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那天,我正坐在餐桌前吃妈妈炒的芦蒿,蓦然想起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中的"河豚欲上"竟让我想起了龙虾出洞的情景,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引向了那有趣的童年。小时候,我很贪吃,龙虾就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记得吃得多的时候,撑得肚子直疼。我想,龙虾这么贵,我何不自己钓几只来尝尝呢?我精心挑选了一根又长又轻的棍子,在一头钉了颗钉子,上头系了根线,绑上一小块肉,看着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的“蒌蒿” ,有人考证就是柳蒿。柳蒿为菊科植物 ,属蒿中的白蒿 ,略苦 ,味似柳 ,故名柳蒿。柳蒿有解毒作用 ,与河豚同煮 ,可消解河豚之毒。从苏轼的诗看 ,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十分悠久 ,而且范围很广。可要说最会吃柳蒿的 ,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柳蒿芽达斡尔语“昆米勒”。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 ,说“野菜有柳蒿者 ,春日家家采食”。齐齐哈尔本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 ,其食俗受到达族人的影响极深 ,春天吃柳蒿芽 ,早已成为风气。我小的时候 ,经…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俗语叫“拼死吃河豚”,吃鱼吃到不要命的份上,可见河豚有多鲜美。世界上吃河豚吃得最凶的是邻国的日本人。日本人对待河豚,如美食、如美女、如自己,食之有道,食之有昧,更食出一种文化,—种意味。我在日本生活了18年,吃过不少次河豚,这次应了杂志社的约稿,又数次大块朵颐这道名菜,不仅对河豚了解多多,  相似文献   

4.
紫汀 《风景名胜》2011,(4):40-45
当我徜徉于杭州——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之为“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座被今人誉为“爱情之都”的城市时,突然想起那首“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  相似文献   

5.
邹毅  小斐 《旅游纵览》2009,(3):52-53
<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每当春江水暖的时候,看到成群的鸭子自由地在有些冰冷的水面上游来游去,就会顺口溜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句子来。总会禁不住想起,读书时和老师一起吟诵诗句,突然向老师发问:"为什么是  相似文献   

6.
翟若涵 《南京史志》2023,(12):14-15
<正>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果要我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选择一人同行,我想那一定是苏东坡。写得出“水光潋滟”的诗意典雅,写得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豁达幽默;既有“河豚欲上时”的率真纯粹,又有“不识庐山”的奇思妙理。他像一位饱经世事的老僧,又像一个元气淋漓的少年。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林语堂先生,为他写下了《苏东坡传》。  相似文献   

7.
当我展开稿纸,欲对武伯纶先生的学术事功写一点感想的时候,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李太白的两句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一阵怅惘,袭上心头,落在纸上.光阴过得也真快.当  相似文献   

8.
语文老师在上学期期末就告诉了全班本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项内容——演戏。我自诩为天才,压根没放心上,悠哉悠哉直到临演出还有两个星期,才想起还有这回事。好在本班还有不少类似于本人的“单身一族”。于是,我和几个兄弟便欲成立一剧组。无奈我等各有才华、举世无双,在谁当导演的问题上互不相让、针锋相对。我见人心涣散,各自为政,深知本人在这众多才华横溢的高手中,稍逊风骚,于是毅然退出,欲自谋生路。  相似文献   

9.
拚死吃河豚     
刘兆元 《民俗研究》2001,(1):190-191
江苏近海及扬子江内,盛产河豚鱼,其血液、肝脏、性腺、泪腺中均有剧毒,人若误吃了它,很快神经麻醉,窒息而死。民间有“吃了海豚肉,神仙也难救”,“吃了河豚籽,仙丹难挡死”之谚,谈豚色变。只有那些生活十分绝望的人用吃河豚来自杀,这叫“拚死吃海豚”。然而扬子江上的渔民及两岸的民众,明知河豚有毒,却把它当成是“天下第一鲜”,  相似文献   

10.
江边野茭白     
<正>长江沿岸一到春天,无垠光景一时新。苏轼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正贴切张家港沙上地区的情景。春江、桃花、嬉鸭、河豚、芦芽、蒌蒿,都是沙上的物产。特别是诗中所提食品,河豚不必说了,《嘉靖江阴县志》中记为"天下第一",与彼时已为贡品的鲥鱼同是名扬天下。还有很多蔬鲜,也很出  相似文献   

