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萨的色彩     
丁虎生 《丝绸之路》2003,(12):42-44
飞机降落的时候,我感觉机翼两边的山脉胁迫飞机一头扎进了雅鲁藏布江,江水湛蓝湛蓝,里面飘拂着有限的白云,柔和得与天空一样。眼中捩过一些树木和零星的房屋,我们到了贡嘎机场。走出机舱,高原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渗入肺腑,我贪婪地呼吸,这散发着牧草芬芳的空气,这浸润着雪山清凉的空气,这纯洁清澈、晶莹剔透的空气,舒畅地清洗着我的脏腑。这一刻的感受,是我生命中一个印象深刻的新体验……  相似文献   

2.
正有这么一个说法,全球有三大著名的蓝城,他们是希腊的圣托里尼、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和印度的焦特普尔。这次去摩洛哥,可以说有一多半就是冲着蓝色小镇舍夫沙万去的。去之前在网上搜了很多图片,可以说满脑子已经预装了不少蓝色之城的美景。然而真正走进这座蓝色小镇,我还是禁不住一头扎进那蓝色的世界,不能自拔了。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这座小镇因建造于十五世纪的蓝色房屋而闻名世界,就像一颗闪亮夺目的蓝宝石镶嵌在宽阔的山谷中。  相似文献   

3.
王福和 《古今谈》2007,(2):64-70
面对《思考者》的思考2007—02—1008:53:11 巴黎到处都是博物馆、艺术馆, 巴黎本身就是一座偌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我们这群肩负着文化考察任务的文化人,刚刚落脚,就一头扎进艺术的海洋之中。  相似文献   

4.
生命之桥     
在滇西高原那苍茫雄浑的十万大山深处,在一条名叫板桥河的河流上,有一座古朴而简陋的小木桥。那座小木桥的名字叫水生桥。水生是我的乳名,小木桥是我的“生命之桥”。 在我的故乡,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桥”。在故乡人看来,生命本身就是一条坎坷曲折的“路”。在这条看似漫长实则十分短暂的生命之“路”上,每个人都将会遭遇重重凭借个体力量难以逾越的“沟坎”和“阻隔”。因而,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旅程多一些平坦,少一些  相似文献   

5.
丹青 《世界遗产》2010,(2):66-71
人生中有很多神奇的"缘":生命、事业、爱情、友谊,等等。我和同里古镇也算是一种缘,但这又是一种什么缘呢?细细品味,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世的情缘,这座外慧内秀的醇正水乡、旧时江南,闻名与海内外的特色文化,早已被众多的文人雅士,用他们多彩的笔,儒雅的  相似文献   

6.
阎恩兰 《炎黄春秋》2010,(12):42-45
1949年1月22日,我的父亲阎又文代表傅作义将军,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向中外记者宣布了北平和平协议。他向全世界宣告,这座城市的命运将不再通过传统的战争方式来决定,持续三年的内战将在这里停止,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这座文化古城将得以保全。北平问题终于获得了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在广东省,对南方的天空与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毕业时,我填写了回到南方去的志愿。同年八月,我满怀激情地坐着南下的火车进入广西——这一片对我的艺术生命与未来休戚相关的土地。车过桂林、柳州一直向南,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灰岩山峰迎面而来,山脉的走势似龙蛇飞舞,我激动万分地画了第一张速写,在画面上写下“山脉走龙蛇!”五个字,此画保存至今,此情此景,难以忘怀,它长久地激励着我创作的欲念。我与广西这一大喀斯特地貌的奇峰美景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莽莽黄土。我曾经无数次默默站在湟水河边,凝望淙淙水流东向远逝的背影,凝望着对面的山峦、以及山峦的腰间蹲守四季的烽火台,鼻孔中充斥着树木和青草淡淡的气息。身后的山峦起起落落堆砌起一座座土堆,这是已经化为泥土的先祖们的坟茔。想想他们忍受着千辛万苦,抛洒下无数的汗水和血泪的土地;想想依靠他们坚韧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开创、堆砌起来的村庄和家园,想想他们是怎样抗争如草芥一般的命运走过生命的坎坷与沟壑?想想在这样的艰涩境遇里,他们是如何捕捉生命的光华、  相似文献   

9.
<正>在平凡的生命里,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份职业,这份职业被称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2007年,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有幸成为武汉市政协的一名委员,如今我担任武汉市政协委员已经有两届。在这近十年的武汉市政协委员经历中,我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尽自己的所能,努力促进武汉与澳门之间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我欣喜地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澳门的孩子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正>初到舒门,已然是下午19时许,我发现在这座城市有我喜欢的气息,深深的,新鲜的,让人难以抗拒的承载着自然的清新气息,给我最美味的给养。也许这和火车站的附近就是很大的一个树林有关吧?我调侃的用"战后余生"来形容初看这座城市的破落。我搜索在自己知识储备中有关这座城市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上     
一夕阳点燃晚霞,热烈地在江面上燃烧,释放出令人心跳的壮丽。我喜欢这活泼与恬静,更喜欢用回忆酿造心绪。喝了三十多年黑龙江水,早已溶入我的血液中,组成我生命的一部分。那一年,怀揣一纸毕业分配的信件,来到黑龙江边的一座小城——呼玛。从船上踏下的这一刻起,黑龙江便注定了我生命的历程。黑龙江是地球上极为独特的一条河流,在近一个多世纪,它由中国的内河逐步变为中俄两国的界河。生活在两岸的人,无论种族、文化、语言,都任渭分明。传统的中国文化与欧州文化隔江对峙。因为长期生活在黑龙江边,所以极其强烈地认识它的现实与…  相似文献   

