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婚礼,从媒人介绍开始到男女双方最终举行结婚仪式的过程中,依次遵循六礼:曰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来,婚礼逐渐简化,清朝年间民间结婚遵循四礼,即问名、纳采、请期、亲迎。在此期间,男女双方除靠媒人往来奔走,多方说合外,婚帖贯穿始终,具有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重要作用。“虽片纸只字,人民颇重视之。”  相似文献   

2.
《文物世界》1999,(3):62-63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清末至民国初年,晋中一带婚嫁,从提亲到完婚的礼仪一般要经过6个程序,即问名、纳彩、纳吉、纳徵、请期和迎亲。  相似文献   

3.
成婚所依六礼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确定了的谈婚论嫁的程序,六礼的完备记述见于《礼记》、《仪礼》,但其发端却远在西周初年:《诗经》婚恋诗中的兴象与六礼之制多相吻合,由此可窥一斑。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相似文献   

4.
正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伦。所谓"人之大伦,夫妇居一;三纲之首,理不可废。"故而,对婚姻极为重视。周代的官制中就设有"媒氏"。"夫昏礼,万世之始也",(1)婚礼是最隆重的礼仪之一。解放前,政和城乡民间婚嫁习俗很多,大部分适龄男女嫁娶,必经介绍人说合、插记、问名、行聘、纳征、接娶等诸多繁琐的程序。在联姻前,由介绍人先把女方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用红纸抄写给男方,男方将红纸抄写的女方生辰八字压放  相似文献   

5.
古代婚姻讲求“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亲迎。在买施“六礼”的过程中,以雁作为聘礼(相传雁一生求偶只有一次,且求偶后便终身形影不离)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雁”作为聘礼日渐实物化、货币化。就史料体现,中国婚姻中的拜金主义倾向在汉代已十分明显,《前汉书&;#183;地理志》中即有“嫁娶太早,尤崇侈靡,贫人不及,多不举子”的记载。之后,魏、晋、南北朝、唐、束、元、明各代婚姻论财之风愈演愈烈。及至近代,婚姻中的拜金主义倾向更是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6.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现在人们一般还是沿用古时流传下来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大体上,很多地方还是遵循传统婚俗的,只是不同的地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就以太康县龙曲镇付楼村为例,探讨婚姻习俗的传承和变迁,以其能让大家对当地的婚俗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王晓哲 《沧桑》2014,(4):121-123
关中西部民间婚俗中沿用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传统的"六礼"仪式,喜庆热烈的婚俗既表达了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渴求和向往,更有对封建宗法文化的保留和尊崇。严格分明的程序礼仪,长幼有序的尊卑秩序都蕴含着尊崇血缘宗法关系的特点。考察关中西部民间婚俗的宗法制特点,对于剖析家庭组织的发展流变,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永登风俗     
一、嫁娶订婚解放以前,婚姻论门第,讲究“户当门对”。男女双方不见面,媒妁撮合,双方父母同意即可永订终身。一般男方托媒人(俗称介绍人或人人)访寻合适的女子,问其生辰八字,若与男方合婚,提单瓶酒去女家说亲。女家若同意,将酒瓶打开喝酒;如果不同意,不开瓶口,将酒瓶退回,从此不提。一旦同意联姻,就选吉日订婚。订婚时媒人领求婚者,带上成双的衣服或布料及点心,连瓶酒(两瓶相联的一种瓶)去女方家。女方家请来至亲盛情招待,喝完连瓶酒就算订婚。男方回去时,女方家在空酒瓶中盛满粮食让带回去。解放以后,逐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清末至民国初年,晋中一带婚嫁,从提亲到完婚的礼仪一般要经过6个程序,即“问名”当地人俗称“相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明相,另一种是暗相。“明相”就是一切公开进行。由媒人领上男方的父母到女方家相末来的媳妇。“暗相”也就是利用到女家串门或节节性的访问做些细微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青年男女从择偶到正式结婚有以下四个过程。 ①说媒(也称喝媒酒)如果男青年选中意中人后,便告诉父亲,由父母商定请一媒人(男性)提上一壶蜜酒,于黄昏时分赶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征求女儿意见后,饮下酒表明同意,反之则客气地请媒人将酒提回。男方家看见媒人若拿着空酒壶回来,表明事情圆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婚礼一般要经过定婚、送亲、迎亲、婚典、婚宴、回门、串亲等程序,且自始至终伴随着质朴、亲切、欢快、热烈的歌声。当男方请媒人说定婚事并送清彩礼后,便可择日完婚。婚礼一般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方家,叫“送亲”;第二天在男方家,叫“迎亲”。相比而言,男...  相似文献   

