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全国拨乱反正,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百业待兴,现代方志学事业亦逐渐复苏。继而幸逢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全国兴起第二次新方志编修高潮,现代方志学在此阶段获得极大的发展。现代方志学在本阶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天津五大道 多元建筑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是由明清时期军事卫城发展起来的中国北方特大中心城市,虽然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在我国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属于新兴城市,但是,京师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迅速发展,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现代方志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还应该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轨迹,全面、深刻地认识地情,精确地记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反映和揭示那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真正起到存史和资政作用、从而提高志书的内在质量。城市志的特殊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城市系统的发展也有其共性。一部城市志,应着力探索和反映这种共性,勾勒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惟其如此,才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市志。李明、杨震两先生在《新兴城市志的探索》(载《乌鲁木齐史志》1991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要写好城市志,一是…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南宁市是在邕宁县的两个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城市,原来为邕宁县所辖,现在反而管辖邕宁县,连武鸣县亦为她所辖,要为这样的城市修志,碰到的问题就要比一般的县或市就要多一些,但经过南宁市党政领导、南宁市志办的同志们以及其它各个有关部门同志们共同努力以后,《南宁市志》终于出版了,并且很有特色,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相似文献   

5.
现代新儒家 (包括海外新儒家 )“内圣开出新外王”和“返本开新”观点的兴起与流行 ,使得宋明儒学的“性理学”道统在近现代得到了理论的延续和信仰的张扬。然而 ,现代新儒家“原理主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的鲜明特征 ,又使其“务虚”而非“务实”的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不得不面临无视国计民生的理论困境。正是为了克服现代新儒家在寻求经济高度发展和亟需规矩准绳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足和弊端 ,当今学界出现了一股走出“现代新儒家”囿于心性之偏颇、旨在弘扬“荀学”外王路线、进而迈向务实理性的理论思潮。这股理论思潮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精神”的提炼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兴起了一系列港口城市。本文以相对集中系数为例进行数理分析,以1916~1936年间的数据为对象,透视了近代以来中国沿海沿江各港口城市的变迁结果,重点在于港口与城市二者的关系。由于港口功能的层次差别,各港口城市之间尤其新兴城市与传统城市之间,港口与城市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这种港口对所在城市促进作用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港口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差异;同时,由港城关系所导致的不同城市间地位的变迁,也能通过相对集中系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黄虚峰 《史学月刊》2002,2(7):95-100
新南方起源时期南方城市有显著发展,数量明显增加并初步完成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设施的更新,为以后新南方综合性大都市的出现打下基础。但与同时期的北方城市相比,南方城市规模小,对农作物,工业原料和铁路的依赖严重,乡土气息浓厚。城市社会形态特征表现为种族隔离加剧,城市成为种族冲突的温床,一个自主自立的黑人社区形成;新老城市社会氛围差异大,老城市的相对静态与新兴城市的动态形成鲜明对照,南方社会重心不仅从农村移到城市,而且从老城市移到新兴城市。新兴城市逐渐成为南方城市发展的亮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接续是指对儒家道统在承继基础上予以新时期之创发,是接与续的统一.在承继先秦儒家道统论、宋明儒家道统论基础上,现代新儒家吸纳新鲜元素而充实之,以重构现代儒家道统论.异构是接续传统儒家道统,构建现代道统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佛学、西学的批判、比较,以求其异,以此来彰显和重构儒家道统."五四"时期,在国内思想界人文主义回归的背景下,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通过反省传统儒学,以宋明儒家道统论为其理论渊源,通过中、印、西之比较而进行批判,分明壁垒,吸纳佛学的思辨体系或西学某些概念,以中西比较的方式凸显儒学特质之优长及其现代价值,现代新儒家试图以异构来接续儒家道统,复古有余而创发不足.  相似文献   

