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大量资料 ,研究了西部交通发展的历程 ,考察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的交通干线 ,分析了影响西部交通的主要因素 ,论证了西部交通与西部开发的关系 ,认为适当发展西部交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毛蒋兴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05,20(3):107-111,116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模式间客观存在互动机制,土地利用模式是交通模式形成的基础,交通模式的选择将会改变土地利用模式,因此土地利用模式特征是影响城市可持续交通模式选择的至关因素。本文在全面分析广州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特征基础上,综合考虑汽车产业政策、能源及环境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广州可持续交通模式:公共交通优先,小汽车、自行车适度发展,交通方式合理分工的高效化、节能化和环保化绿色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位僻远,地形复杂,内外交通建设受军事因素的影响极大。先秦至南朝时期,广西交通得到初步发展。隋至宋,广西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从宋代开始,岭南交通的功能开始向经济型转变。元至清中期,广西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晚清至民国时期,广西交通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交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广西现代交通更是快速发展。随着广西内外交通的进步,广西的商业贸易也随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代红河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开发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红河地区与越南相邻,为了发挥这一空间优势,历代统治者积极开发边境交通,加强与越南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元明清时期,是中越交通开发及贸易的重要时期,为近现代中越贸易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许路路 《旅游纵览》2014,(11):208-209
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游憩需求迅猛增长,未来以通勤为主的交通需求模式将不可避免地被以休闲出行为主的交通需求模式替代。对于旅游目的地,没有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就无法把旅游者从客源城市吸引过来,更谈不上旅游业的发展。可见发展旅游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旅游交通系统体系,按照旅游交通的特性做好旅游交通的科学管理。本文中将提到旅游交通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影响旅游交通的三个因素,以山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对它的旅游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它旅游交通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先关的解决方案,实现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任启平  陈才 《人文地理》2004,19(5):69-73
本文对东北地区百年来人口、城市、交通发展与人地关系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东北地区人地关系发展的性质把东北百年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然后对东北地区各个历史阶段的人口、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揭示了人口、城市、交通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指出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组合为一个整体向前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受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是外力和内力双重作用的结果,共同成为影响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2013年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和极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存在空间非均衡和空间极化特征;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的空间非均衡程度依次递减,区域间差距是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公路密度空间极化程度不断增加,且高于铁路密度的极化程度;财政支出、国际贸易、人力资源和新经济地理四大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均衡和极化具有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本文拓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为长江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及互联互通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富屯溪和金溪流域的水路交通以富屯溪与金溪航道为依托,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小型木帆船;陆路交通路线由官方建设的驿道与民间自行开辟的小路共同构成,而其主要的运输方式是人力运输。明清时期富屯溪和金溪流域的交通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格局,交通建设受域内的各种区位因素影响甚深。从总体上看,当地的交通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商业发展的需要,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强 《安徽史学》2016,(4):133-139
临淮关凭借传统交通与商业中心的地位,成为津浦铁路淮河大桥桥址的首选之地,但由于该处地势低洼,不易建桥,桥址最终选定在蚌埠。蚌埠得津浦铁路和淮河水运之利,迅速崛起,成为皖北地区新的交通与商业中心,而临淮关则渐趋衰落,最终成为淮河岸边一个普通小城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桥址变更,引起交通区位优势的转换,蚌埠的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铁路与淮河水运在蚌埠的有机结合以及政治因素的助推。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在景区内选择游览线路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沿途景观、游览耗时、体力支出、交通工具的花费和体验性等.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法研究在多因素杂糅并存的情况下,各项影响因素对旅游者游线选择的效用.研究发现,对景区游客而言,沿途景观和交通方式体验性的效用价值较高,其次为游线的耗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效用在景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间差异较为显著,而在不同性别游客间差异较小.本文进一步调查了游客对湿地、山地和平地等不同类型景区内交通的偏好,结果表明,虽然游客所偏好的交通方式存在差异,但在追求交通体验性上表现出共性.  相似文献   

