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探究成都地区漆器制造历史和工艺,对2010年度成都十二桥遗址新一村一期地点出土的一批彩绘陶残片样品采用包括: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AMS-14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镜形貌观察(OM)、显微激光拉曼(Micro-Raman)、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XRF)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器年代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陶胎以易熔粘土为原料而成;彩绘层是用生漆(大漆)分别加炭黑、朱砂调和结膜而成;髹漆工艺为先髹饰黑色底漆层,然后再用含朱砂的红色颜料漆勾勒图案,黑红相间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良好装饰效果。这批漆陶的发现表明成都平原地区大漆工艺的使用年代可到西周中晚期。  相似文献   

3.
三观村遗址是一处以宝墩文化和十二桥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宝墩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墓葬、房址、卵石堆等,出土了花边口沿罐、高领罐、尊等大量陶器以及少量石器,属宝墩文化一期。十二桥文化遗存有灰坑、灰沟、窑址、灶、墓葬等,出土陶器以小平底罐、敛口罐、矮领罐、簋、瓮、尖底杯、尖底盏为主,属十二桥文化一期晚段。  相似文献   

4.
十二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二桥遗址位于成都十二桥西侧,是成都平原较早发现的一个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通过对该遗址早期文化层特别是第十二层出土的动物骨骼的分析,认为成都平原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鹿科动物、黑熊、藏酋猴、淡水鱼、龟,甚至还有亚洲象和犀牛。中国传说中的"六畜"在这一时期已基本训化成功,成为人类主要肉食来源。  相似文献   

5.
《四川文物》2021,(4):43-56
十二桥文化形成了与聚落层级相对应的陶器生产体系。金沙遗址作为十二桥文化中心聚落,摸底河以北的大型陶器作坊群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规模最大的陶器生产中心,反映出陶器生产在金沙聚落构成及十二桥文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次级中心聚落形成了专门的陶器作坊区,规模远小于中心聚落;小型聚落陶器作坊规模最小,散布于金沙遗址周围,与成都平原小型聚落分布的疏密程度大体相仿。小平底罐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尖底盏、尖底杯的标准化程度偏低,或与不同时间、更小区域陶器生产模式存在差异有关,成都平原陶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准稍高于渝东峡江地区。总之,十二桥文化中心和次级中心聚落的陶器生产应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存在专门从事生产工作的陶工,而小型作坊的生产模式以及不同聚落的产品流通问题,则有赖于更多的资料披露和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萍 《丝绸之路》2012,(6):52-53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都是浙江省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此,自从跨湖桥遗址第三次发掘、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之后,它们之间的源渊关系以及文化特质的异同,就一直成为中国考古界、历史学界以及文化界争论不休的课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特质等诸多方面出发,试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其文化特质的差异性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与廓清。  相似文献   

7.
郑家坝遗址十二桥文化时期土样浮选结果显示,遗址中保存了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果实.通过对浮选结果的量化分析,认识到商代郑家坝地区经营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并且有丰富的野生核果、浆果类以及其他植物资源.通过对四川地区先秦时期遗址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的分析发现:在农作物种类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地理位置对于农作物结构的影响程度高于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对于本地的主导作物的种植可能并未表现出太多关注,而这种关注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于非农作物植物种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区域植物资源差异或者人类食用植物种类的习惯差异决定了各地植物食谱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由笔者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长王前华等于1999年秋冬之际发现。当时,笔者正在主持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的考古发掘,并认为该坛址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建造的“北郊坛”遗存④。根据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361年)宋濂所写的《游钟山记》所言,刘宋“北郊坛”距南朝著名的钟山上定林寺不远,而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钟山上定林寺,是高僧僧事占撰写《出三藏记集》等佛学专著、刘勰完成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以及齐、梁时代佛界大德僧柔、法献、僧远、法通、道嵩、超辩、慧弥、法令、  相似文献   

