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重庆奉节县老关庙遗址土坑竖穴墓与该遗址及邻近地区以往发掘出土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了老关庙遗址土坑墓葬的特征、年代和性质。认为老关庙遗址出土的土坑竖穴墓全部属于新石器时代,但是年代前后有别,早的相当于仰韶时代晚期,晚的相当于龙山时代早期。文化性质分别属于长江上游地区新发现的老关庙下层文化和魏家梁子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自1993年三峡水库淹没文物保护规划和大规模文物保护抢救性发掘工作实施以来,重庆三峡库区陆续提出一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命名,赵宾福先生根据奉节老关庙遗址1993年的调查、试掘和1994、1995年的发掘所获资料与研究提出了“老关庙下层文化”的命名,并对该文化  相似文献   

3.
寨峁梁龙山文化遗存的文化内涵与以石峁遗址为代表的陕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相似,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与地层学的方法,将寨峁梁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分为关系密切、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对年代为陕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较早阶段,热释光测年的绝对年代距今约4300-4200年;第二阶段相对年代为陕北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中期发展阶段,热释光测年的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  相似文献   

4.
陕晋北部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有发现。到70年代,陕北神木石峁、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促进了对该类文化遗存的认识。进入80年代,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凉城县老虎山、西白玉、园子沟等遗址的发掘和山西汾阳县峪道河、忻州游邀等遗址及90年  相似文献   

5.
哨棚嘴文化的大发展和玉溪坪文化时期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玉溪坪文化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玉溪坪文化时期东、西部及东南部由于各种原因,原控制力量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减弱,这些地区与玉溪坪文化核心区相似的自然环境或良好的文化认同也进一步推动了玉溪坪文化向这些地区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文博》2019,(5)
陶寺2002ⅡM22等墓葬的年代在"龙山时代之后和二里头文化之前",而不是"陶寺文化中期偏晚",随葬的双耳罐表明陶寺遗址有一个时间不长的双耳罐流行时代。这对于研究龙山时代晚期和夏代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考古学文化格局,以及陶寺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构成,将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距今四五千年间,中原地区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大概也处于这个时期,考古学家将其称为龙山时代,即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一个时代。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龙山时代是一个创造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文献记载把造舟楫、服牛马、制冠冕、作杵臼、造书契、制玉兵、冶青铜、造车辆、教稼穑、筑城墙、挖水井、制漆器等许许多多发明都说成是黄帝时代的发明,这虽然不可全信,但以考古发现证之,这许多新技术确实都发明或成熟于龙山时代。红山文化、大汶文化(晚期)、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陕北龙山文化的大量玉器表明琢玉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石犁反映出太湖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考古学文化和古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夏家店下层文化于龙山时代晚期在辽西地区的兴起和后岗二期文化于二里头文化之前在中原地区的消失进行了新的解说,认为这一文化变迁反映了古文献"流共工于幽州,以变北狄"的历史实情,后岗二期文化可能是共工氏的遗存。而辽西古文化自小河沿文化以来就不断接受来自山东和中原地区的波次传播和影响,在古文献有关冀州、青州、幽州的形成中也得到了曲折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后期两大相继的发展阶段。庙梁遗址龙山遗存是近年来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遗存的重要发现,是构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0.
只要第一次发现并且为学术界所认识的遗址,就可以用来为考古学文化命名,不必用“典型”还是“不典型”这样确定标准,来考虑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和易名问题,“老关庙下层文化”的命名不应当取消,而“哨棚嘴文化”和“中坝文化”的提出完全属于“文化易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和偃师商城遗址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论证了夏朝的起始和终止年代,即夏王朝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终止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的王都,并在二里头文化三期时废弃。  相似文献   

12.
濮阳高城在仰韶文化晚期时开始有人居住,分别在龙山时代早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殷墟早期、东周时期间歇使用。其城墙始建于龙山时代早期,后经龙山时代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春秋中期、战国中期等多次增修,到战国晚期彻底废弃。下七垣文化时期和殷墟早期商人曾利用高城城址的城防设施在此居住;春秋中期,卫国迁都于此,一直到战国末期为秦所灭。  相似文献   

