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志界同仁对续修方志的问题,正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从已经发表的论述文章来看,有一个共识,就是:应当在总结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经验的基础上,从续志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展开方志续修工作.而关于具体如何续修方志,则众说纷经,见仁见智,极有利于拓展思路,深入研究,博采众长,指导实践.笔者在回顾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情况,研习众家对续修方志的鸿文高论之后,也产生了一鳞半爪浅识,并由此而形成了“续修方志应注重务实”的管窥之见;这里不避(讠翦)陋之嫌,权作一议.  相似文献   

2.
方志续修的断想四川省岳池县地方志办公室金青禾经过十多年的难苦努力,本届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多数县级志书陆续出版,续修方志的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成为方志编修机构和方志工作者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对此,笔者有一些很不成熟的断想。我们知道,军队在...  相似文献   

3.
李昌志 《黑龙江史志》2000,(4):19-24,27
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以后,方志续修已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地方志续修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下面我结合首届修志实践,着重从方志传承与地情变化的角度,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对传统志书续修问题的再认识 地方志续修是一个老传统,又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方志源远流长。有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连续性”。正是因为地方志代代相续,品种繁多,门类齐全,才形成了中国方志文化的辉煌,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志文化宝库。有人说续修在历史上表现得十分松散,缺乏一定的规章和制度可循;有的又认为续修不等于重修…  相似文献   

4.
目前,本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再过二三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将基本完成全部编纂任务。在这一形势下,作为参加本届修志的工作者,有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新方志续修的问题,以利于促进方志事业向前发展。续修新方志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继承与创新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从方志编纂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与方志同仁商榷。(一)续修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是对本届新方志而言的。继承是继承本届编修新方志的经验,创新是在继承本届编修新方志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十多年来编修新…  相似文献   

5.
方志体例是体现志书特征的关键,是方志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从志书编纂方式入手,通过对传统方志续修体例的剖析,探讨方志续修体例,并联系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修志所普遍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续修志书的编修体例进行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试谈方志续修中的法规化与制度化管理问题云南省钱成润在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中,我们一开始就涉及到,而且呼声最高、要求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就是方志工作的科学管理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了政府行为的法规化管理和地方志编纂部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两个方面,它...  相似文献   

7.
正当新方志续修拦开序幕的时候,一部在新方志工作理论上承前启后,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新编地方志续修手册》问世了。该书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万余字。 《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题词、批示及讲话;第二部分是新编地方志工作(含续修)的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是地方志编修的历史与现状的回顾,有老一辈革命家利用方志、倡导新修方志的事迹,有我国方志史简介和历代方志学家论方志,有江苏当代方志事业发展的概述;第四部分分为有关文件、法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就全国、全省而言已近尾声,不少县市都在考虑续修新志的问题了。有幸参与盛世修志十几年,正反两方面都有一些体会,愿就续修新志的几个问题提点建议供政府领导人参考,并与方志界同仁切磋。一、继承和创新问题 1985年4月《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领导同志的多次讲话,已对社会主义地方志的时代特点、体例结构、文体文风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指示,不但对首届修志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后续修新志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续修应使社会主义新方志有一种基本稳定的特征,而不是任何叙事记人之篇都可附…  相似文献   

9.
要吸取首届修志理论研究滞后的经验教训,编修出能流芳百世的名志精品,对续志有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尤显必要。为此,笔者根据所闻所读所学所思,认为续志编修需要强化“四个意识”,即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特色意识、主体意识,现陈述如下: 一、强化创新意识,在继承中创新 续志是在首届新方志编纂基础上的续修,所以应当继承首届志书的体例结构、章法体式、记述方法等,但又不能泥“古”不变,  相似文献   

10.
《江苏地方志》2001,(2):8-8
正当新方志续修拉开序幕的时候,一部在新方志工作理论上承前启后,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书《新编地方志续修手册》问世了。该书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写,方志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3万余字。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全国首届新编地方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从方志发展史的高度来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首届新编地方志虽然是对旧方志学批判性地继承,但主要是一种恢复性的继承。它实际上是旧方志编纂模式的延续,但又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了对旧方志编纂模式的终结。新的模式必将也只能站在首届新编地方志的肩膀上,才能产生出来。而新的模式的最终形成,要靠续修实践来实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新一届续修即将全面展开,它主要记载的是改  相似文献   

12.
方志实体论     
这期方志论坛发表了张乃格的《方志实体论》和朱晓京的《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两篇文章,都是在议论第一轮新修志书的基础上,提出续修志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方志实体论》指出:不能舍本逐末“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事物的宏观概括”上,“强调地方志记述的主体是实体性事物”;《新方志系统结构的优化》则分析新修志书系统结构的利弊得失,提出优化志书结构的问题。这两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十分重要,关系到我们续修志书的编纂决策和编纂质量。同时,首届修志我们只能借鉴旧志,而旧志离我们相对遥远,时代差距较大;续修志书,却不能不吸取首届修志的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对续修志书的研讨,欢迎大家参加议论首届修志的得失和借鉴意义,欢迎大家撰写这样有实例有分析有主张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13.
对于即将启动的第二轮新方志编修,在形式上是采用续修还是重修,现在存在几种意见。我认为,从使地方志工作正常健康开展的角度来说,研究第二轮修志形式是续修还是重修只是个治“表”的问题,而不是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把续修放在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指出:“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到本世纪末,全国将基本完成首届修志任务,从新世纪伊始,即将转入下届志书的编修。为此,各省、地、市、县,特别是首届志书已出版的地方,从现在起,就要着手做好续修方志的基础工作。这是续修志书启动之前和启动初期的主要任务。下面分五个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方志从第一部志书开修算起,至今已历20载,绝大部分县市一级的志书已编修完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关于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要求,现在很多地方已把续修志书摆上了议事日程,在做续修志书的前期准备工作。续志必须高起点、高质量,这是社会主义方志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2003,(4):77-77
《方志续修十六讲》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梅森、王继杰、颜小忠、黄晓明编写。《方志续修十六讲》共 2 5万字 ,是方志续修培训的教材。全书包括方志的性质、种类、中国方志简史和上海修志概略 ,续修与续志 ,方志编纂组织 ,方志体例与篇目拟订 ,方志资料征集和整理 ,横排竖写与交叉处理 ,志书文体语言和行文通则 ,总述、小序的撰写 ,大事记编纂 ,专记的编写 ,人物撰写 ,图表运用和索引编制 ,序、跋、凡例、附录及其他 ,部门志和专业志的编纂 ,村镇志的编纂等 16讲 ,此外附续志篇目选录、续志文件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事记 (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支部于2003年6月13日举办了“政策指导与续修方志”研讨会。会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在续志工作中如何加强政策指导,方志续修如何创新这两大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化古国,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延续不断。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光荣事业,是社会主义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地方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编修地方志这一优良化传统加以继承和发扬。随着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的基本完成和方志事业的发展,续修地方志的任务已经客观地摆在了修志人员的面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9.
续修志书的新思考辽宁省苏长春社会主义新方志续修工作已成定论,方志界也已经开始探讨续修志书的各种问题。本文结合本届修志工作的经验与教训,试从续修志书的内涵规范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思考,与志界同仁切磋。一、突破老框子,开拓新思路,科学地规范续修新方志的...  相似文献   

20.
第一届省、市(州)、县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已全面完成,取得的成就应客观、如实肯定。方志续修已提到议事日程,续修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下面谈一谈个人的六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