11.
自唐以后,中原汉地与西藏之间形成了青藏道、川藏道等多条道路,明朝使臣入藏的交通道路,前期以青藏道为主,中后期川藏道成为主要入藏道路,明朝使臣也曾行经西域道、滇藏道进入西藏。明代汉藏交通的兴衰演变主要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军事活动、藏传佛教的传播也影响了道路的兴废,地理环境因素对汉藏交通的形塑作用则不断减弱,明代汉藏交通网络格局对后世汉藏交通奠定了基础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宋元明清的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至清代是云南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云南交通线的拓建与兴衰,不仅受到社会发展、经济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与封建王朝的治边方略亦密切相关.本文考述隋唐、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治边方略以及不同时期云南交通的状况,力图揭示治边方略与云南通道开发问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13.
高铁的发展对桂林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梅 《旅游纵览》2011,(3):176-177
<正>一、旅游交通的重要性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行"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任何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都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这两个载体;调查表明,在旅游效果影响素中,与住宿、饮食、景点及其他服务消费等项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将交通列为首位。其次,交通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直接影响。如果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认知影响因素分析与认知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论文基于北京城市空间认知调查问卷数据,引入居民属性等16个变量,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方法,提炼出23个认知地点整体以及交通节点、商场、休闲地三种类型地点的认知影响因素。发现:第一,不同类型地点的认知率影响因素存在异同,其中,存在职住变更是最为显著的共性因子。第二,各类地点中的显著影响因子对认知率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年龄46-55岁变量是23地点认知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交通节点和商场认知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就业内城四区,而就业地与休闲地距离小于等于6km变量对休闲地认知率的影响最大。第三,各类模型中的影响因素类型不同且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故具有不同属性信息组合的居民认知率不同。  相似文献   

15.
马天行 《南方文物》2015,(2):99-106
<正>东南沿海是我国古代海洋交通与对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汉唐至宋元间的墓葬文化内涵中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就是中外海洋交通的结果。学术界对于古代墓葬随葬品的外来因素研究较多,如安家瑶、杨伯达、干福熹等对舶来玻璃器的研究1,夏鼐、孙机等对外国钱币、器具、装饰品等的研究2,李刚等对墓葬出土堆塑罐、胡人俑形象的研究等3。实际上,东南沿海汉至唐宋时期墓葬结构装饰中也有一系列海外因素,如外来动物形象、外来宗教神话形象、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中国贫困地区交通落后的实质在于交通的结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由此产生出对经济发展的X-负效应。具体体现在对商品流通的抑制,对生产发展的阻碍以及对贫困的诱发等三个方面。交通缺陷成因主要来自于外部,包括地理环境、生产布局时序、经济发展程度,资金供给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交通贸易与明代山东土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淑君 《史学月刊》2005,(8):37-41,65
交通与贸易是影响土地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明代山东各地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贸易活动,并且也或多或少地促进了当地土地的开发,但总体来看,多数地区仍面临着因交通贸易相对欠发达而造成的土地开发受阻的事实。具体而言,各地又有所差别,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州、莱州、登州三府因在交通与贸易方面皆远远落后于地处西部运河沿岸的济南、兖州、东昌三府,因此交通贸易对土地开发的限制较西三府表现得更为突出。有鉴于东三府交通贸易严重阻碍土地开发的现状,任职于当地的一些官员提出了实行海上自由贸易及开通胶莱河等主张。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交通与经济格局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交通与经济格局的历史变迁谢元鲁在历史的长时段变迁中,长江流域交通路线的空间分布及运输效率变化,是影响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江流域在秦汉以后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其干流黄金水道的效益,由于古代航运的落后,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形成...  相似文献   

19.
《华夏人文地理》2014,(4):40-40
早上8点,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挤度达到峰值。事故、油价和公共交通质量都会对上班路上的交通状况造成影晌。但还不止这些。交通分析师吉姆·巴克称.还有一个因素可以导致通勤时间长短的变化,那就是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0.
网约车的普及重塑了居民的通勤行为。城市建成环境作为居民通勤出行的制约因素,是交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采用海口市滴滴出行订单数据,刻画格网尺度的居民通勤时间与通勤距离的空间分异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出行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晚高峰通勤时间在空间上表现为中间集聚、四周分散的分布特征;早晚高峰通勤距离呈现梯度递增的圈层结构。(2)不同维度的建成环境因素对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的影响程度不一;其中距公交站距离、距市中心距离、职住比、道路邻近度是核心影响因素;人口密度、就业可达性、路网密度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3)从影响效应看,交通区位优越、职住趋于平衡、道路邻近度高、就业可达性好能引导网约车与多元交通协同发展。结果可为改善交通出行环境、优化居民通勤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