9.
傅顺  王成善  江章华  刘建  李奎 《江汉考古》2006,(1):70-74,18
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区孢粉分析方法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遗址区广汉亚粘土层古土壤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结果得出,金沙遗址文化期内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 并有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气候交替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2011年1月,为配合中铁八局"奥维尔"项目的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专业2008级田野考古实习队共同对成都市郫县波罗村遗址Ⅱ区进行发掘。波罗村遗址包括商周、汉、唐宋时期的遗存,以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为主。商周时期遗迹有墓葬、灰坑、房址、窑址、灰沟等,出土遗物有陶、石、青铜等类,其中陶器有小平底罐、敛口罐、侈口罐、高领罐、矮领罐、敛口圆肩罐、缸、瓮形器、盆、尖底杯、尖底盏、高柄豆等。波罗村遗址的发掘为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金沙遗址强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地点(以下简称强毅地点)位于成都西二环路以外,羊西线以北,地处金牛区金牛乡土桥村一、三组(北纬30°43'24″,东经104°00'47″),东距老成灌路110米,西距信息园西路100米,南部紧邻托普路(图一)。2006年9月,为了配合强毅地  相似文献   

12.
革新桥遗址位于百色市西南约10公里处,属百色镇东笋村百林屯,处右江岸平坦的台地上。分布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化遗址。2002年4月发现。当年冬,为配合百色至云南富宁罗村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物工作队会同百色市右江民族博物馆和右江区物管理所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该遗址发现一处大型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场,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13.
这件筒瓦与瓦当的烧结块于2005年冬在位于雍城遗址范围内的豆腐村战国时期陶质建材作坊中被发现,具体出土的遗迹单位是该作坊区专门堆弃遴选出废品的壕沟,形状很不规则,由数件带有凤鸟纹瓦当与筒瓦粘连在一起.形成变形、扭曲的烧结块,这是该窑址内发现最大和最为典型的烧成废品。该烧结块的大小为长65、宽60、高径15厘米。  相似文献   

14.
褚家村遗址为小型聚落址,分布范围近6000平方米,遗址出土陶器均为日常生活器皿,石器为小型磨制生产工具,遗迹以灰坑为主,还发现有房址和零星墓葬。遗址陶器群可分为A、B两组,A组器物出于第4层及4层下的灰坑,以小平底罐、盆、瓮、高柄豆为基本组合,多为十二桥文化早期的典型器;B组器物出于第6层及6层下的灰坑,以绳纹花边口沿罐、宽沿平底尊、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领罐为基本组合,为宝墩文化三期晚段的常见器物。  相似文献   

15.
吴超明 《江汉考古》2023,(5):82-92+121
麻家山类型属于十二桥文化的地方类型,可分为连续发展的两个阶段,约为商代晚期至周初。遗迹分析表明麻家山类型应存在社会结构的等级差异,同时,伴随着的人群流动还与成都平原有一定联系。从出土器物来看,铜器与中原文明关系密切,传播路径可能自陕南经成都平原至大渡河中游地区;石器则体现出较强的区域特征,可能与地理环境有关。此外,麻家山类型应为十二桥文化向西南扩张的重要据点,对于研究古蜀文明的对外交流及早期西南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区六朝瓦当可分蜀汉、西晋和东晋、南朝两个时段。前者有云纹、斜线纹瓦当,虽与曹魏、孙吴瓦当有一定共性,但差异更加明显,故以地方文化因素为主。后者有莲花纹和兽面纹瓦当,多有强烈的六朝文化特征。因四川地处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文化圈的边缘,这两类瓦当仍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兽面纹瓦当还受到北朝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耀 《考古》2015,(2):31
《成都考古发现》(2012)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文共591页,约88万字,文后附有彩色图版24页。定价238元。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012年度考古报告集。共收录了考古发掘报告24篇,包括新津宝墩遗址、西昌横栏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新津柳河村宝墩文化至十二桥文化遗址、新都高桥村宝墩文化至三星堆文化遗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对位于重庆万州区武陵镇的中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的遗存以隋唐时期为主,出土了陶器、瓷器以及其他遗物,从中透射出渔业活动是当时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可看到当地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盛家院遗址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金土社区。2018年4~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对盛家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批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周时期的陶窑,为我们深入研究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时期陶器烧制方法与技术等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6月,山东长清月庄遗址发掘期间,采集了一批以后李文化为主的土壤样品进行浮选。我们曾简单报道过月庄遗址H124浮选出的后李文化时期炭化稻,这是目前中国北方见到最早的稻谷遗存之一。本文将详细报道全部浮选结果,以期认识月庄遗址先民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全新世早期人类与植物的互动关系、植物的利用以及黄河流域早期食物生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