13.
朴载福 《文博》2009,(2):20-24
关于卜用甲骨的起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卜用甲骨产生背景的构建,探讨了卜用甲骨的起源问题。卜骨这一占卜习俗在北方地区从龙山早期出现后一直沿用到龙山晚期,中原地区的卜骨可能受到北方地区的影响。卜甲最早见于南关外期,此后在二里岗下层二期卜甲才又开始出现,二里岗上层数量大为增加,分布范围亦有所扩大。卜甲不见二里岗下层一期,可能南关外期的这件卜甲年代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期铜器有关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早期铜器,年代下限到二里头文化时期(含二里头文化),即包括已经发现的属于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和夏纪年时期的铜器,其中以讨论仰韶时期、龙山时期的铜器为主。讨论所谓“早期铜器”的有关问题,实质上是讨论早期冶铜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鉴  相似文献   

15.
孙周勇 《考古与文物》2005,(3):40-48,59
老虎山文化之后,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④。从出土器物来说,除了整体文化面貌上延续了老虎山文化的主要特征之外,还出现了以宽圜裆向窄裆演化为标志的成熟形态的三足器类。鬲、晕、盂、觑、三足瓮等作为其中最具代表的标志性器物,其发展与演化贯穿了龙山时代中、晚期至夏代早期。研究表明,处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河套一带,从龙山中、晚期以来考古学文化的分异性特征越来越加明朗化。  相似文献   

16.
河济地区在仰韶文化中期时文化面貌并不发达,到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早期时,随着气候向冷干转变,而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文化开始繁荣。濮阳高城的城墙最早为这一时期兴建。到龙山时代后期,随着一场长时期的大洪水的到来,河济地区的文化又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7.
李丽娜 《南方文物》2022,(2):190-200+168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城址分期表明,学术界认为的”城堡林立”,并非存在于整个龙山时代,确切来说应在其晚期第四、五、六段,即大致公元前2100—前1900年。在龙山时代早期和晚期前两段,其城址分别为一城和两城并立;至第四段,出现5城共存;既至第五段,则达9城并存。此时中原地区龙山时代城址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发展至其最高峰。但该批城址随即在该时段末和第六段遭到阶段性大规模毁弃,代之而起的仅有新砦期城址。究其原因,该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早中期城址的毁弃可能与人地关系紧张引起的冲突或战争有关;但其晚期城址阶段性大规模毁弃,则更可能与发生于公元前2000—前1800年的大洪水有关。而参考相关文献记载,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地域和年代大致与“大禹治水”相符。考古资料表明,郝家台、王城岗城址城墙毁弃后即仅用环壕,新砦龙山及新砦期城址亦采用三重城壕及护坡加固的方式,这一弃用易于导致内涝的高大城墙而使用便于疏洪排涝的环壕治水方法的变革,可能亦与文献记载的禹治水改鲧“堵”而用“疏”的做法成功控制水患有关。  相似文献   

18.
赵宾福 《史学集刊》2004,(3):95-101
20世纪90年代以前,重庆市奉节县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属于空白。近十年来,配合三峡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该县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先秦时期的重要考古收获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对三个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辨识出了五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第一次建立了奉节县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坐标,也为整个重庆三峡库区的先秦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把可供比照的标尺。二是找到并确认了川东地区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老关庙下层文化,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而且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重庆三峡库区的新石器文化搭建了一个认识和讨论问题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大溪文化根据枝江关庙山等遗址的地层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变化,至少可以分为四期,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层的四期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大溪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本文提到的大溪文化早期遗存指的就是以关庙山遗址第一期(即1980年发掘的T_(55)——T_(80)第7层)为代表的遗存①。这类遗存在三峡以东地区,除关庙山遗址外,还有江陵蔡台遗址(第五层)②、澧县丁家岗遗址(第二期)③、三元官遗址(下层)等④。但在三峡境内,  相似文献   

20.
中原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耀利 《中原文物》2001,4(4):16-23
总观全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原地区以它强大的文化根基,在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始终走在前面.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是相当早的,在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