11.
刘惠明 《旅游》2000,(5):35-35
择个好日子出游.很简单。但是.择一个什么样的日子才算是好日子,有人选择早春.“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人选择夏.“莲池始开生凉意.避暑山庄景宜人”:有人喜欢秋游.“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至于冬呢?自然让人想起家.委腻于家中,享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乐趣.当然破门而出.做壮士样奔北而上.也没人管你。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字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考官批曰:“所以我不敢取!”  相似文献   

13.
坐看苍苔色     
高玉霞 《南京史志》2023,(22):74-75
<正>夜里读书的时候,雨忽然就来了。我蓦地想起王维的一首小诗《书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这诗里描写的意境真是清幽,特别是那绿茸茸的青苔,一时间绿到人的心里,让人不禁想起儿时那长满青苔的屋檐。儿时老家的屋檐上长满了青苔,细绒绒的,幽幽凉。它看似很渺小,却生长得格外细致、认真,一小团一小片,安静地生长,敦厚地吸足了雨水,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14.
1975年3月19日宣布特赦全国最后一批战犯,我是这次特赦中的一个。杜聿明曾到前门饭店访问过我与黄维等人。他穿得很朴素,小心翼翼地与我们谈话,一看就知有思想上的顾虑。我们对外间的真实情况急欲有正确的了解,故对杜东问西问的。他支支吾吾的,不欲有所相告。这是他谨慎的态度,是可理解和原谅的。“四人帮”被彻底粉碎以后,我看到一些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的文件,已经有了否定“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5.
袁小伦 《炎黄春秋》2008,(11):67-70
翻阅《读书》2007年第12期耿占春《一个孩子的阅读史》,想起我国小时候的读书生活。耿说他“刚上小学三年级‘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放了长假”,而我的“假期”更长,“文革”爆发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文革”的一个印象就是,课本突然变薄了。我是“老六届”,“文革”爆发前在校的小学生,1965年上的小学,记得课本厚厚软软的,  相似文献   

16.
前一阵“王林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使我想起了当年反对伪科学的于光远。80年代初,特异功能喧嚣一时,国内许多知名人物出面支持。  相似文献   

17.
郑锐 《江淮文史》2008,(1):31-52
1969年12月20日,我背着背包,走下公共汽车,徒步来到安徽省农业机械一厂(即安徽拖拉机厂)。一路上,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到自己作为一个刚被“解放”的领导干部,有机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心中充满了喜悦。这说明我已得到群众的谅解,重新获得了党的信任,内心的兴奋和激动是难以言表的。如今,我虽已“解放”,但三年多来的“文化大革命”,仍像一场可怕的噩梦,时时袭上我的心头。想起这不堪回首的往事,我的心沉重了,脚步也放缓了。“文革”中的种种不幸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8.
那些月光     
从“聂树斌案”被披露至今,5年多时间过去了,依旧石沉大海。最近,看到新浪微博上有人在转发关于“聂案”的一些材料,我也顺手转了一下,却想起当年采访往事,伤感了一阵。  相似文献   

19.
有句话说得好:“好坏之分,不过是人我之分”。大作家钱钟书又添了一句:“有人宁愿身上长虱子,也不愿用别人的毛巾。”晚辈拍案叫绝之余,不禁想起人类的种种行为:想起妇人脸上的鄙夷,想起富人脸上的厌弃;想起一个圈子中人们的捧场,以及对另一个圈子中人的蔑视。连我们的判断也沾上亲朋好友的判断,更沾上伟人的判断。水淋淋的,粘乎乎的,故不知“真我”何在。只觉得温情笼罩着世界,却忘记自己也罩在套中。有  相似文献   

20.
朱岩 《文史博览》2009,(9):46-47
今年元旦刚过,传来了李作鹏过世的消息,这令我想起了20年前他的一句豪语:“我要活过所有我这一代人!”如今看来,他这话有些落空,因为与他同代的百岁将军仍有好几位在世;但某方面他又言中了:林彪、“四人帮”线上的原来十名政治局委员中他活到了最后。这可说是与他特有的心态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