12.
<正>1995年之前,苏州乡村的婚礼,还保留着比较传统的模式,结婚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在世俗观念中,男女青年领了结婚证若未举行婚礼,就是未婚同居,尽管他们拥有法律意义上的《结婚证》。农村里的婚礼讲究排场,场面非常热闹。男女青年同意结婚了,男方就请人挑好黄道吉日,将结婚日期告知女方,并捎上一份彩礼。彩礼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当时的行情,确定彩礼的数目。如果结婚那天是艳阳天,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是个落雨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民间,有一种俗称“倒插门”的婚姻形式——“赘婚”,即男方到女方家落户,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赡养女家双亲,继承女家财产,所生子女从女姓,为女方家传宗接代续香火。这种男子,民间俗称为“上门女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民间,有一种俗称“倒插门”的婚娴形式——“赘婚”,即男方到女方家落户,成为女方家庭中的一员,瞻养女家双亲,继承女家财产,所生子女从女性,为女方家传宗接代续香火。这种男子,民间俗称为“上门女婿”。  相似文献   

15.
阳春三月,江南是杂花生树,昆明是百花怒放,而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却是“沾衣松雾微成雨”,另有一番景象。乌蒙山不仅气候迥异,山峦起伏苍翠,别具一格;乌蒙山彝族人民的婚姻习俗,也是有趣得很。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狭窄的羊肠小道旁,彝族中年歌手罗永昌给我叙述了彝族的订婚习俗。他谈到一般要经过这几道手续: 第一次,吃允口酒。解放前,绝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包办婚,都必须请媒人去提亲。媒人到女方家介绍男方情况,女方父母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阶段看,门巴族主流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这也是本族婚姻的主导地位,当一对青年通过在劳动社交中产生感情,告知父母一般会同意儿女的这种选择,而且在门隅,父母对儿女的这种选择很尊重,其过程如下: 当男方家要娶回新娘时,男方家派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两男一女去女方家迎亲,此时会强制性的把新娘引回  相似文献   

17.
在澳门的居民中,华人占97%,外籍人士占3%。华人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外,来自内地各省区的居民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外籍人士中,除葡萄牙人外,还有许多其他外籍人士。这种复杂的人口构成使澳门的婚俗颇具特色。以前,华人的婚礼不论贫富,新郎都要在结婚前夕举行“上头”仪式。在迎亲那天,男方家一般要按照择定的良辰准时起轿,到女方家去迎接新娘。新娘当天头戴凤冠,身穿鲜艳的中国传统婚服,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花轿返抵男家后,只有当新郎踢了轿门以后,花轿才能打开。接着新郎用折扇在新娘头上敲一下,表示新娘入门后要“听话”。澳门…  相似文献   

18.
土族习俗,娶亲是下午五时左右开始的。娶亲一行人由男方家派来的车户、纳什金(娶亲人)、新郎和媒人等组成。娶亲人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和阿姑到大门口迎接。这时女方家阿姑手拿白龙马(即一尺白布)搭在车户身上,车户也把早已准备好的白龙马搭在阿姑的肩上,然后由阿姑唱接车户曲《拉隆啰》: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11,(16):29-31
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上海古时的风俗十分注重传统,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织金龙场苗族婚俗礼仪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人类的童年和成长的历程。既让我们感受到苗族文化变迁的被动和缓慢。同时,也折射出人类上古婚姻的一些早期形态。一、对婚礼仪程的简述自由恋爱结合媒的之言是织金龙场乡一带的苗族主要的婚姻缔结方式。这里的苗族青年一般利用晚上和节日“串月亮”,去附近的寨子边找姑娘对唱情歌,选择意中人。当双方感情发展到欲托终身的时候,男青年直接或请人代为禀告父母,由老人请媒人去女方家正式提亲。提亲的媒人到女方家,女方一般不予理睬。媒人要向女方家献殷勤,主动找家务活干,如此三、五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