果,又是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现实的根据,也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有着历史的渊源。毛泽东早年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接受,构成了他最初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深层的因素。但是,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群众观”与“民本观”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概而言之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观点既肯定了“民”的地…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分工-阶级理论的再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英 《史学月刊》2004,29(5):21-28
长期以来,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归结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阶级的划分;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这样一种理论模式。现在,人们发现运用这种理论模式解释历史和现实都遇到众多的困难,于是出现了要求用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代替阶级分析理论的呼声。这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作教条式误读引起的不良后果。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本是一种“分工—阶级理论”,按照这样的理论,就应把阶级视为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分工体系中处在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因而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拥有不同的占有或支配权利、并因而具有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取向的社会集团。运用这样的分工—阶级理论分析历史和现实社会的阶级、阶层及其相互关系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变迁,才能看清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性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英 《史学理论研究》2006,133(4):63-73
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新中间阶级的兴起。企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职能的扩大,都为新中间阶级的发展壮大提供着现实基础,而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则是其终极原因。随着新中间阶级逐渐成长为社会的多数群体,学术界对其关注程度在不断增加,但对于新中间阶级阶级属性和社会政治影响的认识却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本文将尝试对新中间阶级兴起的历史根由及其社会政治影响做出考察和解析。  相似文献   

7.
阶级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政治意义上的阶级是同质、固化、二元对立的,强调冲突和斗争;社会意义上的阶级是异质、流动、多元互动的,强调关联和交融。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尚未达到“阶级对立简单化”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便不得不在两种阶级图景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中,阶级划分的标准和程序时常与党的阶级政策相偏离,这不能简单视为政策执行中的错误或偏差,而是政策弹性和适应性的体现,从中可以发现革命实践的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8.
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人、秦人、汉人和汉族周伟洲一、周人的兴起及其融入华夏族中国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指国家建立后狭义的民族)的共同体,到底形成于何时?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后,华夏族即开始形成;一是以为经...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要使近代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富有成果,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需要弄清楚近代中国农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阶级,是农奴,是农村小资产阶级,还是农村无产阶级。因为这三种不同属性的农民,他们的情感、思想和性格都各自打上了自己的阶级烙印,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的差异等等,产生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衣冠服饰以至肤色人种等不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因而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文化遗产。这就是中国文化遗产特色的理论根据。中国文化遗产的特色,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悠久而又延续不断的历史和多民族,不同自然条件地区所形成的丰富多彩,数量众多的文化遗产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观点,被人称之为传统的法律概念。这个概念认为:法或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它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果说这种观点是特指阶级社会中那些专门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法律规范,这没有什么不对;然而它却泛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律,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法的这种“阶级社会特有论”,是维辛斯基在三十年代,为适应当时苏联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阶级斗争越尖锐”的左倾政治路线而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民族共同体时,自然会涉及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其中共同的心理素质,表现在民族的共同文化特点上,这种具体的表现,成为识别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民族心理素质决定于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这一民族以前全部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一个民族的所有代表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历史上形成的性格特征,由于这一民族的各个阶级的生活条件不同,而在各个阶级中有所变异。本文着重论述历史事业中所体现出的满族心理素质,至于民族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的特点早自周秦的统治起,中国就开始形成为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国。长期以来,在这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三种民族问题:一是汉族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少数民族和这些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过政权或在相当大一部分汉族聚居地区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压迫、剥削汉族和汉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三是某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其他少数民族和这些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的民族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末代封建王朝——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八年间,就一直存在着上述的第二、第三两种形式的民族问题:即满族统  相似文献   

14.
河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学丘菊贤提问恩格斯在其伟大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明确的指出: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前的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的“蒙昧期”和“野蛮期”,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大分工的出现,阶级社会产生了,人类的历史开始踏进了“文明”的时期;而农村公社制度正是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原始共产社会逐渐瓦解和阶级社会逐渐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的产物,关于这个问题,从农村公社的二重性上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国家起源一直是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霍布斯、卢梭、弗格森、孔德到摩尔根、马恩和列宁,都有过经典性的系统论述。时至今日,在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吸收过去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国家起源更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起源)之一,并且产生了很多既有实证性又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卡内罗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对当今各种理论流派做了比较详细的概括总结。就他自身而言,是持强制论或者说战争论的观点,认为战争是国家兴起的主要动力。他甚至认为,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和考古学证据都毫无二致地证明战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战争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国家兴起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他也认为,战争并非国家起源的唯一因素。尽管战争可能是国家兴起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国家的兴起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经过一些具体的过程,例如自然的限制、社会的限制、资源的集中、政治的演化等等。卡内罗的战争论虽然是一家之言,但由于它对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尊重而有巨大的合理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有重大影响,而且今后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写作于1970年,从时间上看观点已显陈旧,但是作为国家起源理论的一种重要流派,仍然值得介绍和回顾。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但长期以来却由于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没有正确认识而未能很好展开研究。我国各族加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自古如此,而是有一个过程、时间,有早有晚,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以各族和我国中央皇朝建立政治上的臣属依附关系作为加入之始。多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社会结构上必然是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按其本身发展规律而产生阶段性.形成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分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起源问题,是学术界十分关注而又没有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如在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时间、过程和特点上,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这牵涉到史料的处理、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作用的认识等。高光晶先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根据古代地理环境与国  相似文献   

18.
秦代,封建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显示出秦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就其阶级结构来说,有地主阶级、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残余的奴隶阶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有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阶级矛盾。在这些阶级和阶级矛盾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秦代社会的基本阶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秦代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弄清这两个阶级的状况,是我们了解秦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革命性 ,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 ;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三是过渡性 ,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 ,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这些特征在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存在了相当长时间。本文研究的新中国外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到 1 954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以往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特点是 ,侧重于描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总画面和影响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种种内外因素 ,其不足之处在于一直未能进一步探讨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如果没有这种探讨 ,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至少是不完整的 ,而且肯定无法深入理解后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弥补这一不足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揭示新中国外交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含义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新左派史学界内部,学者们普遍关注爱德华·汤普森阶级经验叙事方式,将阶级研究中的文化与结构因素结合起来,探讨汤普森阶级史观在文化转向和新左派史学转向中的学术价值与政治意义。国际新文化史学界重点分析汤普森阶级话语运作机制、阶级经验方式及其主体性关联表征,强调在大众政治行动中的阶级经验形式与阶级意识差异,揭示政治、地域、性别以及不同社群文化对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批判阶级话语分析学派出发,坚持对汤普森阶级史观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在国际史学回归“宏大问题”叙事的当下情境中,全球劳工史学界亦参与到对汤普森阶级史观的阐释之中,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史研究,彰显英国马克思主义范式的全球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