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班氏父子对司马迁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成书后,最早对它作出批评的人大概要算班彪、班固父子了。《汉书·司马迁传》赞语中有这样的评论: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按指孔子):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后汉书·班彪传》述彪对《史记》的评语是: “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值,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两段文字,大同小异,班固的话当然是根据其父的话,他们的话虽是批评《史记》,其实是批评司马迁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史学史上 ,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是两座巍峨耸立的丰碑 ,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编纂的先河。自汉而清 ,人们常以班马并称。但近代以来 ,扬马抑班的风气日益滋长 ,学者们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研究相当热烈 ,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而对班固及其《汉书》的研究则存在明显的不足。陈其泰教授在《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三书店 ,1 994年 )一书的基础上 ,又与赵永春合作 ,撰写了近 33万字的《班固评传》 ,作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评传》之一种 ,由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5月出版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班固评传》共…  相似文献   

3.
班氏父子与《史记》的学术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氏父子与《史记》的学术命运张子侠谈及班彪、班团与司马迁的关系,自古以来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班氏对《史记》提出的三点批评上,而且大都持否定态度。有的甚至视班氏为司马氏的罪臣,认为他们的批评妨碍了《史记》的传播,也给后来的《史记》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局...  相似文献   

4.
<正>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班固的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事。  相似文献   

5.
名家著史,他们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的成就,这首先是由于他们的才华和学识,同时也是由于他们坚韧不拔的治史精神。我们知道,《史记》是司马迁父子相承,积累起来的结晶,《汉书》是经过班彪、班固、班昭父子兄妹相继完成的,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花费了十九年的工夫。象这样以长期的努力从事著史的事例,并不仅见。如杜佑著《通典》、胡三省注《通鉴》、黄宗羲等著《宋元学案》,都是很突出的。  相似文献   

6.
李开元 《史学集刊》2012,(4):48-58,123
《史记》不是史料是史书,而且是带有战国秦汉子学特点的史书,属于历史学的第三世界。《史记》的可信度的问题,可以还原到史料来源和史书编撰的问题上作深入的考察。考察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是由四篇不同作者的独立文章拼凑而成的:1.司马迁撰写的《秦始皇本纪》;2.贾谊的《过秦论》下中上三篇;3.《别本秦公世系》;4.班固著《评秦始皇本纪文》。这种状况的形成,与班固家族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合理推想,《班氏家藏本史记》可能是今本《史记》的祖本。  相似文献   

7.
在西汉武帝"征伐四夷,开置边郡"的背景下,司马迁于《史记》提出大一统国家"四海内"北胡南汉的民族格局。由西汉《史记》至东汉《汉书》,北胡南汉之说经历了从司马迁到刘向、朱赣、班固的百余年演变历程。其演变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盐铁论"以来"三方"(西南夷、两越、朝鲜)的提出,"三方"与匈奴的分离导致"四夷"的分化;另一方面则是,"三方"渐进嵌入"中国"的范畴,至《汉书·地理志》北胡南汉格局得以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华遗产》2013,(11):63-63
中国历代王朝皆有修史的传统,以史为鉴,读史是王朝统治者的必修课。汉代班氏家族班彪先著《史记后传》,班固、班昭接力编撰始得《汉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的断代史,为写断代史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9.
闽越国是福建境内最早由闽越族人建立的地方政权,司马迁在《史记&;#183;东越列传》中。记述闽越国从战国后期建立至汉武帝时期衰亡的历史。后来。班固在《汉书&;#183;闽粤传》也作了记述.文字基本与《史记》相同.仅在某些地方有所增删。由于《史记》对闽越国的记述十分简要.因而有许多史事至今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0.
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踪凡 《文献》2002,(1):12-23
据典籍记载,最早整理汉赋的恐怕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全文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的6篇赋作.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梁范晔的《后汉书》继其踵武而又发扬光大,二书整理、载录的汉赋共有11家,30篇.  相似文献   

11.
刘勃 《环球人物》2020,(7):110-112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一支五千人的汉军没于塞外,主将李陵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是司马迁人生最大的灾难,但《史记》中对李陵事件的记叙,只有寥寥二三百字。为了解这个改变太史公命运的人,只能看看班固在《汉书》中的描写了。  相似文献   

