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扬州出土一件青白瓷瓷塑,通过形态对比,确定其属水月观音像。梳理唐宋木雕、铜雕水月观音像的发展路径,结合出土地层判定此件瓷塑造像的年代下限为宋代。与同时期瓷塑对比,青白瓷水月观音像造像水平高超。依据瓷塑底座烧成温度较低推测,应该是窑工有意控制烧成温度,从而避免烧塌变形。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博兴县出土一批北朝造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6年3月,山东省博兴县张官大队社员在推土垫房基时发现了一批北朝造像。造像质地有青石、白石、白瓷素烧;形态有单躯、三躯;大多为圆雕、高浮雕。造像出土时整齐地排列在土坑内。文物管理人员赶到时,现场已被破坏。大部造像散失,后收回七十二件。计有造像碑一件、石造像二十四件、模印白瓷素烧造像四件、佛头九件、菩萨头九件、模印白瓷素烧菩萨头一件、造像座十二件、模印白瓷素烧造像座二件、带足榫十一件。现择部分较完整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藏品     
《收藏家》2018,(10)
正德化窑白瓷观音像年代:现代尺寸:通高45厘米介绍:德化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名窑之一。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称。丁宝书鸭戏图年代:民国  相似文献   

4.
葛君凯 《收藏家》2000,(1):15-17
常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景德镇窑青白釉观音坐像,是南宋景德镇窑的精品,国家一级文物。观音头戴化佛冠,胸前佩璎珞,内穿僧低支,外披通肩大衣,在山岩善跏跌坐。她面相丰腴,神情安详;外衣和坐处青白釉,其余部分露胎制作,构思精巧,凸现了安静优雅的气质及青白釉的淡雅悦目,如玉般滋润(图1)。这尊观音像精工细作,美轮美奂,充分展示了青白瓷的魅力。青白瓷,就是我们常说的影青瓷,因釉  相似文献   

5.
福建德化白瓷是中华古代艺术中最重要的瓷品之一,然因古文献对瓷艺匠师记载有限,且伪款仿品甚多,故德化白瓷的断代鉴识一直是古陶瓷研究中难度甚高的课题。何朝春是当时闻名的艺师之一,目前全世界所发现的何朝春款传世作品不超过二十件,然其风格不一,水准也良莠不齐,仿品亦几可乱真,鉴定工作极为不易。作者在本文中参考中外学者研究,根据第一件纪年的德化白瓷塑像检视、分析主流大师伺朝宗与伺朝春的作品风格,由此推衍出伺朝春的生活年代,并藉以再度审视伦敦大维德中国美术馆所藏何朝春款观音瓷像。  相似文献   

6.
元青花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出现,深受海内外人们的青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杭州曾先后出土过4件元青花。第一次是1978年于杭州文三路元至元丙子纪年墓中出土了三件青花观音像,第二次是1987年于杭州朝晖路一元代瓷器窖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山子笔架滴注。这四件元青花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陶瓷界的热切关注①,也为我们研究元青花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一、元青花观音像青花观音像(图一),呈“山”字造型,上小下大观音端坐中央,善财童子与龙女分别立于左右。观音头戴凤冠,身着长裙,肩披披…  相似文献   

7.
作依据遂宁金鱼村南宋瓷器窖藏出土器物,探讨了浙江龙泉窑青瓷和江西景德镇青白瓷与东亚邻国日本、韩国之同时代传世瓷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瑞军  赵凡奇 《江汉考古》2022,(2):106-113+144
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基址出土唐至五代刻款白瓷多件,有以往考古资料中较为常见的“盈”字款白瓷、“官”字款白瓷、“新官”款白瓷,还有首次科学发掘出土的“易定”款白瓷、“晋”字款白瓷。本文认为“盈”指“大盈库”,“盈”字款白瓷具有商品属性;“易定”指“易定镇”,“易定”款白瓷是义武节度使官手工业的产品;“晋”指“晋王”,“晋”字款白瓷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有关,应是山西本地窑场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杨道以 《收藏家》2000,(12):46-49
江西高安以土二十多件器精纹美、色釉皆佳的窖藏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精品而饮誉海内外。殊不知此窖藏出土的古瓷精品,除首推青花釉里红瓷之外,亦有一批景德镇窑生产的元代白瓷、浙江龙泉窑生产的元代青瓷等,同样极具文物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中部分精品在国内外亦属罕见之物。本文仅以《高安窖藏元代白瓷》为题,略述己见,以求教于专家。白瓷烧造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六朝的北齐,唐代则是白瓷生产的成熟阶段,之后有辽代白瓷、宋代定窑白瓷、磁州窑系白瓷、景德镇青白瓷以及元代卵白瓷、明代甜白瓷、德化白瓷等,形成了我国白瓷系统。白瓷和青瓷、黑瓷,都是同一种原料烧造的,因为所有的制瓷原料,都合有一定量铁的成分。含铁的坯和釉,经过还原焰焙烧  相似文献   