12.
<正>初识布拉格,是源于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着迷,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了解到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魅力,那些浪漫情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再次迷上布拉格是在徐静蕾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里,著名的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查理大桥、老城广场、鲁道夫音乐厅等一一出现在镜头之中,这些耳熟能详的场景,深深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3.
易牧 《丝绸之路》2014,(17):35-37
6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兴致勃勃地驱车驶出温宿绿洲小城,西向15公里折往北面的天山中段山脉南麓,与世界自然遗产地--天山托木尔区域科其喀尔冰川伴生的天堂大草原是我们此行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目的地。此行里程全长70余公里。沿途,越野车一头扎进茫茫的山前冲积荒原,向北,向北,再向北。良久,越野车驶进了一座东西横亘的红山达坂下的洪沟,几经曲折迂回,慢慢爬上高地。我们忽然发现,山前巨大倾斜的冲积平原上出现了暴雨刚刚冲刷过的痕迹,大片大片的低矮灌木,紫色、黄色、白色、粉色的花朵高低错落,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轻轻触摸,草丛里那株形态娇小可人、惹人怜爱的紫蓝色花的花瓣令人惊异地慢慢合拢了。这是荒原上的含羞草!在这蛮荒旷野里,生命如此顽强,又如此娇弱,同时,竟然如歌绽放。稍事驻足时,突然惊飞了躲在灌木丛中的一只灰色长尾的无名小鸟,寻声而去,三只麻点花纹的鸟蛋挤在温暖的鸟窝中,母鸟在30余米外厉声尖叫,令人惊惧。我们迅速怜爱地摸了摸鸟蛋,轻轻捧在耳朵边聆听幼小生命的声音……荒原里的生命和母爱,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4.
追逐墨尔本     
Sarah 《风景名胜》2010,(11):44-47
在我来到这座城市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给她下一个定义,就像佛罗伦萨代表着文化而维也纳代表着音乐。记忆中残留的影像片段,告诉我这会是座迷离而多姿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我习惯于如此地徜徉在黑暗之中。每当中考那如浪般的沉重压力感铺天盖地地呼啸着而来,众人的目光,家人的压力,那些似是而非如黑暗里伸出的巨大藤蔓般将我吞噬,随着均匀的呼吸扎进每一寸皲裂的肌肤,我只感受得到清晰滴血的撕裂感。这时,我习惯于把自己锁在这冰冷干涸的房间,试图把自己从这片冰冷如寒冬般的废墟中抽离,等待黑夜如幔布般覆盖大地。直到那天那个地方那个时刻那扇门地推开。门其实是我自己打开的。当家中空留我一人时,  相似文献   

16.
花俗人情     
在寒冬的一个夜晚。我轻拥着刚刚出世的孩子,那是一个粉红色的小女孩子。当我的双眸细细地欣赏这生命的结晶,我感谢造物者,赐给我如此的尤物、如同满天繁星中陨落一颗最美的在我怀里。 我的祖母、母亲还有我,生命在短距离中繁衍着一  相似文献   

17.
陈建国 《旅游纵览》2012,(10):58-61
<正>当你眼前是漫漫黄沙时,可曾想过它们能成为艺术品的原材料?又可曾想过,当黄沙成为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沙雕工艺品后那神奇的魅力?细小的沙粒,在这里有了生命!关于鄯善的传说很多,古迹也很多,但我对库姆塔格沙漠公园却情有独钟。因为,从1991年参加吐哈石油会战至今,在这  相似文献   

18.
还有两年,我就80岁了,我在现在这座城市生活已经快50年了。这座城市是革命历史名城、万里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转折点——遵义。  相似文献   

19.
李振 《中国土族》2008,(4):28-29
当我提笔写下这一标题时,仿佛听见土乡农民业余剧团敲响的锣鼓声,穿越160多载沧桑岁月的春风秋雨,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激起欢歌笑语…… 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绽放的奇葩,其根脉深深扎进以农村为主的广阔土壤里,在地处边远的青海高原尤其是这样,这是因为贫瘠落后的农村,最缺乏和渴望精神文化来滋润,最易用自娱自乐的戏曲来慰藉农民单调生活和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20.
在废墟上获得新生的紫金寺 事实上是我所乘的小公共汽车走累了,它就在我能看见江孜而又到不了江孜的地方抛了锚。一个穿便装的喇嘛告诉我,这地方叫紫金。河谷平原上孤矗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小寺庙,他就是那座寺庙的喇嘛。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希望我能到寺里看看,后来我知道他是对我脖子上的照相机感兴趣。 他告诉我,他叫次旦,十六岁,五年前来到紫金出家。他背着一个很重的包,但看着我上山时气喘嘘嘘的样子还要来帮我,我说我能行。 这确是一座小寺庙,比我想象的还要小。两层楼,一座殿堂,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只有后山坡的大片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