9.
何平 《民族译丛》2004,(5):62-67
现代越族又叫“京族”和“安南族”。操岱依一泰语言的民族称他们为“交人”,苗族和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现代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全国人口的90%以上。关于现代越族的起源与形成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做过论述,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说透。例如,人们一般都认为,现代越族是由古代越人中的一支演变而来的。但是,对于古代中国的影响对现代越族形成的作用,却还论述得不充分。笔者拟对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史上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思想家。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提出改造国民性、创造明国民的思想,并为之而努力,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富强、摆脱困境,置身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对于中国社会改革所提出的历史要求。本试就马君武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治维新之后在日本也存在“日本的现代新儒学”。如果想要弄清日本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状况或思想特征,必须在这一时代找出几位有影响的儒者,并从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具体分析入手。战后的小岛祐马完全是个“现代新儒家”的形象。他在中西文化观上的中体西用态度;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排斥与否定立场的选择;在构筑未来社会时的道德理想主义追求等思想与中国现代新儒家有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从进入温岭市区的那一刻起,我的思绪变得一片茫然,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这座城市的变化让我的记忆变得模糊?眼前的景象,使我仿佛感觉又到了另一个大都市。真是沧桑巨变,短短十年,温岭从当年心中的那个偏僻的临海小城,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长程中梳理近代以来革命史的形成和建构,有助于深化对当代史学变动取向的学理认知。20世纪中国革命史的兴起与发展自成体系,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既往的历史学学统。中国革命史的兴起和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逻辑,除对中国革命运动的记述和研究之外,还有一个以革命史视角重构中国历史的取向,它是另一层面上的"革命史"的建构过程。"新革命史"或是"革命史"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转向,只有在对整个"中国革命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一个真正的"新革命史"的时代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一、研 究 概 况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也是顺应这一实践活动的客观要求而兴起并不断深入的。在“南方谈话”前 ,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就已形成一定规模 ,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由于邓小平著作还未完全出版 ,且邓小平理论还在发展当中 ,所以这个时期的研究 ,除中共十三大以后有一些系统研究成果外 ,总的看 ,还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1 992年初 ,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 ,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15.
1991─1995年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概述曾景忠在1991-1995年的五年中,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积年研究的基础上,资料著作研究成果发表很多。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社会史、城市史、人口史等研究正在兴起。因应于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学者们从现代...  相似文献   

16.
张同乐 《安徽史学》2003,6(2):80-85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配方通过对《新青年》与现代化载体转,现代政治化转型,现代化理化转型,现代化的价值观转型的探讨,进而对《新青年》与现代中国化形态转型作整体性分析,研究《新青年》对现代中国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史观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史学月刊》2004,(12):89-95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是大革命失败后人们思考中国往何处去和人们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造成的,其兴起的学术原因完全是共产国际关于中国社会不同看法的交锋在中国的反响。论战中唯物史观的经典作被大量翻译过来并被许多学争相引用,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受到了广泛注意。那时的论战对待唯物史观的态度并非完全赶时髦或纯粹是党派之争,事实上确有一些学对待西方的社会学说和论战中出现的观点,保持着学的风范,即对于理论和学术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8.
1964年5月,中央作出调整国防布局,加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中国西部开发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0多年来,在西南、西北地区开拓了一批工矿基地,规模较大的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譬如四川的攀枝花就是“一张白纸”上新描的彩图,政区图上新添的圆点。新兴工业城市建置时间虽不长,也赶上了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列车,修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志和专业志,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根据西部新兴城市的特点,谨就续志工作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城市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城市基础设施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的现代化是首当其冲的,理应成为城市志记载的重要内容。在记述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轨迹与现状时,要以现代化的视野,把握时代背景,明确内涵,以现代化的视角谋篇布局、搜集资料、记载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抗战内迁研究中,人们多关注中国沿海地区政府机构、工厂、学校、银行等向西南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但内迁还有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即在本省范围内的迁移.抗战爆发后,随着省会迁往内地山区,东南沿海省份的工厂、学校、银行等纷纷迁移到本省内地山区,给当地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内地城市现代化以及本省区域内城市体系的变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支持.然而内地城市的这种发展随着抗战结束后的回迁而又趋于沉寂.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