12.
班彪的《前史略论》是一篇最早的史学史论文,论及中国史上的史官、史家、史书、史学,略古详今,抓住有代表性的史家与史书(即司马迁与《史记》)作重点分析研究;着重于史家的思想倾向,并注意史家的撰史才能,肯定司马迁叙事行文准确、生动,可称“良史之才”。此论上承扬雄、下启班氏父子,标帜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班固《汉书》的前半部多采自司马迁的《史记》,有些篇章几率是原文搬家,“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郑樵《通志总序》)。不过,他也并非一字不批地复写影印,其间抑或有多多少少的增添删利。然而,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字句变动中,披露了班固欧对《史记》正思想、核史实、究文字的主旨,宛如赵翼所言:K推移换之法,别见剪裁”(《甘二史札记》)。试以《陈胜传》(下称《传》)对《陈涉世家》(下称《世家》)的改动,权作全豹之一斑观。(一)、正思想众所周知,司马迁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寄予很高的热情和肯…  相似文献   

14.
刘邦歌诗     
刘隆有 《文史天地》2012,(12):49-52
一、击筑慷慨歌《大风》,泣血深情悲《鸿鹄》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割记》中批评司马迁写《史记》不大重视文献记载,对“经术之文、干济之策,多不收入”。较之班固《汉书》,这的确是《史记》一个缺憾。但司马迁自有收文标准,对于自认为特别美好特别关键的文献,记载得就特别详细。比如刘邦的两次唱歌,既录其歌词,又记其背景,细节生动.氛围感人,千载之后读之,犹闻其声,可见其在司马迁心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15.
从《史记》到《汉书》,两汉史学发生了重要转向。《史记》上承战国遗风,亦子亦史;《汉书》下启后世正史,亦经亦史。史学从诸子化转向经学化,可以从《史》、《汉》之间的历史撰述中探察其脉络。司马迁之后,褚少孙、冯商、刘向、刘歆、班彪等对《史记》的续补构成了史学发展的主流,同时起居注、编年、职官、目录、地理、谱牒等史学门类也蓬勃发展,它们共同彰显了这一趋向。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享誉古今中外。但他的生年,史籍没有明确的记载;历来学者多有考证和推测,众说不一,迄今尚无定论。本人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今年应当纪念他诞生2150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写《汉书·司马迁传》又缺乏记载,实在令人惋惜。唐代学者司马贞写《史记索隐》、张守节写《史记正义》时,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司马贞于《自序·索隐》“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句下,注引《博物志》:“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囗(按,夺一字),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同志十九年前的一部关于《史记》评论的讲课记录稿,由求实出版社整理后,题名《史记新论》,于一九八一年出版了。全书分六部分,着重论述了司马迁和《史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是一本有价值的学术著作,是史学史研究,特别是司马迁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古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不朽的历史名著,是人类文化史上优秀的史学遗产。近两千年来,研究《史记》,一直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关《史记》的著述与评论,数量繁多,异说纷呈,真可谓连篇续简,蔚为大观矣。白先生一向称誉《史记》。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史学发展历史中,《史记》和《汉书》是两部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可谓两汉史学之精华。由于两书记叙时间上存在部分重合,所载史料方面《汉书》也有许多照录《史记》之处,所以常被后世读者拿来作比,本文试从二者对相同史实和史料的取舍方面比较,反映出其作者司马迁和班固在史学观念上的不同,进而一窥两汉间儒家思想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修史。西汉武帝时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撰成《史记》 ,成功地记载了起自黄帝止于武帝时期的历史 ,无论在历史见识、史料价值、历史编撰上都达到极高的成就 ,为后代史家树立了典范。东汉初著名的史学家班固高度评价司马迁的著史精神和成就 ,他效法司马迁 ,为刚刚终结的西汉皇朝撰成了包举一代的《汉书》。《史记》和《汉书》为古代史家树立了典则。史家应当记载中华民族的奋斗发展、国家的盛衰兴亡 ,留下可靠信史 ,这是史学家的名山事业 ,也是史学家对国家民族应负的历史责任。国可灭 ,而史不可灭。当皇朝更替 ,继起者必须为…  相似文献   

20.
《汉书》是一部适应时代需要的、继《史记》而起的巨著。评价其历史地位,应在以往成果基础上,将《汉书》与《论衡》比较,探讨它跟东汉初社会思想的关系,找到它时代的横座标;并对《汉书》与《史记》作进一步比较,探讨它跟司马迁史学传统的继承发展关系,找到其历史联系的纵座标。王充与班固时代相同,《论衡》撰写目的之一是批驳俗儒严重的尊古卑今意识,呼唤有一部述汉代功业的“汉书”供人诵习。班固正好以成功的史学实践回答了时代的要求。《汉书》固然有浓厚的正宗思想,然而:它又在编撰上取得突破,创立了断代为史的新格局,被此后两千年沿用不改;内容上,班固发扬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不为汉讳”;在对汉初历史变局和藩国由猖獗到废灭等历史问题的阐述上,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人民性;十志则在反映封建国家政治职能上提供了丰富材料和有价值的看法。由于它的成功,自东汉至唐六百年间被学者“共行钻仰”,成为一门发达的学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