10.
贵州遵义湘山寺所供奉观音像碑,乃四川省南部县嘉陵江畔罗寂寺所存唐代吴道子之《白衣观音像》拓片翻刻版,湘山寺观音像碑所述碑之渊源存在错讹之处.清代达县进士王正玺履职遵义,遂成黔省翻刻此碑机缘.湘山寺之翻刻观音像碑则又为解决现存罗寂寺《白衣观音像碑》之翻刻时间问题提供一定佐证.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夏,常州市委院内基建工程中发现一口古井,出土物中有1件影青瓷观音像。像头部冠饰稍损,颈已断,经修复已恢复原貌(图版捌)。观音像通高22.6厘米,善跏趺坐,坐于镂空须弥座上。须弥座中间有一莲花小插,原插之物已失。右边为一小净瓶,左边为  相似文献   

12.
杜文 《收藏家》2013,(8):55-58
2013年,北京故宫举办了"洁白恬静——故宫博物院定窑瓷器展",展出品除了唐至金代的定窑瓷器,还包括元明清时期的仿定窑白瓷制品,其中一件清乾隆时期仿定窑白瓷以奇特造型引起笔者兴趣,这件白瓷的全称是"清乾隆仿定窑白釉凸蟠螭纹兽耳活环四足方盖  相似文献   

13.
清代出土的传世西周克钟有2件流落日本,2009年故宫博物院购藏到其中一件,此件克钟为所知5件传世克钟中尺寸最大者。本文记述了克钟回购的过程,通过梳理5件传世克钟的铭文形式与内容,探讨克钟在克氏青铜器组中的价值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金时期,韩日两国均从中国进口白瓷,所进口白瓷来源于定窑白瓷、景德镇窑青白瓷以及福建和广东地区的白瓷。就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所见,在韩国出土的中国白瓷数量比较少,但是质量均较上乘。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出土中国白瓷的数量较多,但质量不及韩国出土的。其中,福建和广东地区生产的白瓷四系罐在日本出土的数量较多,而在韩国仅发现1件。本文试图通过考古发掘材料,总结韩日两国出土中国白瓷的差异,并且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洛阳安乐宋代窖藏瓷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剑 《文物》1986,(12)
1978年3月,河南省洛阳市郊区安乐乡曙光村农民送交一批古代窖藏瓷器,共45件,分白瓷、青瓷和影青瓷三类。据报出土时重叠摆放在一起,同出的还有铜器等。白瓷碟 7件。6件沿口镶铜,宽沿外侈,平底。胎白,底无釉。口径8.4、底径5.3、高1.2厘米(图一)。1件器形与上基本相同,略大,胎灰白,白釉微泛黄,内底有五  相似文献   

16.
隋大业四年(609年)苏统师墓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韩家湾村。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砖棺床,单人仰身直肢葬。墓中随葬陶瓷器、铜器及一盒墓志等。出土了5件基本完整的邢窑白瓷,其中的白瓷深腹杯,杯壁最薄处仅1毫米,是迄今为止仅见的完整透影白瓷器。  相似文献   

17.
繁昌窑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繁昌柯家冲窑为基点展开论述,揭示繁昌窑被发现、被认知的过程,阐述了繁昌窑与传世名画的关系,繁昌窑与周边同时期窑址烧造(青)白瓷的可比性,以及繁昌窑(青)白瓷发展的三大原因:市场需求、技术迁移、工艺先进。同时讨论了繁昌窑衰落的三大原因:瓷土品质粗劣、战争频繁带来经济滞后、防御水灾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陕西西安郊区发现的隋大业四年(609年)苏统师墓中,出土了一件透影白瓷杯,其与河北邢窑遗址出土的白瓷碎片质地相同。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已有的科技检测手段,分析了薄胎细白瓷生产的重要环节,提出了陶瓷史上中国古瓷"富钾釉"及薄胎细白瓷的使用时间和发明地,进一步证实了邢窑是薄胎细白瓷工艺的创烧之地,对这件中国制瓷工艺史的绝美之物给予了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9.
“翰林”、“盈”字款白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传世及出土文物进行梳理及查阅古文献资料,对“翰林”、“盈”字款白瓷的年代、产地及涵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翰林”、“盈”字与唐代宫廷设置的翰林院及大盈库(百宝大盈库)有关,署这两种款识的白瓷是唐代邢窑专门为宫廷烧造的贡品,其年代当在开元以后,唐朝灭亡后不复烧造。其烧造地点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翰林”、“盈”字款白瓷是研究唐代邢窑生产性质及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初,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杨家围墙发掘一批唐代墓葬.其中M1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陶俑、釉陶和瓷器等物.一件三彩扁壶具有鲜明的草原民族特色;一件白瓷盖碗与何家村窖藏的银盖碗器形相似;另有陶座瓷罐塔式罐两套,盖无塔形钮,尚属首次发现.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推断该墓的时代为8世纪末至9世纪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